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广角”有效性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2019-09-10蒙泽颖卓毅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数学广角有效性研究

蒙泽颖 卓毅

摘要:“数学广角”具有较高的数学思维内容,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中的许多教师都进入了对教学的误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理清教学思路,探寻有效策略,是解决之根本,本文就“数学广角”的教学有效性展开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数学广角;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293-01

“数学广角”是教学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中新增的一个特殊部分。教科书以几个学习问题的形式提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渐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相关内容的高含量思维,不少学生在学习后还似懂非懂,在课堂中会看到烙饼烙乱了、植的树不清了、重叠搞混了、次品称不出了、打电话打蒙了等。如何切实提高“数学广角”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试图结合一些教学实例,从情境创造,寻找知识增长点,优化思维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1.善用教材,巧设情境

在仔细研究了教科书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数学广角”版块无论在例题情境的设计都在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天天要穿的上衣和下装的搭配问题里面蕴含着排列与组合思想;给客人沏茶蕴含着渗透优化思想;植树里蕴含着数学建模思想;邮政编码蕴含的是编码的学问等。如何将这些静态的教材内容设计成为动态的教学情境,是教材的使用者需要深思的问题。以《数字与编码》的教学为例,用课件展示老师一天的生活,在这一天中出现了常见的邮编、门牌号、公交站牌、车牌号、银联卡号等编码,让学生体会到数字编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接着引导学生在“给自己编个性学号、给身份证找主人、巧用身份证号破案”等教学情境中,感悟到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全过程,由此逐渐感悟数学思想,并从中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层层设疑.理寓其中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广角”的思维含量较高,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渗透到传统教学中,并將其呈现在一个直观,生动,易懂的教学环境中,方便学生理解,使学生能够解决类似的问题。生活中的抽象数学思维方法是什么?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的方法之一是找出学生的认知起点,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设置障碍,掌握新知识的成长点,创设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进而产生对问题刨根问底的欲望,吸引学生层层深入地挖掘、探究。例如,教学“植树同题”时,由猜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开始,引出画、找、推和以小见大的数学学习方法。然后由剪绳子的简单问题入手,引出植树问题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即“两端都栽”“只栽一端”和“两端都不栽”三种不同的情况。通过层层设疑、引导探究,学生逐步推导发现了不同情况下棵数与段数之间的规律,并将植树中总结出的模型推广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然顺畅,水到渠成。

3.优化思考,反思改进

“数学广角”的教学目的之一是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渗透数学思维方法,以优化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而数学教学活动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我们不仅要善于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索知识生成全过程的平台,让学生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亲历向题发生、探索与解决的过程,从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还要在教学活动的推进过程中,适时进行点拨与知识的归纳提炼,达到优化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重叠问题》时,笔者巧借一年级问题“小明从左数是第5个,从右数是第5个,这个队共多少人”引入,让学生圈出两个5,初步体验“重叠”的小明,渗透集合思想的雏形。接着抛出新问题:“三(1)班参加语文活动组的有5人,参加数学活动组的有7人,参加两个组的一共多少人?”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找出这种情况的几种可能性,再问:“怎样呈现出来更一目了然呢?”引导学生用表格、集合图整理,最后展示两个集合圈的动态变化过程,梳理对集合图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一个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也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以一系列的问题串作为学生思维的敲门砖,不断用数学思想点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点击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思考问题,摆脱固定思维模式,寻求最佳方案,直到最后能主动应用。

4.结语

在教学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注意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思想,以及学生如何形成数学思想,因为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的数学都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娟.让数学课堂更有数学味——对小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有机渗透的思考[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5).

[2]刘瑞华.活动体验·感悟思想·领会策略——对提高“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0(10).

[3]刘瑞华.活动体验·感悟思想·领会策略——对提高“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数学版),2010(10):50-51.

猜你喜欢

数学广角有效性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广角”课
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广角”中的应用
数学广角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