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研究

2019-09-10阚伟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标准化建设钢铁企业实践研究

阚伟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整个社会对于钢铁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的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钢铁企业的管理与生产要求。目前,由于我国钢铁生产工艺与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其整个生产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且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也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钢铁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的安全性与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就要对已有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标准进行合理化的修订,以此来推动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建设与实践。

关键词: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传统的钢铁企业必须进行生产管理经营机制的改革,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保持发展趋势的一致性,现在我国对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钢铁企业应该依据国家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关于印发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炼铁、炼钢、煤气)的通知》等文件和条例,进行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文章就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对如何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讨论和探究。

1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根据钢铁企业整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是其日常经营与生产中的基本保障之一。但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钢铁企业内部都没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即使有也没有将其具体落实到实际的生产管理活动当中,同时各个部门的生产管理职责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明确,因此钢铁企业在实际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将具体的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与个人。另外,再加上部分钢铁企业虽然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但由于其执行力度不够,因此就无法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业务考核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1.2安全管理的监控检查不全面

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其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動离不开企业领导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需要健全的生产管理监控体系与检查体系的大力支持。但我国部分钢铁企业,其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严重缺乏与高层领导人员的有效沟通,因此就会导致企业领导在检查与监控工作期间,无法对钢铁的各个生产管理环节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这就会导致钢铁企业的监控工作流于形式,成为了一个走过场的环节,因此就无法充分发挥领导检查与监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无法收集到不同管理人员的意见与建议,从而就十分的不利于钢铁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建设工作。

1.3管理制度不到位、管理目标不明确

目前,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意识不高,且缺乏主动学习安全生产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这就导致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宣传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无法达到预期的宣传目标。同时,也有一小部分钢铁企业虽然建立起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其却与评审机制相脱离,因此就无法顺利实现管理理念与生产管理制度之间的有机结合,最终导致钢铁企业的生产技术无法及时跟进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若钢铁企业自身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标无法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向符合,这就导致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失去了其自身的实践与指导意义。

2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的有效策略

2.1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和组织机构职责

钢铁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的动态变化特征,定期的修改和完善生产管理目标,保证生产管理目标与实际钢铁生产管理情况符合。并且将具体的目标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车间,以及具体的生产管理人员身上。其次,在组织机构构建方面,钢铁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的生产条件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成为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机构,保证各项制度制定合理性,以及制度落实实施的合理性。最后,组织机构应该负责对生产管理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贯彻执行公司安全会议精神和各项安全指令,对生产管理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报告、处理和反馈,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2建立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我国钢铁企业都会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我国关于钢铁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在不断的更新,所以钢铁企业应该认真的收集和分析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根据国家法律制度的要求,科学的制定符合企业运营发展,以及国家制度法规的安全管理制度。一般安全管理制度的包括的内容有: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事故应急管理管理制度等,将安全管理制度与现场安全生产环境标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管理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保证钢铁企业的生产管理在可控的范围内。

2.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事故应急处理

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的规范使用等,钢铁企业的人事部门应该对新入职的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让生产管理人员对生产政策法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使用等进行系统的认识。其次,在实际的生产管理岗位上,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所以钢铁企业要针对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性的编制,让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风险隐患有较高的警觉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4 提高企业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首先应从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入手,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企业管理层应改变过去“重生产任务,轻安全防范”的经营管理观念,站在为企业负责,为员工负责的高度,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头等位置,加大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支持和投入,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严格杜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利用班前会和日常培训会的机会灌输安全思想,进行安全提醒警示。使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自身安全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树立起安全生产就是为自己的思想,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消除安全侥幸心理,时刻紧绷安全之弦,严格按章操作杜绝三违。

2.5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

钢铁企业要根据实际生产管理的需求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流程,并且严格的根据流程规划生产管理的费用使用情况,对生产管理的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根据具体的预算编制,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防止出现投资资源浪费的现象。合理的投入可以实现钢铁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和程序化,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钢铁企业必须进行生产管理经营机制的改革,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保持发展趋势的一致性。钢铁企业应该认识到自身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和组织机构职责,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建立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事故应急处理,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杰,赵启轩.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3(10).

[2]张天胜.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研究[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3(06).

[3]周小燕.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培训、危险源辨识和绩效测量规范运行研究[D].四川大学,2011.

[4]韩壮.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包钢科技,2016(01).

猜你喜欢

标准化建设钢铁企业实践研究
钢铁企业盟员选择问题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油气储运标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