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为什么要重视南昌起义研究

2019-09-10周根保

旗帜文摘 2019年8期
关键词:军魂南昌起义建军

周根保

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杨楼镇黄庙村的农田里,竖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这就是抗战时期我游击健儿奇袭日军黄庙据点的纪念碑。其背面的碑文向人们简要介绍了1938年8月2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十七大队智闯日军黄庙据点,歼灭20名日军而自己无一伤亡的传奇故事,这场战斗堪称抗战初期一场十分神奇的对日歼灭战。

南昌起义,已经过去92年了。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研究论著和影视作品,特别是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感进一步加强南昌起义研究的重要性。基于此,笔者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关于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诸多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给予了南昌起义全新定位。在朱日和沙场阅兵时,他说:“90年前今天,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中国诞生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南昌城头的枪声”颂称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伟大事件。”把南昌起义定为党史、国史、民族发展史上“伟大事件”,这是一个全新的定位,是对南昌起义历史意义的一个科学总结。

史学家、文学家、文艺工作者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南昌起义这一“伟大事件”的研究。习近平同志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强调,宣传部门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千方百计弘扬正能量,用老百姓喜欢听、听得进、信得了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要旗帜鲜明地与错误思潮作斗争。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

讲好中国故事,尤其讲好事关党史、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南昌起义的故事,这是史学界、文艺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最具体、最接地气的工作。牢记习总书记的重托,我们要增强看齐意识,应该在讲好南昌起义故事这件有时代意义的实事上有所作为。建军90周年庆祝活动过去了,真正使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位,对南昌起义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南昌起义从酝酿到朱毛会师,演绎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还需要挖掘和传播。例如,南昌起义形成的“八一精神”,尚未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需要做的论证和解读工作很多。又如,建功卓著的贺龙手枪队的事迹,在南昌起义正史中就极少反映。历史是由若干细节构成的,细节不清晰,或沉溺于细节之中,都不利于讲好南昌起义的故事。

建军90周年前后,个别人打着“纪念”“反思”“揭秘”的幌子,对南昌起义的挫折加以夸大肢解,胡说南昌起义“是不应响起的枪声”,南昌起义军充其量只能算国民革命军,等等。这些胡言乱语,对缺乏历史知识的青年人,有相当迷惑性。为了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的影响,十分有必要向全社会进行党史、国史、建军史教育,尤其是向全社会进行事关党史、革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伟大事件”南昌起义的宣传,使广大青年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加强对南昌起义的研究和宣传,更具有时代意义。十分令人费解的是,在建军90周年前后,主流媒体推出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出现了个别令人迷惑的现象。有的文学作品,竟然出现“中央的意见是不同意南昌起义”这样词句;有的影视作品公然描述“贺龙冲进前委会,用手枪抵着张国焘脑袋,说:你不同意起义,老子就毙了你”;等等。这些与史实不符的艺术夸张,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负面影响。须知,此时贺龙已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而张国焘是中央派来传达共产国际指示的“中央代表”,这种艺术夸张向观众宣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更为离奇的是,热播的电视剧《热血军旗》中一个片断:南昌起义胜利了,下一步怎么办呢?扮演周恩来的演员竟然说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我们面前有三条路可走:一是上山,离开南昌,在江西、湖南的广大地带,依靠山区建立根据地;二是就地不动,以南昌为红色中心,形成宁、汉、南昌三足鼎立之势;三是下海,南下广东,夺取海口,准备将来再次北伐……

1961年9月18日,周恩来视察八一起义纪念馆,走到南下路线沙盘前,用手指向沙盘说:“南昌起义后,要是不向南,而是向東,就地发展就好。”“这也是没有经验,只晓得生搬苏联的经验。”其实,南下广东是中央在起义前的既定方针,更是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8月1日晚,前委召开了会议,并没有讨论去哪里,而是按照中央既定南下决策,讨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多次检讨“没有就地革命”,按周恩来的话,“当时没有这个思想”。

