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中华第一灯
2019-09-10章雪竹
章雪竹
1968年5月,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的一座大山里,原北京军区的一队工程兵在执行国防任务。这天,战士们正在对山体进行工程爆破,怪事儿发生了——在一声轰隆巨响后,山体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崩落碎石。
怎么回事?疑惑不解的战士们决定一探究竟。
工程兵的发现
爬着爬着,走在最前面的战士忽然觉得脚下一空,觉得掉进了一个山洞里。洞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该战士连忙打起手电环顾四周。只一眼,他就发现这个山洞有些不对劲——山洞里居然散落着许多腐朽的木料,還有造型奇特的铁器和青铜器。还没等他想出个所以然来,班长就带着其他战士爬进了洞里。见此场景,班长马上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个古墓,而地面散落的可能是珍贵的文物。班长当即决定将情况向上级汇报。
消息一路传到北京,最后居然汇报到了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对此非常重视,当即委派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率考古工作队对这个地方进行考察发掘。
夫妻同葬一墓穴
1968年6月,郭沫若带领着考古队员进驻了这片“军事禁区”。
经过一番勘察,郭沫若等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一座汉代古墓。随后,他们又在古墓中陆续找到了许多金银器,甚至在古墓后室里发现了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在对这些文物进行鉴定后,他们根据古墓的地理位置,结合历史资料,最终确定这座古墓的主人正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
刘胜墓被发掘后,墓室北面奇怪的地貌特征又引起了郭沫若等人的兴趣,参考汉代的墓葬风俗,他们认为那很可能是刘胜妻子的墓地。
经上级批准,在一次次的试掘后,郭沫若他们终于在刘胜墓的墓道口北处发现了第二个墓室的墓门。墓室里那个同样穿着金缕玉衣的女子会是刘胜的妻子吗?墓室主人贴身随葬品里的一枚印章为他们揭示了答案。那是一枚铜质印章,上面刻着的“窦绾”二字,有力地证明了墓室主人正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
执灯跪坐的宫女
在这座汉代古墓中,郭沫若等专家共发掘出了一万多件珍贵的文物,包括精美的金器、银器、铜器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金缕玉衣、朱雀铜灯、朱雀衔环杯,而是一座造型优美的灯。
这座灯名叫长信宫灯。它高48厘米,重15.85千克,由铜铸成,通体鎏金,历经千年也没有完全褪去周身的金光。虽说只是一座灯,但它整体却是一个神态恬静,双手执灯跪坐的宫女铜像。
瞧,这个面容清丽的宫女头梳发髻,身穿广袖长衫,此时正把头略向前倾,目光专注地看着什么东西,神色温柔又恭谨。她的左手轻轻托住灯座,右手提着灯罩,右臂宽大的袖管自然垂落,像是要挡风那样,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动作自然而优美。
大有来历的名字
这座灯为什么叫长信宫灯呢?这与它身上的铭文有关。
这座灯刚出土时,考古学家就发现它的灯座底部有一串潦草的铭文:“长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内者卧。”这串铭文后半部分大致介绍了灯的容量、重量和编号,前面的“长信尚浴”四字则暗示了灯的用途。
参考历史资料可知,这里的“长信”指的是汉代长安城里的长信宫,那是汉代太后所居住的地方。而“尚浴”则是皇宫里侍奉皇族沐浴的部门。因此,考古学家推测,这座灯其实是汉武帝的祖母、历史上著名的贤后窦太后洗浴时所用的照明工具。于是,考古学家为之取名“长信宫灯”。
铭文暗藏身世之谜
窦太后是长信宫灯的第一任主人吗?在灯座其他地方的五串铭文否定了这个猜测。这五串铭文字迹工整,都带有“阳信家”三字。或许,这个“阳信家”更有可能是长信宫灯的第一任主人。
提到“阳信家”,熟悉历史的读者可能会马上想到汉武帝的姐姐阳信公主。实际上,这里的“阳信家”另有其人,是汉文帝时的阳信夷侯刘揭。为什么这座灯会易主呢?原来,刘揭的儿子刘中意因为参与“七国之乱”,遭到废黜,他的封国与家财都被收为国有。于是,这座灯就被送入了宫中。
由此看来,长信宫灯最早应该是归阳信夷侯刘揭所有的,后来成了窦太后洗浴用的照明工具。最后,窦太后或许将它赐给了窦绾,而窦绾可能对这座灯十分喜爱,将它随葬到墓中。
因为流传至今的汉代宫廷用具实在太少了,所以长信宫灯显得尤为珍贵,甚至被誉为“中华第一灯”。2002年,为保护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国家文物把长信宫灯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古人设计智慧多
除了美观好看的外形和珍贵的历史价值,长信宫灯还向我们展现了千年前古人巧妙的设计思想和超前的环保意识。
仔细看,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这六部分是分开铸成的,可以拆卸组装,非常方便清洗。此外,灯罩是由两片弧形弓状铜板构成的,嵌在灯盘的沟槽之中。人们可以通过移动铜板来调节灯光的亮度和方向,设计相当巧妙。
那环保又从何说起呢?在汉代,灯具所用的燃烧物主要是动物脂肪。动物脂肪燃烧时会产生炭粒和灰烬,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长信宫灯却没有这样的问题,玄机就藏在宫女右臂的设计里。宫女的身体是中空的,右臂宽大的衣袖其实是一条烟道,衣袖与身体中空处连通。当灯具燃烧动物脂肪时,所产生的污染物会通过宫女的右臂直接流入宫女体内。接着,一路前进的污染物会遇到位于灯座底部的水盘。最后,盛有水的水盘会对污染物进行沉淀与过滤,达到净化的效果,防止室内空气被污染。
如此巧夺天工的设计怎能不让人惊叹,就连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参观长信宫灯时,都不禁感慨道:“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懂得了环保,真了不起。”要知道在西方,直到18世纪人们才发明出玻璃导烟罩来解决油灯污染这一问题。
长信宫灯设计之精巧,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它穿越千年展示给世人的不仅仅是一座造型独特的灯,还有古人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