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理论对英汉语篇的启示
2019-09-10刘领
刘领
◆摘 要:词、短语、句子甚至是语篇都是语言的构式研究范围,并且目前构式语法已经成为影响语篇连贯和衔接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英语语篇还是在汉语语篇中,连贯和衔接都是十分重要的地方,所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英语语篇和汉语语篇的连贯和衔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得以前无法用语法来解释的内容如今变得有章可循。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构式语法理论对英汉语篇的启示,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探究,即衔接和连贯。
◆关键词:构式语法;语篇连贯;语篇衔接
一、构式语法理论简介
构式语法理论的出现比较晚,在目前的研究中也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果。Goldberg曾在1995年把构式语法定义为:“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
Ostman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出来四点将语篇作为构式研究的依据:①大多数都是由具有规约化的语篇构成,构式的基本性质也包含在其中;②英语的语篇和句法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因为是二者彼此互补的关系;③构式语法具有全覆盖性,即它把所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核心语法现象,而且也包含边缘的俗语和惯用语;④构式语法与Fillmore提出的语义框架应该息息相关。
二、语篇中连贯、衔接与构式的关系
语篇构式属于构式语法理论的一个版块,在语篇中,衔接和连贯成为影响读者能够完全理解文章大意和深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这一个部分,本文将着重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通过学习各位在语言学上颇有建树的大家的理论,探讨语篇中连贯与衔接分别与构式的关系。
1.语篇中连贯与构式的关系
在当代社会,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需要双方都能够理解清楚并且理解正确才算是成功的交际,但是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前,说话人或者是表達人必须要为此找一个铺垫的关系,用此铺垫来帮助听话人或者读者来理解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众所周知,优秀的汉语语篇中都包含着非常好的连贯性。在目前的语言学研究当中,学者们对于“什么是连贯”有着自己的看法。杜世洪曾经提出,“当我们把连贯视为语篇里固有的概念时,修辞手法和语篇特征也把它视为一个语义概念,并且与衔接构成姊妹概念”。这个概念有助于人们初步对语篇中的连贯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首尾呼应,逻辑缜密,加上优美的语言,就产生了一篇优秀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能够利用自己的上下文之间的连贯,前后连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一定的画面,这就是语篇中的连贯的作用。对于英语语篇来说也是如此,缜密的内在逻辑和优秀的语言表达功底可以让读者阅读越起劲,跟着作者的思路在走而不是看到一半看不懂又需要重头再看。
2.语篇中衔接与构式的关系
现如今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都成为了话语分析和篇章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仔细认真地研究原文中包含的衔接,从而通过汉语语篇和英语语篇的不同运用恰当的合适的衔接来获得想要的论文。正是因为语篇中的衔接直接会影响到读者对于篇章的理解,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够再仅仅局限于词汇和句子层面的翻译,需要进一步涉及到语篇的层面。在翻译的时候,要仔细研究原文中包含的衔接手段以及中英之间的对比差异,进而寻找最适合的翻译途径。韩礼德和哈桑认为,语言中包含了五种衔接手段:指称、替代、省略、连接以及词汇。指称、替代和省略又被称为是语法手段,此外,黄国文和章振邦认为时和体也有衔接功能,因为这两者本身都属于封闭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又牵涉人称、数和时间等封闭系统,理应包括其中。所以根据这些在语言学方面颇有建树的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得知指称、替代、省略、时和体都是语法手段,他们所表达的衔接关系有的是表达形式上的意义,有的是表达语义上的意义,无论他们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也就是他们所表示的衔接关系都是与语法相关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把这五类分为一类的原因。在《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韩礼德和哈桑明确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那些非结构性的、语篇构成的意义关系”。由此可知,语篇衔接包含两个方面,语义和形式。在语义方面,衔接表达意义,在形式方面,衔接是通过语言形式来表现的。
三、小结
目前的研究中还无法定义构式语法理论研究究竟隶属于哪一个版块,目前很多人都对语用学和话语分析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足之处就是仍然没有明确界定与构式语法理论之间的关系。从事语言功能和语篇分析的学者视句子层次之上的语篇模式等同于语法研究,其研究价值与重要性等同于语法研究的价值与重要性,都值得被认可和关注。语篇分析学者需要了解语言的构式,无论是短语、句子都需要遵循语法的规定,构式语法理论有助于解释一些语篇内无法用短语和句子来解释的现象,从而为语篇作者的写作功底增添说服力。
参考文献
[1]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黄国文.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