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玉米种子栽培技术的方式及管理措施
2019-09-10董海涛
董海涛
一、玉米种子在栽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玉米种子的生产普遍存在产量较低、质量欠佳、栽培地的产量波动性大、产量相差较大等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栽培技术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到位,种子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生产条件等不利因素对玉米种子的生产影响并没有控制到最低。由于一些农户在玉米种子栽培时一味地促进种子早熟及加快种子灌浆速度的综合措施应用并不充分,对于一些晚熟的玉米品种的生产产量影响较大,使得玉米种子百粒质量减产6%,这样就造成了玉米种子的保苗难度大,实际成苗率低,玉米的生产产量随之降低。在玉米种子的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授粉问题,授粉不好会降低玉米种子的结实率,造成玉米种子出现许多质量问题。在栽培时应着重于促进尖端籽粒的发育,这样可以切实提高玉米种子的结实率。玉米播种时株行距的不合理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亲本单株的玉米个体小,由于垄距较小,叶片无法伸展完全,空间不均衡使得叶片间发生重叠,挡光问题严重,这样一来,玉米种子对光的利用率便降低,玉米产量与质量也由此降低。
二、优化玉米种子栽培技术的方式
(一)提高玉米种子投入的科学性
为了提高玉米种子生产的产量与质量,玉米种子在投入时要保证科学性,针对种子生产的特异性,尽可能地消除对玉米种子生产的各种不利因素,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不同,科学计划投入方式。投入肥料时,如果长期没有施用钾肥,那么钾肥就会成为限制玉米种子生产产量与质量的因素。此外,玉米种子栽培的地点也需要合理规划,平洼地温度较低、山坡地缺水都是限制玉米种子生产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栽培时,对于平洼地,要尽可能地提高温度,山坡地则要尽可能地保水。在施肥时更要注重肥料投入的方法,只有方法配套,才可以确保肥料投入的科学性。
(二)综合促早熟技术
促早熟是玉米种植的常用方法,但是其前提条件是因地制宜,采用地膜覆盖可以有效促进玉米的成熟,使玉米提早成熟7天左右,但是在收获时玉米种子的含水量也会有所损失。此外,采用多元素复合微肥等施用方式也可以促进玉米的提早成熟,提高玉米的产量,同时,玉米种子的水分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三)强化玉米的保苗技术
由于親本与杂交种相比,生命活力更弱,受自然环境影响更大,抗逆性较差,最适播种期短,覆土深度较杂交种浅2 cm。因此,玉米在栽培时必须要格外重视保苗技术,采用地膜覆盖,这样可以确保所有苗都处于保护状态,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
(四)配套栽培技术的综合运用
综合因子的附加效应原理表明综合运用各项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整体生产水平与质量,多项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会显著高于单一技术应用的效果,通过综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消除不利因素对玉米种子的影响。因此,优化玉米种子栽培技术需要通过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注重将各项技术措施综合配套,以获得最佳的增产效果。配套技术的综合运用既需要坚持传统栽培技术的挖掘、筛选与优化,又要积极探索应用新型栽培技术,通过引进新技术,将多学科融入结合,综合应用不同的栽培技术。在种子田既需要采取生产田的有效技术,也要在有效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拓宽综合技术措施的应用范围,针对玉米种子生产的特异性,优化选择配套栽培技术。
三、加强玉米种子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贯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在种子管理中强调全面质量管理是希望能够统一供种水平。具体来说,就是需要种子行业内企业各部门能够协调起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专利技术等,构建起种子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最经济的手段,培养出用户最满意的种子。一是要保证大家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二是要在全过程全环节中落实质量管理,三是要丰富种子质量管理方法。
(二)通过制度来规范检验程度
通过制度来规范检验程度也是保证种子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一方面,是规范种子行业内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岗位人员责任制,如种子的抽样检验制度或原始记录的填写与检查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负责企业内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另一方面,是强调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逐步完善种子质量指标检验检测项目,增强质量判断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在对孟津县销售的种子进行室内发芽率、水分、净度三项质量指标检验的基础上,孟津县种子公司又增加了种子纯度田间种植鉴定项目,对种子纯度这一指标进行专项检验。田间质量检验员在玉米苗期、抽穗期及成熟期,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进行详细检测记载,为全县的种子质量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