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019-09-10金学文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8期
关键词:基础建设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

金学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工程技术把中国的电网带入了一个互联化、科技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新时期。所以,要把握社会动向和趋势,完善和分析我国的电力工程技术弊端,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基础建设

电力工程技术是电网建设的重要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和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网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格。电网建设要想跟随社会的进步,提供相应的保障,需要改进和完善电力工程技术,对电网建设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对技术性环节有专业性的分析和预期,从根本上进行改进。完善后的电网建设将会更贴合社会发展,紧跟社会趋势,为社会做更好的服务型基础建设。

1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特征

1.1 绿色环保

当今世界电力主要生产方式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减排与治污已成为当下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如何发现可再生能源代替火力发电,如何将电网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而智能电网的建设融合了当前所提的绿色环保的理念,具备极强的节能特点。随着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也更加重视环保,所以在智能电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供电企业要更加重视节能环保环节的相关问题,使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来确保国家电网的环保。

1.2 安全稳定

电网的工程整体架构一定要拥有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我国是一个地貌广,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的国家,所以对于提高电网架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及其重要,而其中特别是智能电网对于架构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也极为苛刻和重视。

1.3 资源使用率高

智能电网的建设提高了能源的优化使用效率。当前国内电网资源的使用效率较低,存在严重的浪费和电力使用漏洞,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环境的负担。智能电网的推广可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智能电网的建设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智能电网建设不但可以促进电网的效率,为社会带来极大的方便,而且还具备极大的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经济性,智能电网可以促进能源供给市场机制的良性发展,增强电网的市场化。

2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总体应用分析

2.1 电力工程技术在电源领域的应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在电源领域方面应用不仅表现在直流、恒频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变频的交流方面,其在电源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电源的运行稳定性,而且还能保证电能的有效输入和输出。譬如: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都采用直流电源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而利用可变电力进行相关操作时,我们不仅可以采用直流电源,而且还可采用交流电源,这样就增强了对蓄电池的充电效率。

2.2 电力工程技术在输电领域的应用分析

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决定着整个智能电网的建设质量。而不断地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提高整个智能电网在输电环节的稳定性。其中,电力工程技术在输电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就是通过谐波抑制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的结合,进而实现对输电领域的控制。其中,以电力工程技术为基础的超导无功补偿技术等先进设施在智能电网输电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整个智能电网的无功补偿,而且还能提高电能质量,从而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2.3 电力工程技术在发电领域的应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智能电网的输电领域,而且还能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发电领域。发电功能作为智能电网所具备的基础性功能,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电能的输出质量。而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改革,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的发电领域,对于增强电能的转换效率以及减少对电量的耗费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智能电网的发电领域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提供整个电力工程的管理和操控水平,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3.1 能源转换技术

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出,智能电网在建设的过程中也逐渐加入了许多环保理念。而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未来的智能电网也主要采用低碳能源来作为主要的能源供给,这样不仅能够维持整个电力规模,而且还能在提高整个电能的远程运输能力,从而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此外,就针对当前我国的智能电网的能源来看,其主要包括两种,即分布式和可再生式。其中,分布式又可分为分布式储能和分布式发电两种。分布式储能主要就是通过蓄电池、飞轮等方式来实现对电能的有效储藏。而分布式发电则主要是利用潮汐能、风能等清洁资源来有效实现电力的发电。此外,可再生能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特点,其在当前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给社会带来的压力,从而智能电网的稳定发展。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对于分布式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3.2 电能优化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加大,进而对电能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就应注重对电能质量的有效提高,这样才能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对电能的等级进行合理的划分,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较为完整体系的建立,这样就能保证电能的优化。此外,在对智能电网建设进行综合考量时,不仅应考虑其运行效率,而且还应考虑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可以对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到相关智能电网运行的接口方式,这样就能促进客户评估体系的有效建立,以此来促进电力系统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3.3 电网架构技术

电网架构作为智能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要构成部件,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时,相关的电力企业就可以通过科学的电网结构来提高电网架构的稳定性。此外,相关的电力企业还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或者特高压送电的方式来提高能源和生产力的均衡程度,这样就能增强智能电网的环境适应性,以此来提高整个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

3.4 电力通信技术

电力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运行的监督和控制,从而促进智能电网系统的良好运行。因此,电力企业就应提高通信系统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提高对电网运行的管控力度,从而保证电网建设的自动化水平。因此,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对于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5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对供电环节的有效控制,而且还可以提高供电的精度,成为未来智能电网建设阶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际上,柔性交流输电技术通常是在电力工程技术中的电力、电子及微电子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技术,通过该技术的使用,可以降低电能的损耗,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确保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结论

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技术,保障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电源作为社会发展最基础的资源,在社会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社会进入爆炸式发展阶段,我国人口基数压力使得电力能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因此电力工程技术必然应用在智能电网中。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力工程技术将继续跟随社会的脚步,为社会提供更稳定、更安全的电源。

参考文献:

[1] Macdonald M,Freeman A,Szpuszta M.ASP.NET4 高 级程序设计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 宋彬彬.电费回收信用等级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3] 张宁.浅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23(5):42-43.

(作者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市汉南区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基础建设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施工安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