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大学多措并举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2019-09-10李姗蓉

河南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校地郑州大学产学研

李姗蓉

过去的一年,郑州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特征:站位不断提高,校地校企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办法不断创新,通过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高;视野不断开拓,完成技术转移工作,获得示范机构荣誉;成效不断显现,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河南省新纪录。

2018年,郑州大学共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547项,合同总金额24 667万元,较上年增长82%。其中,技术开发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共有471项,占合同总数的86%,占合同总金额的78%。郑州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对象共有455个,以企业为主,以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为辅。其中,与企业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数量占全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72%,合同金额则占全部合同额的83%。

郑州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对象广泛分布于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了河南省17个地级市。其中,与河南省311家单位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关系,签订了376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合同金额12240万元,占全部合同额的50%;与郑州市213家单位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关系,签订了263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合同金额7 304万元,占全部合同额的30%。

加强校地供需对接,提升校地校企合作水平

郑州大学扎实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切实做好与各签约地市和企业的具体项目对接落实工作。先后与洛阳市、登封市、无锡市等地市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与北京乡哩吧吧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以项目为依托,共建郑州大学洛阳研究院、登封发展研究院、无锡产学研众创空间线上平台等产学研研发平台,累计获得校地合作专项经费4 110万元。

全面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进一步拓宽产学研合作领域。郑州大学先后组织机械、信工、化工、化学、生命科学、环水、物工、材料、药学、管理工程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团队赴深圳、徐州、宿迁、威海、连云港、惠州、滁州、郑州、洛阳、新乡、许昌、焦作、济源等地市考察高新技术企业并进行产学研对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积极寻求合作。

先后多次组织有关院系专家参加了惠州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威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合作大会、深圳第二十届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新乡第一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等省内外产学研对接活动,建立起了广泛的省内外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选派11位科研人员赴江苏嘉胜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信泰化工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挂职科技副总,加强技术人才的对外交流和科研合作;鼓励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级研发机构项目,先后申报了河南省绿色功能包装材料与制品创新中心、河南省电子陶瓷制造业创新中心。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产学研管理机制,规范和加强了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协议管理。依据《郑州大学合同管理办法(暂行)》(校政〔2017〕27号)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起草制订了《郑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协议管理办法(暂行)》(校政〔2018〕40号)、《郑州大学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实施细则》(校政〔2018〕41号),已正式发文并实施。

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针对郑州大学许昌研究院、济源研究院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从研究院职能定位、工作目标、团队组建、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调研,并就下一步如何做好地方研究院业务指导工作厘清思路、明晰责任、完善机制,研究院总体建设稳步推进。

针对刚刚成立的郑州大学洛阳研究院,经多方沟通,确定了组织架构以及理事会人员组成,并就研究院运行管理办法、项目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及理事会章程等起草了初步方案,明确了研究院的建设重点,目前正在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等4个领域遴选研发团队、组建研发中心。同时郑州大学研究院也正在积极与洛阳市人民政府协调确保建设资金到位。

以郑州大学多个地方研究院为载体,一方面围绕当地重点支柱产业的企业技术需求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技术研发、创新企业孵化与技术转移交易等工作,一方面结合当地科技创新鼓励政策,做好重大研发项目培育等工作,充分发挥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桥梁作用和人才聚集作用,多方位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

在全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系统完成录入技术合同507项,涉及合同金额28 800万元,在河南省属高校中名列第一。因在合同登记和管理方面表现突出,郑州大学多次受到省科技厅的表彰,且此项工作考核结果为“优秀”。

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河南省新纪录

郑州大学在医药研发方面有着扎实的研究基础,呈现出良好的成长性。2018年3月3日,郑州大学、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治疗肝纤维化创新药物ADN-9”专利技术转让与研究开发项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协议约定专利权转讓费(含专利实施独占许可费)3 500万元,技术开发费1 500万元,合计5 000万元,创造了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纪录。

此次转化的ADN-9,是基于郑州大学5项发明专利并由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联合研发的一类创新药物。其基于天然产物穿心莲内酯,通过系统的分子优化、构效关系研究,获得的适于治疗慢性肝炎、抑制肝癌发生发展的候选药物分子,尤其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疗效突出。

围绕ADN-9的这一系列知识产权成果,先后有多家省内外生物医药类企业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和合作愿望。郑州大学经过认真调研,最终选择了创新药物研究意愿强烈、中国制药企业百强之一的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双方团队从2017年2月开始接触,先后在石家庄、郑州当面会议沟通谈判6次,经过一年的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同时,“抗肝纤维化I类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2017ZX09101003-005-026)”还列入了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此次专利技术转让与研究开发协议的签订,揭开了郑州大学与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深化合作的新篇章。

今后,郑州大学将继续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在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重点领域探索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实现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打通成果转化“大通道”,努力实现高科技成果找得到、引得来、落得下。

(作者单位: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

猜你喜欢

校地郑州大学产学研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校地审计人才合作发展探析
校地战略合作新模式,校企人才培养促共赢
广东高校“校地结对 实践育人”计划正式启动
刘佳坤设计作品
关于郑州大学开设钓鱼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高等教育质量模式提升研究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
郑州大学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