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有“C”位吗
2019-09-10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9期
今年央视春晚小品《抢C位》引发了很多人的强烈共鸣。
小品由几位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为孩子占“C位”展开:卖掉大别墅换了一个50平方米的学区房、老公辞职在家辅导孩子功课;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打三份工,却几个月见不到孩子一面,连孩子已经三年级了都不知道,以至于开家长会走错教室。而教室则被分为“学霸区”“休闲娱乐区”“养老区”。《抢C位》将家长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拼命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從学生本身的感觉角度评判,确实存在听课效果相对较好的座位。斯坦福大学曾进行过一场著名的“座位”研究。参与研究的510名学生,被要求从同一间教室的110个座位中,选择最心仪的位置。选择前,学生们被告知座位之间没有任何差异。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中间靠前的位置。在这个区域,既能避免离老师太近经常吃粉笔灰甚至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又能确保看和听的效果。
座位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影响不宜夸大。好成绩来源于良好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自身不懈地努力,这些基本上与座位无关。道理大家都懂,但不少家长抱着“点滴必争”的心态,不时闹出诸如“抢C位”之类的风波。
教室里并没有所谓的“C位”,但家长们心中的教育焦虑却是一个真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