APP下载

践行阳光教育理念 构建阳光高效课堂

2019-09-10李小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79期
关键词:师生阳光评价

李小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主战场。借鉴国内有关“阳光教育”的经验,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我校聚焦课堂,积极践行“让孩子拥有金色的童年”的办学理念,倾力打造“陽光教育”办学特色。结合学校实施的“阳光教育”,我们把创设“阳光课堂”作为践行的切入点,精心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阳光高效课堂”。

一、顶层设计,构建“阳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阳光高效课堂”的含义

“阳光高效课堂”是指通过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调整教与学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构建一种以生为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和多元评价的课堂。

2.“阳光高效课堂”的特色

“阳光高效课堂”应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课堂,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学校提炼出“阳光高效课堂”的四大特色:一是以和谐的音符增强师生思维对话的效果,巧妙地将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师生互动交流,同步成长的学习氛围;二是以高效的视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充满阳光的课堂里自由和谐地发展;三是以思维对话到思维发展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四是以阳光心态、快乐成长的阳光理念,轻负担,重素质,合着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事,教会学生做人。

3.“阳光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我校“阳光高效课堂”模式,从人本主义出发,以“多元互动”为手段,以“小组合作”为形式,构建一种高效、自主、快乐、温暖、灿烂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流程为:阳光课前三分钟—目标导入—自主学习—互动探究—成果展示—检测评价。

第一步:阳光课前三分钟——依据学科定内容,如语文科为课前诵读、讲故事、演讲等,数学科为口算训练、趣味数学等,英语科为口语交际;第二步:目标导入——在上新课前,教师通过激情导入、情境导入、复习旧知识导入等,点拨学生本节课要学的相关新知识,呈现学习目标;第三步:自主学习——以目标为中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强化记忆;第四步:互动探究——师生通过高效互动、思维对话,教师点拨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多元方式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第五步:成果展示——充分利用黑板、教学平台等其他空间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共同分享;第六步:检测评价——当堂检测,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落实情况,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形成应用能力。

二、多措并举,促进“阳光高效课堂”落地生根

1.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阳光高效课堂”导航定向

我们从阳光中获取对教育的启示,并将阳光特性与课堂评价相结合。“阳光高效课堂”具体体现为六大特性:整体性、关爱性、多样性、自然性、共长性、恒久性。与“阳光高效课堂”六大特性相对应,“阳光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则有六个评价维度。

一是阳光普照之整体性——普照度。面向全体: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参与学习;顾及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关注弱势:照顾特殊学生完成特殊练习与作业。

二是阳光温暖之关爱性——温暖度。环境创设:营造宽松、舒适的课堂氛围,保持学生思维和情感成长态势;语言激励: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取得点滴进步;心灵感受:引导学生充分实践体验,感受学习乐趣,并大胆表达。

三是阳光缤纷之多样性——绚丽度。多法并用: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多维对话:教师、学生、教材、编者之间立体对话,信息传递多向;多元评价:评价内容关注过程与结果,评价方式灵活多样。

四是阳光气息之自然性——融合度。符合规律:遵循教学规律及课标精神,适合儿童年龄特征;整合资源:注意教学内容的合理开发与有机整合;融合共享:乐于合作、交往,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融洽,沟通自由、畅达。

五是阳光魅力之共长性——生长度。基础与发展:注重双基,着眼于终身发展;预设与生成:灵活执行教案,合理生成有效教学资源;教与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

六是阳光蕴含之恒久性——蕴藏度。课堂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着眼于长远的,有益于学生的成长。课堂既充盈着教师的个人魅力,具有风格化的倾向,同时充分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

六度相融,师生互动,和谐共长,构筑教师、儿童、课堂生命的幸福与完整。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为教师构建“阳光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

2.开展体验式校本教研,为“阳光高效课堂”注入活力

为了凸显学校“阳光教育”办学特色,让教师们在校本研训中展示激情与活力,积极有效地参与教研活动。学校通过开展“教师推门课的诊断评议、调研课的研究反思、优质课的展示引领”等校本研讨活动推动“阳光高效课堂”建设。学校聚焦课堂,开展体验反思式教研,在学科组中开展给自己的课堂教学“照镜子”活动,要求教师从“每节课的语言、教态、动作是否有亲和力?学生学得是否自主、愉悦?学生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师生互动交流是否默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是否高涨?课堂学习氛围是否浓厚?教师的评价是否有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三维目标的达成率是否理想?”八个问题对课堂教学“照镜子”,教师人人参与体验反思,为“阳光高效课堂”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3.实施阳光修炼策略,“阳光高效课堂”夯实基础

“阳光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与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一种方式。只有融合及促进,师生间才有和谐的对话,才有心灵的交融,才有智慧的碰撞,才有高效的效率。由此,学校要求教师要经过“十二项修炼”,即: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涌泉;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为了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角色,学校提出“八个阳光策略”进课堂,即把微笑、民主、鼓励、思考、质疑、实践、竞争、健康带进课堂,由于这“八个阳光策略”的践行,教师们的理念、行为、角色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人以“八个阳光策略”引领着学生在自信的阳光中,领略着知识与生活交融的体验,享受着学有所成的喜悦,愉悦健康的成长。

教育是阳光下最美的事业。陶行知先生说:“学校放在阳光中,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我校“阳光高效课堂”的探索就是让师生在课堂上获得快乐、信心、幸福感和生命价值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师生阳光评价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走在阳光路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