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策略探讨
2019-09-10林欣怡
摘要: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如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首先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概念,然后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原因,接着,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具体研究和分析了一个中小企业,剖析了该企业成功融资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策略:首先企业要提高自身实力,重视结构治理,这是融资的前提;其次,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不同的境况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再次,政府部门要做好中小企业融资的坚强后盾。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漫长过程中,破解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通力合作。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何谓中小企业,至今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中小企业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也有差异,因此在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上不可能达成一致;第二是在同一国家或地区,有关中小企业的界定和划分标准也会因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第三是因为企业本身的发展是动态的、复杂的,其中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很难找到完整、统一的标准或者指标来涵盖这些因素。
虽然中小企业的划分由于国别差别、经济差别和行业差别的存在,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没有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标准,但无论怎么变动,划分标准都离不开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这两个方面,其变动就体现在质和量的规定指标的变动上。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主要依据从业人数、实收资本数额、一定时期的销售额三个指标,只是有的采用其中一项或两项。
二、融资的概念
“融资”,即资金融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融资”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包括资金融入,还包括资金的融出,即不仅包括资金的来源,还包括资金的运用。狭义“融资”指资金的融入,即资金的来源,具体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积累或向企业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资金,保证企业经营发展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的融资。
三、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困难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具体表现
(1)融资渠道单一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内源融资渠道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对企业发行股票、债券有严格的程序和限制条件,一般而言,大部分中小企业不可能满足发行股票、债券所需要的条件。而针对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尚未正式设立,这就堵死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
而间接融资也存在诸多困难:首先,与大中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即使拥有较好的项目也是如此。据统计,上海中小企业的长期资金主要来自于上级部门,占43%;其次为自筹资金,为27%;银行贷款仅为6%。其次,中小企业自身保证能力较差,不满足银行贷款的条件。
(2)融资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所需的贷款金额较少,融资信用度又低,使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较高。而且由于我国拍卖市场不健全等原因,银行所取得的抵押资产变现困难,因此银行规定的抵押率较低。从而使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较大中型企业高。如果中小企业使用担保形式贷款,除了担保费用以外,一般会被要求以其资产进行反担保。
(3)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品种单一
目前,各商业银行在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为存贷款业务,其他服务几乎没有。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需要从外部获得财务管理、经营咨询等服务。目前,这种社会化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此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以短期为主,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
(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因素
(1)从中小企业自身缺陷分析
(1)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贷款潜在风险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产品科技含量低,人员素质差,受市场、环境的影响程度很大。中小企业尽管其贷款额较小,但是一旦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它很难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无形中增大了贷款的投放风险。加之企业的信用观念淡薄,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晌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
(2)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规范,帐目混乱。由于中小企业竞争激烈,生存艰难,绝大多数都有偷税漏税的动力。报表不真实,财务不透明,银行难于甄别企业风险。有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凭经验办事,内部组织结构等方面管理比较混乱,从而导致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不信任。
(3)抵押担保能力较弱。中小企业自由资金较少,但受内在逐利性的驱使往往超越自身能力经营,导致抵押担保能力较弱,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自然就较小。大部分城镇乡村集体企业占用的土地、房产无产权证,土地属于集体划拨。甚至有的企业厂区占地属非法占地,无法提供资产质押。而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缺乏充足的资产抵押,加之目前企业间提供担保十分慎重,致使无法落实抵押担保,影响了贷款投放。
(2)从外部环境分析
