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9-09-10黄昀熠
黄昀熠
摘要:我们发现幼儿的艺术表达依赖于生活中对具体事物的反复自由探索和亲身体验,只有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幼儿才能将艺术活动内化,并自我建构以获得发展。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注意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进行节奏教学,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从运动神经上感知节奏,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反应、再现节奏。这对推进幼儿音乐感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活动;生活化教学
生活中,音乐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让我们获得更高尚的情感。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节奏则是一切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陈鹤琴先生曾在《我们的主张》一文中提出:“我们主张幼稚园应当特别注重音乐。音乐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国外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在其音乐教学体系中提出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心:节奏教学”的教学观点。让音乐节奏游戏生活化,让幼儿亲身体验音乐美感,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在自我教育和管理中与他人交往、协作中逐渐实现新的提升。
(一)节奏乐的教学要结合幼儿本身的兴趣,结合幼儿在生活中的兴趣,以幼儿的视角构建活动,提高幼儿学习节奏的积极性。
节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风声、雨声、走路声、上下楼梯声、碗筷水杯敲打声、钟表的滴答声、汽车发动声等等……在真实的场景中,我们告诉孩子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开展一系列音乐节奏教学活动,我们的节奏活动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于他们的生活。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意识的把孩子的生活和音乐活动有机的结合,经常让孩子有意识的倾听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声音,并请成人帮助收集,如:打雷的轰隆声、滴答滴答的雨声、妈妈切菜的嚓嚓声、喝水咕噜声、汽车喇叭声、小狗汪汪声等等。然后老师和孩子一起将收集的声音进行适当的归纳,如属于动物叫声归一类;属于自然界声音归一类;属于日常活动声音归一类。让孩子对声音的归属进一步明确,根据自己的兴趣再去收集他们的声音门类,激发其倾听、欣赏的欲望。当孩子对声音感觉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把节奏与声音有效地结合起来。
(二)音乐来源于生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对节奏的想象力。
幼儿的成长经验、知识技能获得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于生活。我们所选用的乐曲首先是基于幼儿生活,与幼儿息息相关的、他们感兴趣的。就如奥尔夫所说:“原始的音乐是本土的、自然的,能为每个幼儿所体验的,适合幼儿的。”对幼儿的音乐教育,应当从幼儿身边的音乐及音乐结构的选择入手,还应注意年龄差异性。如:对于低年龄阶段的幼儿,我们选用的曲目多为形象生动、节奏鲜明的2|4拍曲调,《小星星》、《薯片脆脆》、《小牙刷》、《大巨人和小矮人》等等……
中大班的幼儿已能感知音乐的快慢、强弱,对音乐的选择就更多元化一些。可以是儿歌童谣系列,也可以是民族乐、流行乐、世界名曲。我们为中大班幼儿选用的曲目多为4|4拍的,有节奏轻快的、也有节奏强烈的。如:《土耳其进行曲》、《Wee will rock you》、《拍蚊子》、《开始和停止》、《大王叫我来巡山》、《小宝贝》,还有本土民族乐曲《纵歌路上》、《红花》、《赶摆归来》、《德宏在哪里》等等……
(三)根据音乐特点,在实践中边思考边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形式表达音乐中的节奏,在有趣的表达过程中,用各种方法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我们将音乐活动贯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中,五大领域相互渗透。如:音乐节奏活动与健康活动走、跑、跳、拍球、跳绳、户外游戏有机结合;将一些枯燥的诗歌欣赏活动与节奏结合,变得生动富有趣味;音乐节奏游戏与美术活动的相互渗透……别出心裁的音乐活动形式带给孩子们不同的活动体验。以音乐节奏活动与美术活动结合为例:音乐《开始和停止》全曲为ABA结构,A段为两句乐句两次停止。该音乐作品节奏明快,清晰的结构以及有规律的开始和停止非常适合幼儿欣赏与表现。精灵与魔法在孩子的心里有神奇的魔力,孩子对饼干又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运用词语和线条装饰饼干的设计既与音乐节奏契合,又可以展现音乐结構。
第一环节,引入情境,感知、发现音乐开始与停止的规律。教师在活动一开始创设了以魔法精灵形象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孩子兴趣。接着利用魔法棒的手势律动与音乐结合,让孩子倾听、观察,感知音乐开始与停止的规律,为幼儿探索、即兴表现音乐元素累积经验。
第二环节,视听结合。教师引导孩子在情境中边听音乐边观察,“精灵老师”随音乐“做饼干”,词语与线条结合,巧妙的帮助孩子理解了音乐的节奏与结构,为下一环节的表达与表现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随音乐表现。进一步体验音乐的结构与规律。自主探索表现中习得音乐经验,提高表现力,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环节,体验“做魔法饼干”的快乐。此环节是整个情境的结局,结合生活经验中的烤、吃饼干,让孩子既体验到了音乐游戏的快乐,掌握音乐节拍,又满足了愿望。
(四)体验本土民族文化,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乐器”,让幼儿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在。除收集、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材料进行一物多玩外,我们还挖掘了地方资源。我们生活的地方——德宏,地处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里居住着五种世居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不同的民族风俗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人格。孩子植根于多民族地区,我们应合理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并让孩子感受、体验本土民族风俗。民族节日: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我们举办了“目瑙纵歌盛会”。晨间入园,老师和孩子们穿上节日盛装,老师敲起大鼓小鼓,男孩子拿着木制长刀、女孩子拿起扇子、手帕跟着欢快的鼓点跳起舞来迎接咱们的小朋友。早餐过后师幼穿着节日盛装,开始了咱们的“千人嘎舞”。活动现场鼓乐齐奏,热闹非凡,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踩着景颇歌曲强劲有力的鼓点音乐,甩动银泡,舞动彩扇,挥舞长刀,合着共同的节拍纵情起舞、尽情欢歌;傣族和德昂族的泼水节,我们开展了主题为“跟着节奏、快乐泼水”的节日活动。铜锣镲镲、象脚鼓咚咚,孩子们一边感受着本土民族音乐、各种乐器相互交织,一边不由自主跟着爸爸妈妈、老师们跳起了欢乐的“嘎秧舞”;还有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傈僳族的阔时节。民族乐器:象脚鼓、葫芦丝、铓锣、巴乌、排铓等都是孩子身边熟知的可利用的资源。
在音乐节奏活动的学习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的节奏活动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画画、语言等等。教学活动运用舞蹈、游戏、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不仅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协调能力、倾听能力,还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感官,让他们大胆表现自我。我们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还需不断地吸取更多优质的教学方式方法,优化生活化的音乐节奏教学活动,转变思路,推动我园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定《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作者: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