今天,中宣部为了严格党史、国史、军史的宣传,成立了重大题材把关机关,凡涉及党史、军史文艺作品,都需经过报备把关,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像南昌起义这样的历史久远的大事,受条件限制出现一些同一件事有不同说法,是十分自然的。口述史料和回忆录,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自身鲜明的倾向,起义参与者在当时“左”的思想影响下,对南昌起义若干问题进行不恰当甚至苛刻的检讨是可以理解的。对此,我们对历史文献反映历史问题存在的不完整、不全面问题,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因而,重视南昌起义研究,还原其历史面貌,任务很艰巨却很重要,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南昌起义的研究,不仅要对历史重新展示,更要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概括中得到有时代价值的启示。南昌起义的历史研究,多年来已有不少巨著。南昌起义的历史功勋,己有多方面的总结。为庆祝建军90周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八一精神论丛》一书,应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笔者作为读者,从十几年来阅读的相关史料中深深感到,南昌起义的历史功勋是具有时代价值的,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南昌起义功在第一枪。这是大家的共识。其实,共产党发动针对国民党的武装起义,普宁暴动就在南昌起义之前。1927年5月,5000多农军在普宁发动起义,歼敌1个营。用起义领导人李运昌(1925年,经李大钊介绍,进入黄埔四期,同年入党)的话说:“这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党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但是,由于规模小、地方偏、影响有限,这个“第一枪”并没有被正史承认。目前,史学界凡是涉及对南昌起义评价问题,一般都采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说法。

这一提法形成源于“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声称要把9月9日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定为“建军节”。时任解放军代总长的杨成武,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毛主席说:“八一不能改,这是很重要的一天,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朱德曾明确指出,南昌起义“明确地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政治方向,它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历史告诉我们,从建党到大革命时期,党对军事工作实现党的纲领、任务和目标作用的认识十分不足。大革命失败和国民党的屠杀,使中共对军事工作认识发生根本转折,南昌起义正是这一转变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模式基本上照搬苏联做法,尤其是国共合作以后,党的工作基本点建立在帮助国民党发展,1926年前共产国际所做的努力亦在帮助蒋介石强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党过去的错误,就是忽略军事,就是不要军队,只有在军队里派党代表,后来蒋介石把党代表一一驱逐,进行清党,由共产党直接控制的军队,就只有叶挺的独立团。”南昌起义后,一扫大革命失败后的阴霾,进入气势磅礴的土地革命新时期,中国大地武装斗争风起云涌。

南昌起义使千百万革命群众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看到希望。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由此诞生,它代表和昭示的是发展的方向,是奋进的灯塔,是铸就中华儿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历史是一个永恒的坐标。南昌起义是在白色恐怖蔓延的背景下进行的,党为了挽救革命失败,在强大敌人面前,决定由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率领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被赶尽杀绝”、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紧急关头的奋起一搏!它不仅展示了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敢于担当的英雄气概,而且使共产党人深刻领悟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谛。

习近平总书记对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说了一段意义深刻的话,他说:“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血腥的屠刀。一时间,神州大地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严重危险,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动派,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习总书记的话,字里行间透出了一个重大的真理:南昌起义不仅是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开端,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觉醒,是党走向新生的重要转折。

二是南昌起义功在上井冈。史学界多把南昌起义的句号,划在潮汕失败后的流沙会议上。据徐巍介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编写的《南昌起义》一书综述中,原稿对朱德艰苦转战一段记述原有近万字,按照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的要求进行了压缩,表明党史界对朱德上井冈与南昌起义关系的认知态度。

1961年2月,朱德由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陪同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结束后,朱德说:“你们也许还有些问题要问我,我回到北京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邀请一些老同志座谈回忆,写点东西给你们。”朱德后来果然这样做了,1962年6月,他发表了《从南昌起義到上井冈山》,把南昌起义与井冈山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表明了他的庄重的态度。

就在这次参观八一馆中,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油画前静静地凝视了很久,说:“起义部队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力量壮大了,更重要的是开始找到了开展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这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许多同志英勇浴血牺牲,才终于创建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朱德的这番话意味深长。我们以前宣传南昌起义,往往只讲“第一枪”,而对朱德上井冈,这意义更深远、更重要、更关键、更艰难的这一步,却很少提起……

