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
2019-09-10蒋伟
蒋伟
摘要:地基与基础的质量控制中式建筑结构质量调控的一部分因此,必須要加强对地基进行相应的控制,这样在综合性控制中,不仅需要施工作业者的高度重视,还需要加强对整体的质量调控,最终保证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承载力,这样从整体上进行控制,保证工程的综合性施工,并添加一些新工艺以及新要求,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是对整体的简化组工程施工中的建筑工程的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控,保证工程的综合性控制措施,并对既爱情昂建筑工程质量的新技术、新方法做了一定的分析与总结,最终保证工程的实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不良地基;方法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利资源难以满足需要,为了获得更多的水利资源,我们就要依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需要。水利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利用是社会进步到现阶段的产物。进一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创新以及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的创新起到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近期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要求
(一)应具有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并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
(二)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妨碍施工的已有建(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坟墓、树木等,妥善处理。
(三)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如因土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在陡峻山坡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作妥善处理。
(四)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设备卸车地点等,应事先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等准备工作。
三、目前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方法
目前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对于浅基础的情形,如果不需要放坡,首先要沿着进行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来一个槽边的轮廓线,而后对作业面予以一一的展开。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这两个工程都需要结合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条件予以考虑,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2、保证地基与基础的强度能够足以承受建(构)筑物上的全部结构荷载。为了满足这一条件,基础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蚀性和抗冻的能力都需要充分满足要求和条件。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地基稳定,必须让地基和基础有足够的工作面。地基变形值的范围也应该在许可的参考值数之内,这样才不会引起建筑物的开裂、倾斜或者标高产生相应的变化等。
四、水利水电基础作业方法
1、根据土质、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作业顺序和工作面、分段分层平均下挖展开工作面。
2、对浅基础不需要放坡时,应首先沿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展开作业面。
3、降低地下水位与地面排水,均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等,采取集水坑降水、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五、有关不良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不良地基是指由于地基的天然性能缺陷,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筑物稳定对地基的要求。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来说,不良地基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基础的沉陷量过大或不均匀性,基础渗漏量或水力坡降超过容许值。地质条件差,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小于设计规定值。地基内为无粘性土粉细砂层因振动可能产生液化,造成建筑物失稳破坏,或因震陷造成建筑物破坏几等个方面。在这里我们将讨论几种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尤其详细讲述软弱夹层地基的处理方法。
(一)强透水层的防渗处理
以大坝为例,刚性坝基砂、卵、砾石都属于强透水层,一般都加以开挖清除,土坝坝基砂、卵、砾石层因透水强烈,不仅损失水量,且易产生管涌,增大扬压力,影响建筑物的稳定,一般都加以防渗处理。处理的方法是:将透水层砂、卵、砾石开挖清除回填粘土或混凝土,构筑截水墙。利用冲抓钻或冲击钻机作大口径造孔,回填混凝土或粘土形成防渗墙。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方法修筑水泥防渗墙。水泥或粘土帷幕灌浆。坝前粘土或混凝土铺盖,延长渗径,帷幕后排水减压,设置反滤层。
(二)可液化土层的处理
可液化土层是指无粘性土层或少粘性土层在静力或振动力作下,孔隙水压力上升,抗剪强度瞬时消失的土层,土层的液化可使地基沉陷、滑移失稳、危及上部建筑物的安全。常用处理的方法是:(1)将可液化土层开挖清除,置入其他强度较高、防渗性能良好的材料。(2)振冲挤密或分层振动压实。(3)四周用混凝土围墙封闭,防止其向四周流动。(4)穿过可液化土层设置砂桩或灰土桩,或设置砂井。
(三)软弱夹层基础的处理
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结构组成的地基,承载能力很低,一般≤50kN/m2,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
1、软土基础的特性。
(1)大孔隙比,高天然含水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w一般介于50%~70%之间,相比而言,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e则一般介于1~2之间,一般情况下,这就会远远的大于液限,最高的时候,甚至可能达到200%。(2)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在渗透系数k≤1(mm/d)的时候,透水性能就非常的差。这样,在承受强荷载作用后,孔隙水压力就会变高,地基的压密固结性能也会深受影响。(3)低抗剪强度。通常,软土会呈现出软塑—流塑的状态,这样在有外部荷载的时候,抗剪性能就变得极差。在土层本身含有排水出路的时候,随着有效压力的逐步增加,就会慢慢的形成固结。相对应的,如果不存在优质的排水出路,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强度就会衰减。
2、处理软弱地基之方法。
(1)排水固结法。作为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和保持淤泥软粘土地基稳定的有效方法,由加压和排水两部分系统组成。(2)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薄时,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1、高倾角软弱带处理。
挖出软弱带回填混凝土,做成混凝土塞,开挖深度一般为软弱带宽度的1—1.5倍,两侧开挖边坡1:1—l:0.5。当软弱带较为疏松,且宽度较大时,可采用混凝土梁或混凝土拱,以使上部荷载传至两侧完整岩体。对土坝坝基软弱带,为防止渗流淘刷坝身填士,可清除部分软弱带后回填混凝土或粘土,形成阻水盖板。软弱带与库水相通的上游端,开挖防渗井回填混凝土或设置防渗齿墙。当高倾角软弱带位于坝肩,特别是拱坝坝肩时,可设置混凝土传力墙,传力框架或进行预应力锚固;对重力坝破碎岩体坝肩,当破碎岩体自身稳定没有问题,可在破碎岩体中设置混凝土防渗墙。当坝基裂隙带密集发育时,可清除松散体回填混凝土或设置防渗齿墙。
结束语
通过上面论述水利工程项目投资大、工期长、自然条件差,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我们一定要再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好工程质量,同时也要考虑到施工成本。水利水电基础施工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时我们同样要控制好施工安全、进度、质量、造价等方面,为一个更加完善完美的的工程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强.论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 经济与管理,2006,12.
[2] 吕兆才,姜德智.浅谈供水工程测量的工作步骤[J].水利天地,2010,4.
(作者身份证号码:32092419900511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