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矿一院对洛阳30个尾矿库开展调查评价
2019-09-10周强李凯杨涛
周强 李凯 杨涛
今年以来,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大力开展尾矿库调查工作。
据介绍,洛阳地区现存尾矿库436座,以山谷型尾矿库的湿式堆存为主,总库容量达3.53亿立方米,存在巨大生态环境及安全生产隐患。
为加强矿山固体废弃物、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矿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库区生态修复研究,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切实减轻环境污染、安全生产压力,近年来,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参与开展了“22种重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调查项目”,在洛阳实施了金、钼、铅、锌、铜、萤石等6个矿种30多个尾矿库的调查评价工作。
2018年,河南省地矿局地矿一院开展了洛阳部分尾矿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发现尾矿中金、铁、钨等金属元素和石榴石、硅灰石、透辉石等非金属矿物含量丰富,具有综合利用价值。下一步,他们将开展全面调查评价,对大中型尾矿进行三维建模,建立矿山固体废弃物、尾矿库动态数据库,加强综合利用研究,形成矿山固体废弃物、尾矿资源节约利用技术体系,建立洛阳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交流平台。对暂不能利用的尾矿、废渣,研发绿色、安全、节省空间的保护技术,为其安全堆存提供技术保障。
与此同时,该院积极开展洛阳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工作,编制了《洛阳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是洛阳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
该院将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评价工作,初步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基本掌握和监控全市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情况;全面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责任,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全市特别是“三区两线”历史遗留问题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加快矿山公园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基本建成制度完善、责任明确、措施得当、管理到位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体系,努力形成“不再欠新账,加快还旧账”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新局面。
下一步,该院将紧紧围绕洛阳市重大部署,精准发力,持续深入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切实发挥好地质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作用,努力在服務洛阳经济建设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树立新形象,以实际行动为美丽洛阳建设贡献地质力量。(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