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创新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卫静
卫静
摘 要:在世界交流越来越紧密的今天,英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成为了当代人们不可忽视的一门重要语言。然而,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却显得过于呆板,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改良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事情。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将学生放到课堂教学的主要位置上来,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使得学生兴趣得到满足,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改;教学策略
从小学英语的教学来看,其涉及到的内容多为基础知识,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自身,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英語学习的魅力所在,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这一点却往往得不到落实。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背诵记忆成为了小学英语教学的主流,这样不仅极大地降低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还为小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课业负担,甚至使得学生开始厌恶英语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学习。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到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考虑到学生的切身情况,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一、优化课堂结构,鼓励学生参与
想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做好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课堂时间分配进行优化,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时间。从以往的教学来看,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完全压制了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这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摒弃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来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从而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My school”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这一节的知识进行思考。教师在教学学生本单元词汇的时候,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教师说出任意一个单词的中文意思,学生通过举手回答的方式说出与中文意思对应的英文单词及其拼写;而在教学本章课文对话的时候,则可以让学生站起来根据自己的经历用英语谈一谈对学校的看法。这样一来,整个课堂就变成了学生的舞台,学生的各项能力也会在课堂参与中得到提升。
二、组织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兴趣
想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做好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师还要积极组织课外英语活动,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课外活动是很少的。然而,课外活动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实际上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和英语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对课外活动重视起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黑板报之类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积极运用自身的英语知识,从而获得整体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What time is it?”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本节的主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制定一个学习活动时间安排表。在这个表格里,学生需要用英语写上在一天的时间里需要做的事情,并将这些事情分别标记好时间。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将自己的表格拿出来和其他同学的进行对比,看一看谁做的又清楚又详细。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就将本节的知识进行了运用和深化,同时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改良课后作业,促进学生成长
想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做好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师也要对以往的课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良,让课后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提升的好帮手。课后作业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却总是抄写背诵,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还严重影响了课后作业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课后作业进行改良,更多的让学生去听一听英语录音、看一些英语儿童读物,用形式丰富的英语知识了解代替以往的机械式作业。
比如, 在“Weather”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完成后给学生布置一些更为多样化更为灵活度课外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听一听英文广播台的天气预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用英语报道天气变化的;也可以让学生就当天的天气情况用英文写一份报告,锻炼一些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一来,课后作业脱离了简单的堆砌,变得更加有趣,也就会更加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同时也更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切实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做好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首先要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留给学生们更多参与和发挥的空间;其次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对课后作业进行改良,将其变得更加灵活和富有乐趣。
参考文献:
[1]杨秀云,杨廷华.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84+107.
[2]邓清.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