(1)国有大银行对中小企业无暇顾及。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峰期,基础设施大项目很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以及以政府为代表的企业资金需求非常旺盛。而客观上中小企业的贷款资金需求面广,额度小,次数频繁,操作成本比大型企业高很多,这就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2)地方金融对中小企业支持不足。一是由于国家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鼓励不够,其机构数量和信贷规模远远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求;二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发生偏离,本应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地方金融机构也一味追逐大行业、大企业,三是地方金融机构的筹资能力和资金来源均受到很大制约,尤其是部分地方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甚至倒闭事件,进一步弱化了地方金融機构的筹资能力。
(3)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进一步约束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目前,我国尚未正式出台相应法律,担保机构法律和商誉地位难以确立;信用保证保险制度和担保基金尚未建立;现有的信用担保机构业务范围狭隘,业务运作水平低,风险度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贷款担保机制尚未建立,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承担的更大风险在目前的利率限制政策下无法通过提高利率来得到补偿,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
(4)直接融资受到制度性歧视和门槛过高的限制,如受到现行《公司法》制约,使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筹资,企业债券、股票的发行很大一部分是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的。
四、中小企业融资的策略探讨
(一)企业自身方面改进
(1)规范企业自身治理结构
在目前的融资环境下,企业要顺利融资,必须解决银行最为关心的问题。中小企业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达到金融机构的指标要求才是唯一可行之路。首先,解决一股独大的致命顽疾,企业可以采用蒙牛公司的经验,即引入战略投资者,稀释股权,实践证明,国际上大的风险投资机构都有完善管理制度,这正好能解决中小企的软肋。其次,建立严密的内控管理制度,特别强调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作用,要把企业的规范经营与防范风险结合起来,做到各个环节都有监督。
(2)规范财务管理,信息公开透明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财务账目混乱、财务信息虚假,这些都使得企业融资成功系数降低。信用贷款是企业理想的融资渠道,但目前,不少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僵化,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等等这些弊端给企业信用贷款评级制造了障碍。
(3)注重信用积累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中成长起来的,许多企业主缺乏现代企业经营者的理念和实践,在管理上存在财务不规范、报表不真实的现象。一些企业主为了不露富或者不愿泄露债务数量、举债渠道等商业秘密,甚至为逃税费或争取优惠政策而有意造假账、虚账,隐瞒了经营业绩,影响了企业的信用等级。而目前我国债务融资占主导地位,而债务融资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信用情况,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信用,杜绝不良信用记录,以较强的资金实力、较好的资产流动性和较高的信用度赢得融资单位的信任,破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
(二)融资渠道的拓宽
(1)留存收益融资
对于一个每年都有盈余的企业,在缺乏资金的时候,企业可以保留盈余,这是为投资者长远增值目标服务的选择,这样可以使企业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增加企业的资本金,同时增强了原始股东对企业控制权的保障。留存收益融资的最大特点是融资成本低、融资风险小,方便自主,是企业直接的资金来源。企业成功有效的内源融资,对金融机构来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可以为外源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信用担保贷款
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信用担保贷款成为了企业融资的主力军。信用担保贷款可以使中小企业以较小的资产进行较大资金的融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积极促成担保融资,解决融资瓶颈,中小企业要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担保公司。
(3)利用商业信用融资与保理融资
商业信用融资多指的是应付账款的延期付款,是一种基于信用而产生的融资方式。在竞争处于白热化的今天,商业信用已是司空见惯。要利用商业信用融资,首先,中小企业要培育自己的良好信誉,达成一定的信用记录。其次,要注意信用融资是短期资金,不能解决公司长远发展的资金需求。第三,银行汇票等商业票据可以到银行贴现,也是商业信用的一种方式.
(4)规范担保行业,发展再担保事业
抵押担保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然而我国的担保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表现出来的许多弊端直接影响了其健康的发展,多头审批,监管混乱,违规违纪,这不仅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也为银行开展业务制造了障碍。政府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完善担保行业的发展,并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公司提供担保,有助于担保公司提高贷款资信,从而解除银行放款风险考量,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 李恒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改革策略[N],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6)
[3] 杨俊龙,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问题,2003(12)
[4] 鄒斐,浅析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10)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郭镇宁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进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郭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同时,还要感谢在一起度过大学四年时光的同窗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论文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收我诚挚的谢意。
作者简介:林欣怡(1991-)女,本科,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福建,研究方向:金融哲学。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