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提高元素化合物复习课的复习效率

2019-09-10黄洋博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铁元素化合物离子

黄洋博

[摘  要:元素化合物复习课中的知识往往没有新鲜感,导致复习课上学生不够积极,不够主动,严重影响了高中化学的复习效率。为提升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课的效率,笔者打破以往传统的“照本宣科”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我校“20+20”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元素化合物复习课的复习效率。

关键词:“20+20”课堂教学模式;元素化合物;复习课]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化学科素养机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同时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原理的载体,也是化学实验的对象,我们要重视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与复习。在近几届高三教师的反馈中发现,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课的复习效率低,教学效果较差,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繁琐,要点多,学生对其没“生厌”,所以复习课上学生不够积极,不够主动。为提升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课的效率,减少师生的无用功,提升教学效果,笔者打破以往传统的“照本宣科”模式,借鉴广州高中化学教学研讨会上老师们的意见,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元素化合物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中,灵活运用我校“20+20”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复习效果。接下来,我将以铁元素化合物高三复习课的中教学设计片段阐述“20+20”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提升复习课的效率。

一、“20+20”课堂教学模式

“20+20”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根据我校学生学习水平,围绕着“问题导学,启迪思维”而创设,其目的是释放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效率,其理论依据是“问题导学法”与“支架式教学模式”。“20+20”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由四个环节构成,分别是“引”、“展”、“探”、“評”。

“引”,指的是问题引导。在开课的前几分钟内,教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结合课前的问题导学,通过设置问题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导入,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好奇心。

“展”,指学生展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下,能够按照要求自信的展示。除了展示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对知识的展示提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这样释放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探”,指师生探疑。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或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开始精讲,引导学生一同对问题进行探究,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

“评”,指梳理小结。教师与学生一同对当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回顾,小结升华,提升能力。这个环节可以由学生代表完成,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

二、“20+20”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引——“我有故事,你要来听吗”

高三复习是个枯燥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元素化合物复习这块上,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繁多而散乱,而且传统的照本宣科过一遍方式,使学生生厌,每个理科生听到元素化合物这几个字时,内心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抗拒感。为了打破这种授课壁垒,我们一定要从引入时抓住学生的耳朵,吸引他们想听的心。就正如网络一句话,我有故事,你要来听吗?

这里所说的“故事化”体现在化学教学上,便是通过创设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有趣的实验情境等引入课堂知识,勾起学生想听的欲望。当场景设定好了,学生便会自觉参与到复习中,丰富了课堂氛围。以下以铁及其化合物性质课教学设计为例:

片段一:铁元素的引入。

老师:同学们,听说过贫血吗?知道什么元素可以补血吗?

学生回答:铁元素。

PPT展现药店常见补铁剂图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药物的说明书。

设问:为什么该药物含有二价铁离子?“薄膜衣片”的用途是?该盐属于什么类别的盐?

在贴近生活情景的问题下,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渴望得到答案,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为下一环节的“展”“探”埋下伏笔。

片段二:二价铁与三价铁相互转化的引入。

情境设问:印刷电路板中含有大量的铜单质,在回收利用印刷电路板时,工人们都是将旧电路板浸泡在饱和的FeCl3溶液中,为什么呢?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解释。

学生书写方程式:2Fe3++Cu=2Fe2++Cu2+。

解释:工人这样操作利用了Fe3+的氧化性,将Cu单质从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

通过这个情景使学生有角色代入的感觉,能结合实际的工业生产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二)展——“是你showtime的时候”

在将知识情景化,实验化,问题化等方法“引”后,学生激发起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在强烈的求知欲推动下,学生开始自学,讨论。在讨论后便初步形成一些对知识的理解。此时需要展示的机会,让他们的认知发生碰撞,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同时展示时也能让老师发现问题,有的放矢。

在展示的环节,基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性格特点,并是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能生成有效展示。这里的“有效”是指敢于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能详细说出自己的看法,内容是围绕授课知识并适度发散的。这样的展示才是有效的。但是这样的展示时需要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为了在化学课堂上形成有效的展示,我们要完成两个课前的准备工作:有效的前置作业以及小组长的培养。