对南昌起义功在上井冈的意义,认识最深刻的应该是毛泽东。“文化大革命”中,当有人提出朱德是“黑司令”,要批判朱德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不管这个同志后来犯过多少政治路线错误,他把一支部队带到井冈山,这是一个大功,保留了很多干部,所以写历史总是把这件事写上。”在毛泽东心目中,朱德上井冈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

正是朱德,在起义军主力失败,不少人主张散伙时,他振臂一呼:八一南昌起义旗帜不能丢,武装斗争道路一定要走下去,我是共产党员,有责任把南昌起义种子保存下来!也正是朱德,在这支部队师团干部先后离去、部队面临瓦解之际,他发表了天心圩讲话,给大家指明了胜利的方向。在陈毅、王尔琢的协助下,通过“赣南三整”终于把部队稳定下来。也是朱德,在率领起义军西进千里转战中,通过开展游击战,特别是通过和范石生合作,使濒临溃散的部队得以生存和发展,终于迎来了朱毛红军会师,使起义军成为井冈山中坚力量,成为中国革命骨干力量。朱德率领起义军艰难转战,功不可没;朱毛红军诞生,名扬天下。

三是南昌起义功在铸军魂。南昌起义,不仅开创了一个新时期,诞生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而且开始了铸造我军军魂的伟大实践。在建军80周年时,2007年7月27日,在《人民日报》刊载的题为《伟大壮举  不朽军魂》一文中写道:“南昌起义揭开了铸造人民军队军魂的序幕。”在建军9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军队军魂铸造作出深刻论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要“把这一条当作军队不变的军魂”。他还说:“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朱德同志从一开始就注重思想建军、政治建军,他领导南昌起义余部进行‘赣南三整’,在部队建立党支部,实现党对军队的全面领导。”

我军军魂的铸造和形成“发端于南昌起义”,随着革命实践不断深入,军魂铸造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从南昌起义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南昌起义功在铸军魂的生动轨迹:南昌起义前,中央就决定“组织前敌委员会,指挥前敌一切”。 1927年7月27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在南昌成立,对南昌起义的作战计划、起义时间、起义总指挥等事项进行了研究,标志着南昌起义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开创了党对军队领导的新模式,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起义开始,不仅任命了由中共党员担任各级部队党代表,而且在军队设立了师、团党支部和连党小组,体现了党对军队全面领导。尤其是起义军南下主力溃散后,面对部队混乱涣散形势,朱德果断进行了“赣南三整”,有力地巩固和稳定了部队。南昌起义的参加者杨志成在回忆起义军西进这段艰难日子时说:“回想起来,当时部队之所以能保存下来,是有一种巨大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党的坚强领导。”朱德在回忆“赣南三整”时说:“通过这次整顿,部队走向统一团结了,纪律加强了,战斗力也提高了。”在大革命失败的低潮,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起义将士对信念的执著,对党的忠诚,显得尤为重要。起义军永远奋战在党的旗帜下的决心,在以后的建军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听党指挥”已成为我军不变的军魂。

习总书记在建军90周年对我军历史功勋总结中,论述了“六个伟大力量”在南昌起义中已开始显现:“功在第一枪”,就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血性胆魄,敢于斗争,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战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功在上井冈”,就是朱德、陈毅在起义军行将溃散、面临绝境的茂芝会议上,毅然抛开原来方针的束缚,作出北上西进的伟大决策,走上了一条以农村为中心的正确道路;“功在铸军魂”,则深刻揭示了起义军“之所以能攻坚克难,战无不胜,发展壮大”,关键是起义将士听党指挥、为崇高理想而英勇献身的执著追求。

在建军9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南昌起义的历史功勋作了深刻闡述,他说:“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习總书记对南昌起义历史意义高屋建瓴的概括,为我们研究南昌起义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南昌起义的故事会越讲越精彩,南昌起义的精神将更加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 / 彭月才

(:党史文苑 2019年07期)

猜你喜欢

军魂南昌起义建军
读《大国军魂》有感
古建军
无头兵马俑
无论等多久
吴建军、吴雨桐作品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从谋划组织南昌起义看周恩来的务实作风
洪水漫家园军魂筑长城
南中国海军魂
红色旅游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