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法的美学特征和鉴赏方法
2019-09-10王安达尹宣龙黄芊慧
王安达 尹宣龙 黄芊慧
摘要:我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上下五千年的积累使得我国书法传承博大精深。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是通过笔画的力度感、节奏感、立体感,以及字形结构、章法、墨法和钤盖印章等形式语言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创造艺术形象和意境,其艺术属性独特。
关键词:书法的美学特征;鉴赏方法
引言
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同时我国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非常关注。汉字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精神。汉字不仅发挥着传承思想及文化的作用,自身还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就是汉字的实体表现,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我国漢字经历最初的图画、符号,经过历史的沉淀,最终定形为我们现在通用的简笔字,它的每一步发展都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同时,它还具有较高的美学特征,也是我国哲学精神的一种体现形式。
一、书法鉴赏的原则
1.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原则。人们的审美大都不同,他们对书法艺术的鉴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欣赏书法的。实际上,书法作品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主要记录的是作者的情感、精神追求。这就要求人们在鉴赏书法的过程中遵循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原则,不仅要客观地鉴赏书法作品,还要在鉴赏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把握好文化立场的转换,从而使主观性与客观性实现有机统一,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2.整体与局部统一原则。鉴赏一幅书法作品,我们必须遵循整体与局部统一的原则,不仅要统观全局,还要进行局部欣赏,这样才能对书法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方面,要从整体入手,统观全局,对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要从局部入手,抓住细节,仔细观察作品的用笔、结字、章法、墨法等,欣赏书法的笔墨之美。3.静止与运动转换原则。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书法家,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不同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情怀,我们在鉴赏的过程中必须将静止的书法作品转换为运动的创作流程,模拟作者的创作过程,进一步感受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用笔节奏、用笔力度和情感的不断变化,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加深对书法作品的了解和认识。
二、书法的美学特征
书法由于兼具记录语言的文字作用和欣赏功能,其实用性和艺术性往往是并存一体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到了当代,其记录语言的功能很大一部分被技术软件所取代,书法主要彰显其审美性。这一转变体现了书法美学价值的纯化,表现出了书法存在的时代特征。纵观书史,书法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走向深化,众多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书法家,为了丰富书法的表现力,汲取了音乐、绘画、建筑、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经验与精髓,进一步丰富其美学价值,为当代书法发展提供了借鉴方向。书法往往被世人认为是很高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因为其虽然没有视觉方面斑斓的色彩,却具有非常概括的优美形象;虽然没有听觉方面悦耳的声音,却具有连绵不绝的静态旋律。因此,它能令人心旷神怡,获得高层次的心灵享受。且书法是文字书写与文学艺术二者的有机结合,这使得书法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和蕴含的艺术境界,被双重地得到增强。
三、书法艺术的文化精神
书法艺术的文化精神可以用“积淀、传承、引领”六个字来概括。书法艺术是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和古老文明的积淀。书法艺术不仅仅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它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社会文化、政治理念、美学艺术、思维观念、社会伦理价值观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正是它们之间的彼此交融才进一步形成了书法艺术精神,形成当前备受关注与青睐的书法艺术理论、学科和字体等。书法艺术是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人们在不断接受书法艺术美学陶冶情操的同时,又可不断学习、应用、传播传统文化,从而提升文化思想境界、涤荡精神心灵。此外,书法艺术同样是时代文化精神的体现,成为文化发展的引领者之一。如唐朝的字体受到唐朝开放式思想的影响其大多刚劲豪放、明代的字体则表现出文雅自如的思想文化内涵,都是当时时代文化精神的体现。目前,书法艺术不仅仅局限于学科设立,还在美学、哲学等方面不断拓展,已成为当下我国培养、提高综合人才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础载体之一。公众不仅仅可领会书法艺术的发展变化,还能帮助其进一步提高审美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电子设备的出现,书法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少。但书法艺术对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更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载体,因此,我们要重视书法艺术,使书法艺术继续展现它特有的价值。
四、书法鉴赏的方法
(一)了解书法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它的文化内涵,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书法的文化学。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而充满了多元文化气息,它们是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或为了反映某种社会现实而创作的,大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在鉴赏一幅书法作品时,我们必须先了解其创作背景,包括作品的创作环境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这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基调大有裨益。2.赏读文字内容。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在内心的诗境驱使下而创作出的,其文字中寄托着各式各样的情感。从这一点来看,鉴赏书法作品有必要对其文字内容进行赏读,这是了解书法作品及其作者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我们应该先从文字本身入手,赏析其表达的内容,慢慢地进入诗意的境界,渐渐地感知神韵,然后进入情感层面,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结语
总之,书法虽然只是用柔软圆形尖头的笔毛蘸墨在宣纸上书写汉字,而其留下的笔迹的美学价值非同凡响,大有学问。鉴赏者在书法鉴赏过程中,要综合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充分挖掘自身的审美能力,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发展背景下去考察书法作品,尽可能做到鉴赏正确、评价客观,为传播书法艺术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瑞.浅谈哲学思想在中国书法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6,(18):92.
[2] 张雅迪.论书法中金文和汉隶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中),2016,(8):126-127.
[3] 谭懋明.中国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的关联性研究[J].设计,2016,(7):146-147.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