有效的前置作业就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设置的作业,其中作业中能够有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并建立知识架构的,平常多以导学案为主。以铁元素的化合物为例,这次课前作业便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价类——二维图,以及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方程式书写。因为在学习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第一课中已经讲解了复习元素化合物的思路。这次的前置作业刚好适合学生在学习完金属钠、金属铝之后的自主学习,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以下为作业题目,量少而精。

1.复习必修一,完成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2.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完成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为了有效地提升“展”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在任教该班上培养6个人为小组长,这六人皆为该学科成绩较好或者热爱化学科并喜欢讲解的。培养小组长的目的是为了以点带面,这是基于我校学生基础而设想的。我校学生基础一般,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懂得如何讲述或者不敢表述等原因不乐于展示。通过定期培养小组长,为他们优先讲解部分知识,引导他们建立自身的思路后,再让他们回到班上教导其他同学,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展示。小组长的“先富带后富”为日后学生的展示氛围做好铺垫。若引导顺利,到时人人都是小组长。有效的展示就可以水到渠成。

(三)探——“你来我往”

探与展是互相作用,探是老师根据上一步学生的展示,马上做出反馈,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导,对知识继续进行探讨再反馈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你来我往。而做好这个探讨的工作,首先要求的是展的时候,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有效的展示。另外,教师要注意在展示中抓住机会与学生开展共同探讨。以下以铁元素化合物当中,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的实验为例。

首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复习旧知的热情后,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探究结论,并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片段:

教师:如何检验二价铁离子?

学生实验并发表观点:

学生1:首先往待测液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再继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立马变成血红色。

学生2:首先往待测液中滴加氢氧化钠(NaOH)溶液,发现溶液中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随后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师生总结:检验二价铁离子可以用两种方法,分别是:①硫氰化钾+氧化剂,现象:先是无现象,在加入氧化剂后,溶液变血红色;②直接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出现白色,沉淀由白变灰绿,最后变红褐色。

教师:“那又是如何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呢?”

一时间,课堂氛围极为活跃,学生们纷纷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

学生1:首先往待测液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成血红色。

学生2:首先往待测液中滴加氢氧化钠(NaOH)溶液。

教师再进一步追问:当溶液中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都存在时又该如何检验二价铁离子?

当溶液中含有极少量的Fe3+时如何检验?

经过学生充分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刚才的想法。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后,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可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如何通过实验来探探究补血剂中含有的是二价铁离子还是三价铁离子?”

(四)评——自主总结、小试牛刀

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指引,自主完成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思维导图(如下图),并在小组内讨论、总结。

学生在完成回顾总结后,通过一道模拟题来“小试牛刀”,巩固刚在复习课上的内容,提升复习效率。在完成模拟题后,同学们再次通过小组讨论,总结铁元素及其化合物题目的做题规律,提升“评”环节的深度。

小试牛刀:(2014西城末)黄铜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铜(CuFeS2)。黄铜矿经熔炼、煅烧后得到粗铜和炉渣,冶炼过程的主要反应有:

如下:①2CuFeS2+O2[高温]Cu2S+2FeS+SO2;②Cu2S+O2[高温]2Cu+SO2。

(1)二硫化亚铁铜也可以表示为CuS·FeS,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

(2)反应②中还原剂是                         。

(3)某校学习小组用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等)制备铁红,进行如下实验。

如下:①炉渣碱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滤渣1中加入硫酸并通入氧气可使FeO转化为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為检验铁元素是否被氧化完全,应进行的实验是:取少量滤液2于试管中,                                                                                           。

三、结论

通过“20+20”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铁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同学们在对铁元素的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面对相应题目时,能运用相关复习内容解决题目的基本问题,提高了得分效率。总的来说,“20+20”课堂教学模式遵循了教育心理学理论,能在枯燥的高三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自主的状态下学习,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动机,使他们自觉地把探索问题答案的探究活动进行到底,同时满足了新高考改革下,高效课堂的要求,为高三教师们设计高效的复习课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晓云,张劲松.优化元素化合物复习课的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教学报.

[2]王云生.高考理综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对化学教学的导向作用[J].化学教学.

[3]李秀珍.浅析“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J].中小学教育管理,2009,(12).

[4]杜威.民主主义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是增城区“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201+20”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ZC20164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铁元素化合物离子
体内铁元素过高易患妊娠糖尿病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还有更多的故事?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