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
2019-09-10王茜
王茜
新课程的课应该怎么上?决不能用某种教学模式来诠释。因为新课程不仅重视了预成性课程,更重视了生成性课程;不仅关注了教学结果,更关注了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不仅关注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更关注了对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新课程的教学需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才能达成有效结果。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只有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体现出来。所以,不能用哪种模式框住教学行为,而应该把教学过程视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视为动态的,丰富的,鲜活的,富于变化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保持自己的教学风格,却不能表演设计好的“剧本”,更不能当“导演”,指挥学生表演。教学是一种创新活动,每一节课都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课堂上进行的集体创作。如果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模式,只能事倍功半。
对于教学模式,不能盲目照搬,甚至不能盲目学习,而是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评判。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及教學指导思想,是否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的积累;评判其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操作行为,能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筛选出那些有价值的教学思想和行为的“闪光点”,摈弃那些陈旧的观念和条条框框,采用“扬弃”的方法和“拿来主义”,将某些教学模式中教育思想的火花内化为自己的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外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至于在教学中与哪一种教学模式有相似的地方,都不能印证就是什么教学模式,而是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事实上,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些教学模式的创立者已经进行了反思,对原有的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决心扛着某种模式的大旗原地踏步者已为数不多。各种教学模式之间也在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打破已有的模式,趋向教学的非模式化——开放化。
如此看来,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那些曾经取得骄人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教学模式创立者,不必再津津乐道,而要放下思想包袱,与时俱进,继续探索。曾经迷信某种教学模式的教师也应该幡然醒悟,不能再让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的桎梏,束缚了自己的教学思想,更不能让教学模式卡住了自己的手脚。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充分说明合作学习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势必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是如此。合作能力提升的能力,能形成集体的智慧,但应以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才能有针对性地讨论,有目的性的讨论,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再出现问题后,不要急于组织或要求学生讨论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达到或做学习的最佳效果。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表达独立的观点。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合作以独立为基础,如果小组成员盲目听从“优生”,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千人一面,合作就没有意义。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这个本身就是价值,不管论证结果是实是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多是受益者。
传统的教学观学生随师转,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可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不留神,合作学习就会变成“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常乐于表达不倦;有的学生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欣赏的和谐氛围。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就能从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为人民服务意识,也就是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促进知识、技能的迅速掌握。
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新角色,不仅是学生的引导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生一起交流,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一个榜样效应。
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只是积极的旁观,更应积极地参与,在参与中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保护儿童文化,呵护学生的理想精神,让学生争辩,让学生质疑,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要牢记自己是和学生一起学习,只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不能以“传授者”或是可以“首席”的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产生超越的自豪感。
总之,信息时代的发展迅速,学生获取知识的多渠道,常常会让我们自叹不如,学生知道我们未必知道,学生的疑问我们未必能解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她们的不学无术。”在合作学习时,遇到困惑或不懂得事情,教师不能碍于面子,怕难为情,应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要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失误,留给学生课外思维的空间,也留给自己重新思维的机会。因而让课堂焕发活力,必将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