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捕捉关键词来提高高中化学审题能力
2019-09-10严华松
严华松
摘 要:高考考试主要是检测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高中化学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打好终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以及学习的方法,这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改革方向。解题过程中,审题是后续答题的大前提,审题的清晰与否是解题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审题是一个综合了语文、数学、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使用的过程,阅读并理解题目的意义,读懂数据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化学学科的知识进行答题。本文抓住审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举例,针对如何从关键词入手,提高审题的效率和正确率,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关键词;化学教学;审题
引言:在看到一道化学题目时,有一个思考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了解题的基本思路,并直接影响到最终动笔去解答。对于一道高中化学题来说,看清题目是基础,如何审题是关键,最后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进行提高,才能有效的提高解题正确率。
一、审题应该如何做
审题的方向决定了这一次审题能否成功,如果是在考试过程中,审题的方向正确不仅仅提高了正确率,还节约了时间,为整场考试赢得了获取高分的机会。因此,在考试中,把时间花在读题和思考上,会更有效率,相反一看到题目,或者看了一半题目就落笔,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解题的方向不对,反而影响了解题的质量。
怎样才能做好审题这一步呢?化学题的题目往往是由几部分组成,有文字的部分,还有数字计算的部分和化学符号的部分。在读题时,学会慢下来,一字一句理解透彻,甚至改换成自己熟悉的或者已有的知识构成所能理解的词句,将隐藏的条件一个个翻译出来,从未知的部分向前倒推,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审题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做到:
(一)理解清楚读题的任务
读题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通读全文,然后细度细节,获取的信息越详细越好。化学的题目因为元素和方程式的复杂,导致在读题时很容易出错,例如有学生在考试时将氢氧化钠看成了氢氧化钙,这直接导致了答案的错误。
2.在草稿纸上,将读题时理解到的信息按逻辑分类,一一列在纸面上,再进行排列组合,组合成更多样的信息。
3.化学的符号和语言比较抽象,可以在纸面上用箭头或者流程图表达出来,或者是自己熟悉好理解的信息,有利于后续的解题。
(二)整理并掌握多种方法审题
1.理解整道题目的逻辑,要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条件。
2.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就不会出现上文中所述,化学元素都看错的情况了。
3.根据题目的类型,归属解题的思路。这一点要在考试中做到,就必须在日常的学习中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既定的几条主要思路,再进行具体的变通,从而解决考试时间的问题。
4.在解题的过程中,审题并不是在一落笔就结束的,而是在得出答案之前,都要保持对题目的审视,随时修正解题思路和方向。
(三)总结审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1.化學的基本概念被混淆。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的时候,由于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想要理解的更加清晰透彻,就要对化学概念的内涵外延都有明确的认识。
2.找错了关键词。关键词是解题的关键,但是在新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广下,在考试题目中,往往会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题目中会干扰项,影响学生的判断。这种时候,对于出题者的意图的判断,或者说对于真正的关键词的确认就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1]。
3.阅读理解的能力决定了审题的差异。学生在读题时,由于自身的阅读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对词汇、语句的理解有所差别,也是常见的情况,这其中就要求出题的教师,在指导性语言上进行斟酌,确保学生不会因为不清晰造成误导和误解[2]。
4.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部分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训练的不到位,导致对综合性的大题缺乏整体把握、统一解答的能力,不能全方位的理解小题和小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将整道题目完美解答,更多的是针对一部分小题能够拿到其中的分数。
二、读题时提高寻找关键词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的精确寻找是提高化学审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化学考试成绩的关键。
什么是关键词呢?简单理解,就是题目中与解题相关,或者提供解题线索的词汇,还有容易混淆的词汇,如“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烧碱”与“纯碱”等物质名称,相差不大,做题时混淆的概率很大,学生在遇到这一类词语时,应将其改写成化学式就很清楚了,推导的过程也是化学式更加方便。
化学式的复杂远远不及化学涉及的基本反应,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等,读题时一定要圈出关键词,或者改写成自己熟悉的推导图,分清完全反应和不完全反应,才能游刃有余的进行解答。
例如:氧化铜的还原实验中,在氧化铜的粉末中慢慢通入氢气,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再进行剩下的粉末的质量测量,减少了10克,问:计算出在加热过程中反应的氧化铜质量。很多学生看到题目认为比较简单,立即进行答题,但是最终的错误率很高,主要是因为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在这道题目中是一个隐藏条件,只有明白了这个审题的关键点,也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隐藏的含义,运用量差法和方程式,求出氧元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最后的答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题是一个不断练习,精益求精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审题,找出解题的正确思路,形成正确的解题动作。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主要从几个方面锻炼自己的解题思维:首先寻找正确的关键词,将已有的条件形成推导图;其次学会将复杂的关系做减法,分解成简单的关系;最后要将抽象的、隐藏的条件,用明显的方式标注出来,这些往往是题目中的陷阱,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最后答案。因此,学会读题,从通读到细读,来回读几遍,找出关键词和关键联系,进而提高审题的能力,是教师和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着重关注的要点。只有学会审题,提高审题的能力,才能保证在高考的过程总不会因为粗心、审题不清等原因丢失原本可以得到的分数。
参考文献
[1]黄惠芝.试论高中化学审题策略[J].广西教育,2017(26):160-161.
[2]徐浩睿[1].浅析如何规避高中化学选择题常见陷阱[J].高中生学习,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