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分析

2019-09-10施丹

高考·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故事化生活化

摘 要:数学是高中阶段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反馈并不好。于是,情境创设出现在了课堂上,凭借着有别于传统的趣味、生动、形象,获得了师生的认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情景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做出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故事化;实验化;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番话具有一定的启迪人生用。以往的数学课堂,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认真听讲、参与互动的总是那么几个人,班级的整体参与度不高。可如果改变教学方式,把单一的教与学,变成和学生一起对数学的发现、探索之旅,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数学不会再让他们望而生怯。于是,情境创设应运而生了。

一、情境教学概述

情境教学是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最先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有特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通过让学生体验这些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他们理解教材,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教学被用在了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它的很多优势和好处,是胜过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在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一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眼中枯燥的学科变得更有趣。有了兴趣这个好老师,学生们自然会有学习的动力了。第二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大程度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一个又一个的情境中得到启迪,从而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从死记硬背变为真正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能真正学以致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情境教学有三个重要的使用原则:一是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和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原则,二是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三是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在对这三个原则有了理解、感悟后,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提炼出了以下三个要点,希望能为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

1.情境创设故事化

背公式还是听故事,把这两个选择丢给学生,他们对哪一个更感兴趣,答案是显而易见。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有着悠长的历史,自然有太多的故事可供分享。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我就为学生准备了以下这个小故事,关于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的高斯。

高斯很小的时候,就在数学这门课上展现出了他傲人的天赋。有一次,他的小学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题,要求学生把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当时高斯才十岁,这样的题目是很复杂的,但他很快就提交了答案,而且还是正确答案。老师发现,高斯的算法可不一般,是小学数学课从未涉及过的。高斯发现,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相加等于101,第二个数和倒数第二个数相加也等于101,从1到100,一共有50对,每对相加都等于101。有了这个方法,他才那么快就得出了正确答案。通过这些小故事的分享,学生对于数学有了更多的好奇,书本上的公式、要点,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白纸黑字,它们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学生们也更愿意主动去了解、去学习,数学的学习变成了一件更有温度的事情。

2.情境创设实验化

常庚哲教授曾经说过,“在平面几何学中绝大多数的定理和命题恐怕就是数学家‘瞎捣鼓’而领出来的。‘捣鼓’数学,其实就是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推导所有数学的一种方式。”

如常教授所说,数学教学首先是一种数学的活动。因此,设计恰当的数学实验,让学生动起手来,也成为情境创设中的一大重要组成。就拿几何部分的学习来说,只凭想象太过于抽象,孩子们学起来有难度。我建议教师们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采取折纸的方法,一来让学生有参与感,二来则是通过实际的操作,学生会有更直观、立体的感受。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可不比“空想”来得高效、有用吗?

3.情境创设生活化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很多学生会有畏惧和抵触的心理。为了帮助学生化解这样的情绪,除了分享数学故事、让学生动起手来,我们还应当尽可能多的让数学与他们的生活产生联系。也就是让情境创设生活化,因为人们会更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因此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可以使用学生感兴趣表达方式,创设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的情境。例如在讲授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学生们爱看一些綜艺选秀节目,里面有一个很吸引人的环节:“PK”。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数学知识的PK,一方有三个人,另一方有两个人。三个人的那一队,能答对题的概率为50%、45%、40%,只有一个人的那一队能答对题目的概率是80%。为了比赛更公平,三个人的那一队,每个人都要独立答题,不能商量,但他们三个人中只要有一个人答对了,那么整队都算过关,最后比较哪一边答对的题目多。

有了这样贴近学生兴趣和生活的情境,他们的参与度很高,一直在热烈探讨,究竟是人多力量大,还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那一堂课的气氛很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很开阔,所以在随后的知识讲解中,他们也都很快吸收了,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三、结语

让情境创设故事化、实验化、生活化,是行之有效的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不仅能独立存在,也可以融会贯通。而为了让这三种形式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们一定得认真备课、仔细琢磨,要让情境与教学有机结合,光有情境、于教育无益,那只能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数学的魅力无限,数学教学的魅力亦是无限,还有很多的未知与可能等待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去发现。

参考文献

[1]唐荣军.追求数学课堂的自然灵动[J].湖南教育(C版)2019年01期

[2]张录梅.创设情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23)

作者简介:施丹,男,出生于1979年12月,籍贯 :安徽省蚌埠市,毕业于安庆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教一级 研究方向:数学教育与教学

猜你喜欢

故事化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模式研究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
基层电视台做好农业科技节目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