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现状与演进趋势分析
2019-09-10陈骊
陈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这一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要对这些海量数据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建立相应的服务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阅读服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式是一种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利用动态的管理方式为用户提供跨界的服务。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图书馆科研服务管理的现状来看,其在管理和服务上还却在一定的缺失。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我国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于演进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内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现状;演进趋势
在大数据背景下,给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是与此同时也给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必须要积极的转变管理和服务的观念,采取科研数据管理和服务模式,对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服务,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广泛的数据支持。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要以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用户的外在需求为出发点,采取动态化、跨界的管理服务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图书馆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式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管理的阶段。接下来,我们就我国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式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具体分析。
一、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概述
对于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我们是这样进行定义的:采取数字化形式对数据进行研究,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到计算机数据库当中。当然其中的数据不只包括数字行书的数据,同样也包括非数字形式的数据,比如:图像表达、声频表达、视频表达、仿真数据等。也就是这些数据的格式不仅包括文本格式,同时还包括多媒体格式。在计算机数据当中,这些数据主要以软件或者数据模型的形式存在。而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主要就是要对这些数据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此来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性,进而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二、国内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通过对各大高校的图书馆进行调查发现,只有少部分的高校的图书馆开设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比如: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大学等。还有一部分的高校图书馆虽然在网站当中没有开设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但是在科研支持模块还是会提供一些数据作为支持。各大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开通情况如表1所示。
我们可以从表1中看出,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都开通了导航和检索服务,但是却没有任何高校开通数据管理计划支持服务,具体分析如下:
1.数据整理和清理阶段。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服务页面都没有将相关的服务明确的标示出来,只有少部分的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系统平台支持,比如:复旦大学提供了社会科学数据平台、北京大学提供了研究数据平台、上海外国语大学提供了数字学习服务平台等,并且这些高校图书馆的系统平台上制定了一些数据组织的标准,用户可以利用Dataverse来对数据和文件进行组织和管理。
2.数据存储、备份和保存阶段。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页面都没有将相关的服务明确的标示出来,只有少部分的高校图书馆提供了教学支持和系统平台支持,比如: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大学等,这些高校的图书馆在系统平台上初步组建了存储、备份和长期保存的功能。在数据备份保障方面,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数据备份保障服务,能够实现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且图书馆还承诺一旦因为服务器或者存储设备损坏而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则会以最快的速度将最近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同时复旦大学图书馆还开设了安全存储服务,用户可以以个人或者组织的形式在平台上创建数据集,同选择相应的数据格式来进行存储。在数据保存方面,上海外国语大学数字学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数据长期保存的服务,这样一来就可以将科研人员的各种科研成果进行长期保存。另外,武汉大学图书馆也通过预约课程的形式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存储、备份和保存服务,并且在预约课程当中,图书管理人员会为用户介绍和讲解数据存储、备份和保存以及科研数据的利用方法。
3.數据发布阶段。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都开设了科研数据发布服务,用户可以在数据平台上利用Dataverse中的数据发布功能,对已经存储的数据集的发布状态进行更改。
4.数据关联和控制阶段。我国目前少部分的高校图书馆都开设了相关服务,比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其中北京大学通过DataCite实现了研究数据平台的成果关联、权限控制服务以及版本控制等功能;复旦大学则利用DataCite实现了研究成果和衍生出版物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并且用户还可以在数据平台上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添加课题、上传文件、创建数据集等方式来实现和其他Dataverses的关联,同时还可以对数据发布的状态进行控制。上海外国语大学则利用handle对数据服务平台进行了统一标识,同时在平台的相关页面都附带了相应的说明和指南。
5.数据导航和检索阶段
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系统平台上都能够提供了对已发布数据和其他开放数据进行导航和检索的相关服务,其中即包括对校内用户发布数据,也包括校外权威数据资源。此外,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针对学术服务和科研支持服务等方面开设了科研数据导航和检索的服务,比如: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就在学术服务模块提供了多学科数据导航服务,以此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广泛的数据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科服务平台上建立了多类学科数据库,以此来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数据的导航和检索服务;同济大学在学科服务平台上将多学科数据资源进行了整合,以此来为全校师生提供最新的科研数据,同时还在平台上提供了在线沟通服务,让用户能够通过在线沟通向馆员寻求帮助和服务。
6.数据分析和可视化阶段。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通过系统平台实现了相关服务,比如: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就的数据系统服务平台上就支持数据文件的在线分析浏览功能,但是仅限于少部分的数据文件格式,如:SPSS统计格式文件。北京大学图书馆利用ElasticSearch在研究数据平台上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和统计功能。
7.数据引用阶段。我国目前少部分的高校图书馆为为用户提供了数据引用格式和方法,比如: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平台上就对引用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北京大学研究数据平台要求用户必须要按照数据集元数据信息和学术写作规范来对他人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引用;上海外国语大学则通过handle作为数据集资源的唯一标识符在学术平台上为每个数据集提供了标准的数据引用格式,同时还为每种学术数据类型匹配了元数据组合。
三、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演进趋势
1.使得图书馆信息技术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信息技术是图书館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基础。在今后图书馆将会不断的加大对信息建设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的投入,并树立信息共享观念。另外,图书馆会以网络作为载体,和学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积极的和科研管理部门及其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科研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同时在图书馆的内部也会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各个部门实现一体化管理。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也会将这些技术充分的利用起来,以此来提升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科研数据管理的成本。此外,图书馆在对科研数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时期搭配使用不同的管理软件,比如:资料传输软件、藏书管理软件、远程管理软件等。由此可见,当图书馆采取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之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图书馆的信息环境。
2.使得图书馆组织方式变得更加的完善。随着图书馆管理理念的不断进步,图书馆科研数据的组织也将会变得更加的完善。在今后图书馆科研数据将采取以下两种组织方式:第一,机构仓储方式,这种组织方式主要是针对图书馆内部使用的,其主要是通过对研究成果进行保存,然后为用户提供成果出版的途径、存储服务以及检索服务等。并且通过这种仓储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图书馆数据仓储过程中存在的数据信息过时的问题,使得科研数据的研究价值得到有效的延长,进而使得原始科研数据可以得到长期的保存和使用。第二,数据门户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主要是针对图书馆外部的使用的,在这种数据存储方式当中可以对各种科研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然后采取链接的方式对相关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形成科研数据组织环境,实现对所有科研数据的统一管理。同时图书馆还会在数据系统平台上为用户提供相关的科研数据服务,让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平台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查询、浏览、下载等操作,并且还可以对平台上的各种科研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在今后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式的内容将会变得更加的丰富,组织形式也会变得更加的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已经无法很好满足用户的对于阅读的需求了。为此,图书馆应当要加强对自身数据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采取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式,建立信息技术环境,实现一体化管理,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广泛的数据支撑,满足用户对于数据信息的多元化需求,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过仕明,梁 欣.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1):90-96.
[2]周 涛,杨志萍,王春明.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科研用户服务模式探索[C]//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学术交流会,2012.
[3]王维佳,廖昀赟.科研数据管理——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模式探讨[C]// 广东图书馆学会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2013.
[4]黄 云.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应用探讨[J].长江丛刊,2016(25):188-188.
[5]谷紫藤,陈兰杰.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型构建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7,30(4):26-30.
[6]刘菊霞.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2):83-85.
[7]乔 艳.大学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发展和借鉴[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5(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