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生物社团的策略探究

2019-09-10刘映莲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建构策略

刘映莲

摘要:学生社团活动在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素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初中学生社团发展中出现了“昙花一现”“忽冷忽热”等不良现象,笔者通过对本校创建“雅趣生物社”的研究为例,探索初中生物社团活动开展的模式、措施和成效。

关键词:建构;生物社团;策略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受到大家的重视。我国的课程研制人员将我国初中生物学课程理念确定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课程改革推行了许多年的今天,广大教师们基本能遵循这一理念进行教学,但在实践过程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对“提高學生科学素养”这一理念的彻底实行带来了困难。比如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与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导致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做得相对不足。

生物社团活动是对生物课堂教学的补充,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的小实验、食品制作、果蔬和花卉的种植等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体现实用性和趣味性,又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开展社团过程中发现,如果不能有组织、有序、有计划地开展,就会出现浪费时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

1 生物社团的创建

本校是一所普通的初中学校,计划每周三下午为开展社团活动的时间,借此契机“雅趣生物社”应运而生。

(1)初步成立社团和社长:每个班自主成立两个社团,在班进行社长竞选活动;级长收集各班的社团初步方案,审核、筛选出适合本校学生的社团,去掉不适合的社团。

(2)招募副社长:社长自主在班或年级内招募1-2名副社长,一起构思本社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初步的活动计划。

(3)社团招新活动:由社长和副社长出宣传海报并在年级社团招新会上宣传该社团,吸引有兴趣的同学报名参加本社团;内容包括该社团活动的目的、社团的优点、招生人数。要求上台的同学自信、大方、有号召力。

(4)定社团:达到学校规定招生人数的社团就可以正式成立,如果达不到相应的人数刚取消该社团;

(5)定指导老师和活动场室:学校根据社团的活动内容和老师们的意向,每个社团选派1-2名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选定活动场室。

通过“学生自主成立社团”“社长竞选”“社长选副社长”“社长和副社长组织策划招新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锻炼、自主发展的机会,增强他们的组织交流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为他们在以后的活动开展中奠定基础。

2 生物社团活动的开展

社团活动并不是玩耍性质的,它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增加实践经历、发现特长以及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因此每一次活动都要有序地开展,要与生物知识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突出动手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在内容上注重实用性、趣味性和创新性。我们编写了校本课程《雅趣生物之食品篇》、《雅趣生物之种植篇》、《雅趣生物之赏析篇》作为活动的教材,让每一次活动都有章可循,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提高活动的效果。《雅趣生物之食品篇》的内容主要围绕“微生物与食品制作”这一主题进行编写,如酸奶、四川泡菜、面包、馒头与包子、披萨、香酥菠萝包的制作,也包括一些没有运用到发酵知识,但简单易学、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蛋糕卷、葡式蛋挞、蔓越莓饼干、凤梨酥的制作,里面所有的活动都经过老师与学生们的亲身实践,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可以享受美食、使生活变得雅致。《雅趣生物之种植篇》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常见植物的栽培和养护方法,如小蕃茄、黄瓜、秋葵、向日葵、多肉植物等的种植及养护,书的第一课就是教大家从播下一粒种子开始,亲手培育植物,观察、记录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培养科学精神。同时还向学生介绍“发绿豆芽”的几种方法,让学生体验亲手发豆芽的乐趣,让家人吃上健康美味的豆芽菜。《雅趣生物之赏析篇》包括了“水仙花的雕刻”“水果拼盘”“插花与生活”“茶与生活”等内容,让学生感受生物知识与艺术融合带来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之美的气质。

3 生物社团活动的评价

良好的评价激励机制能促使社员情绪高涨,富有积极性,同时能促进社团的建设,因此,拥有先进的评价机制是建立一个优秀社团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说,在活动过程中的努力与成果得到同伴或老师的认可才是最大的鼓舞和动力。所以在评价方面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多元评价和有效评价。例如采用成果验收和汇报演讲的评价方式,其中成果验收是品尝每个小组制作的食物、评价种植蔬菜和管理菜地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制作水果拼盘和插花的效果等等,汇报演讲是让学生本学期社团活动结束上台演讲,分享其在社团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得,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制作蛋挞学习泡茶

学期末全校的综合实践课汇报展示,邀请了很多家长参加,各小组制作了很多不同的糕点,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期末汇报展示。

4 生物社团活动的成效

(1)“教”“学”相长。在活动中,社长和副社长不但是学生,也担任着小老师的角色,由他们进行课堂考勤、维持课堂纪律、在黑板上抄写每次上课需要的资料和给社员们讲课等等,他们得到了很多锻炼,提高了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社员们在活动中进行分组学习和实践,共同讨论和研究,也学到很多知识与技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趣”“效”结合。社团活动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从中也体验到许多的乐趣;理论与实践并进,从实践中学习知识、领悟知识、发现知识、总结知识,理论水平得以提升。

(3)与课堂相促进。刚参加生物社团的同学有一些同学的学习习惯并不好,经常忘带课本、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但是参加生物社团活动以后,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转为想学、乐学、爱学,课堂学习气氛有了明显进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车贵忱,徐辉.浅议中小学社团活动[J].学校管理,2014(06).

[2] 蒲颖.初中生社团建设研究---以桃源中学社团建设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04).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秀雅学校)

猜你喜欢

建构策略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我的手机在哪?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建构游戏玩不够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