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
2019-09-10赖丽琼
赖丽琼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当前阶段对老师的职责要求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受业解惑”,更多的是需要老师们针对学生的德育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教育和引导。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感恩教育占有很大的地位。德育教育对引导学生们形成健康的思想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感恩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探讨提升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德育;价值
小学德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感恩教育作为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感恩教育应该同其他重要的思想品德一样被给予重视。
1 感恩教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1.1 责任感的培养
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更是一种公共意识。怀有感恩之心,方能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才能行动去对自己负责,进而奉献社会。小学阶段的学生们,个人的道德素养正处于形成时期,需要依靠道德教育进行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才能让学生们体会到父母及老师们的艰辛,才能明确自己所居有的责任感。
1.2 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感恩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当前许多家庭教育中,不少家庭的父母都在过度的呵护孩子,让孩子的自我空间减少。与此同时,孩子们没有办法体会到人生中的艰难,只是一味地活在父母的庇护下,没有办法理解父母生活的不易,进而会认为父母对我好是理所应当的。这样的孩子,他的人格是不健全的,缺少了社会上的历练,便会一味的认为,一切都很容易得到。在感恩教育中,通过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体会到社会上挣钱的艰辛,才能懂得心存感激,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1.3 生命教育
在小学的德育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容易忽视对生命观念的教育。造成学生对生命和死亡概念的缺失,甚至有可能发生惨痛的现实。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们热爱生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教学者可以融入父母給与生命、互敬互爱等内容,激发学生们的感恩之心。
2 小学教学中感恩教育实施的策略
2.1 营造良好氛围,树立感恩意识
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教育者应该让学生们明确自身在校园里以及生活中的权利。与此同时,老师们在向学生灌输感恩意识,在给学生提出要求时,放平姿态,进行平等对话,和学生们一起研究,让学生们自己培养出感恩意识,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感恩。
例如: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提高,父母对孩子比较放纵,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其实没有体验过做家务的辛苦。老师应该结合这种实际进行与学生的讨论,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做家务的认识。这样的教育环节,让学生们的自我个性得到了展示,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可以更好地促进感恩教育的进行。
2.2 开展感恩活动
在小学的的德育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们留下任务,让学生们自己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认识感恩,使感恩理念融入学习。例如:可以通过采用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等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这样,学生们的积极准备,让校园里面充满了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进而对学生们感恩之心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
同时,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特点开展适合的感恩活动,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增强感恩意识。比较切合生活的感恩活动有例如:为父亲洗头、为母亲洗脚、为老师递水等简单的容易完成的任务。
总之,应该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开展适合于学生的感恩教学,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感恩之心。
2.3 注重施恩奖励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思想还是不成熟的。对于学生而言,一次施恩的过程,可谓是一次升华。教学者应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奖励体制,让学生们从最初的为了奖励而施恩,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认识感恩,培养感恩之心,到最后的主动施恩。这样,不仅激励了学生们去施恩,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感恩情感得到升华。因此,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奖励体制有利于学生们提高投身于感恩的积极性并且对学生们感恩意识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还可以让学生们具备成就感。
2.4 打造生活课堂,引导学生们的公民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中,往往都是用好久好久之前的故事,学生们有的在家里都已经听了很多遍,这些故事已经严重的与现实脱节,会让学生们产生抵触心理,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故事中所蕴含的感恩道理学生们根本不会理解很多。因此,想要利用德育教学传输感恩给学生们,需要找到更加现实的例子,通过理论宣讲,引起学生们的联想,还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感恩意识。
同时,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的方式给学生们讲解,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素材,将现实中的近阶段发生的事件更加生动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老师需要将德育教育,内熟于心,外熟于形,在学生深入课堂当中,提升对课堂的满意度,对课堂认同感加强。例如:教师教导学生们对大自然形成感恩,要教育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老师需要从培养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入手,通过探讨让学生们明白自己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个成员,自己是需要承担节约用水的责任的。这样一来,会让节约用水的观念深入学生心中,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5 强化课堂实践
传统的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实践环节。这也是制约着学生感恩观念实施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想结合,展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并且找准自己的定位,提高自身的素养。
在开展小学教学时,通过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让学生们找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并且将自己的理解展示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强化课堂效果,提升感恩意识。
3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性格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工作者需要接着深入研究,挖掘培养学生感恩的有效方式和策略。感恩属于责任及公共意识,感恩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时,感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景,形成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王玲.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30-131..
[2]梁带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6):390,429.
[3]黄文珍.探讨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读与写,2018,1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