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2019-09-10马培华
马培华
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我讲三点意见。
首先,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思维束缚。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必须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平衡和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将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到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对处理好发展和保护关系的探索实践不断深化。特别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和水耗持续下降,我国正在走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
其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抓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任务。推进这些工作,将进一步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与积累,为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更充裕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具备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手段和条件。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深化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继续推动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领域相继出台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十多项重点举措,取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事项,简化35类项目的环评文件类别,完成了20多万个项目环评审批,总投资额超过26万亿元。
2018年,全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同比增长43%,同比上升19.1个百分点,环保产业预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日益上升,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