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019-09-10宋德元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性

宋德元

摘 要:由于高中课程比较多,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要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们要用心学好每一门课程。老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策略,才会使学生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使成绩不断地提升。特别是历史这一门课程,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要想学好,必须掌握历史事件的内涵以及与其他事件的相互联系。老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教学内容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有效性;策略

由于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要掌握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课程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比较大,即使历史知识比较有意思,如果老师没有比较好的教学策略,学生们也会逐渐厌倦这门课程。历史课上容易走神,老师一直在讲的话学生会犯困,学生也没有学到知识,老师的努力也就白费了。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学到更多自己不懂的知识,可以做到一举两得。

1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不论是哪个课程的学习,只要认真学都可以学到比较多的知识。高中的课程越讲越少,这节课的内容没有学会必然会影响到下一节课的学习,因为历史内容具有贯穿性,相互间是存在联系的,只有把每节课都掌握住才能深刻地理解到历史事件的含义。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于事件按照时间的顺序可以完整地归纳出来,也包括国外的一些历史事件。只有自己较为清楚地理解历史事件,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得明白。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点,来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1.1 师生关系紧张

人与人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学生对老师有意见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这可不是一件对学习有益的事,对老师有意见在老师的课上肯定不会专注地听讲,会做其他事情。对两者来讲都没好处,只会使两者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学生在这一门的学习成绩也会下降。所以,师生关系要搞好,只有这样的话学习成绩才会得到提高,有什么困难老师都会主动帮忙,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课堂上主动地配合老师的教学,会使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不断地提升自己。

1.2 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足

新理念课程中也存在了许多不足,老师在教学时要多注意哪些是比较难的,有没有必要让学生掌握,对于不重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只作为简单的了解,减轻学习上的压力。历史内容是不可擅改的,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点,与学生在课上多交流,学生存在的疑问在课堂上尽量地解决,同时,询问学生自己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应大家的学习,来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结合意见建议与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 转变教学观念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地更新。学习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道路,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有用。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老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使自己的观念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是否为难点或者是重点,使学生对知识有着较清楚的把握。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由于教学时间过长,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体系不太清楚,也会出现不适合的教学,出现这种情况下,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也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2.1 相互渗透,联系实际

历史知识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所以,老师在授课时可以多方面地进行讲解,使知识点细化,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兴趣。老师在布置预习课程时,要求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预习,这样不起眼的预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历史的知识点比较多,要在理解事件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如果不理解内容死记硬背达不到学习的效果,没过多长时间就会忘记。所以,学生要联系实际,联系多个学科学习知识点,这样会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2.2 整合教材,优化教学

老师在进行授课时,首先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弄清楚知识体系,还要看练习册上设计的题目与题型,在结合考试出现的知识点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在课堂上抓住核心知识点来讲。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对该门课程产生兴趣,使自己的成绩得到提高。对课后作业出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接受。把涉及的知识点分开来讲,再将知识点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拓宽思维,在遇到难题时不至于没有思考的方向。逐渐地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必须重视教育观念

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老师辛勤的努力。老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因为自身的教学观念影响自己在教学中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的接受水平有个体差异,所以,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使老师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老师,在教学时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这是学好该课程的良好开端。使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学生们能够参加到课程的讨论中,在讨论中总结,老师针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我总结的能力,既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自己一样得到了提升,使该课程也能达到所预想的效果。

3.1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如今科学技术非常发达,多媒体对于教学来说提供了便利,也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获得海量的知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把学生在学习中提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展示给大家,在学生们参与交流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既简单又比较方便,既减轻了老师讲课中板书的压力,又使学生能够专注地学习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越来越高,遇到问题能得到解决,使学生适应教学方法,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

3.2 设置有效的历史课堂提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设置提问模式,这样会促使学生在课下自主探究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自己先探究并记录下来,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如果得不到解决可以进行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学习热情。更多地参与到课程中来,很少会出现走神的情况,高质量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问,还能增强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在讲完一课的内容时,留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提问,提问该节课上所讲的内容,来加深对该节所讲的内容的印象。还要对学生进行相互的提问,自己不懂的知识问别人,通过该过程使自己和别人都能更好理解该知识。设置课堂提问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知识把握的比较牢固。

结语

高中所学的内容比较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比较大。要想学好一门课程要用心去学习,特别是历史课程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还要理解各个历史事件的含义以及相互的联系。新课程理念下对老师的教学模式带来新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模式。在上课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出更多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制定出合理完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解玉荣.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报(教育科學),2018,22(6):103-104.

[2] 刘刚.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4(7):50.

[3] 庞凤云.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2(19):50.

(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性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