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物及人 实中悟虚

2019-09-10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百味调和共生

真题再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题目解读]

虽说江苏高考从自主命题以来,一直倡导作文命题“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但审题仍然是一道绕不开的坎,今年似乎尤其如此。要写好一篇材料作文,首先必须准确、全面、深刻地解读材料和写作要求。建议考生摒弃走马观花、浏览式阅读文字的习惯,要学会用切分层次、咬文嚼字和思前想后的方法认真解读试卷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比如:

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共由四句话组成。

第一句话为第一层意思,“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材料首先表明“物各有性”的观点,指出万物各有本性,各有特点;然后从日常生活现象的视角出发,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水至淡和盐得味”的特性,进一步具体验证“物各有性”。水是淡的,盐是咸的,它们互不交融时只能各自保有自身特点,即各美其美。其中隐喻之处显而易见,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自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两种事物。每一个人或事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的特性,独立之姿当然有独特之美,但如始终为“一”,再美的事物也难免单调,即“水还是水,盐还是盐”,失去了多元、多姿、多味、多变之美,简而言之,便不够丰富多彩了。所以,从前两句话中,我们可知出题者意在告诉我们——各美其美者,少味也。这就慢慢帮助考生打开了写作思路。

第二句,“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这句话进一步指出万物各自的特点。强调如果只是水与水融合,那么水仍是水,味道自然还是淡的;同样,盐与盐融合,那么盐仍是盐,味道显然还是咸的。这种融合是一个事物自身与自身的融合,是同类同质的物质之间的融合,是单纯个体的简单叠加,显然,这种融合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最后还是一个不变的自我。即量变虽有,质变却无。这句话告诉我们,同质的融合不能改变事物内在的本质。

第三句话才转入材料的重心,“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从个体“水和盐”的特性拓展到“酸甜苦辣咸的五味杂陈五味调和”,一下子由点及面,立意境界全开。强调万物虽各有特性,但只有相互调和包容,才能相融共存,进而才更有可能相生,最终达到“百味纷呈”“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的最高境界。这里“并存”是静态的存在,“相生”才体现动态的变化。共生之道,从个人之命运、群体之和谐、事物之发展、经济和文化之繁荣乃至世界之共同进步等皆有所体现。个人命运,蕴藏百味,经酸辛而知困苦,历成功而知甜蜜,兴衰系于一身,故于人生浮沉起伏中得人生真味。群体之融合,百般个性之人汇聚,也正如百味共存,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才是人世最美的风景。从个人到群体,角度不同,而道理相似——百味共生,方得其妙。推而广之,還可以联想到不同国家和民族人民的共处,不同经济形态的共存,不同民族文化的共生,不同思想情感的碰撞,皆同此理。总之,天下之大同就是源于和谐共生之道。此题其实意在告诉我们,外观他人、世界,同时内省自我,需要一颗包容共融之心,也需要一种智慧之思。

值得深究的是,这里的“相生”,本是五行学说术语,原指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关系,即我国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可以相互滋生和助长,它是古人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哲学思想的体现。

当考生抓住了这句话,也就全面准确把握了整个材料的立意重点和写作导向。材料的核心内涵是,强调五味可以调和在一起共存共生,而当五味调和在一起以后,由于其融合的是不同性质的事物,所以会产生奇妙精彩的变化,不仅可以呈现出万物各种各样的味道,而且可以滋生融和出新的味道,甚至可以改“五味”而成“百味”。因此,这句话隐含了要主动地融合他物或主动地融入别物的意思。是啊,我们当然得承认事物各自的个性之美,但也应该拓宽认知境界,倘若没有一种接纳万物的姿态,便难免单调了。“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看似各自单极状态的世界,其实有着相融的一面,《晏子春秋》提出“和如羹焉”——羹正是由各种不同的味道调和在一起,从而得到融和统一之味的;“和”即是在各种有个性的东西融合的基础上达到和谐之境。传统儒家文化里的“中庸”之道,其精髓不就是如此吗?

最后一句是第三层意思。“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如”“犹”皆是等同于“象”的比喻词,“亦然”也属于暗喻词,这里的“此”和“是”显然指的是“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这就明确了,材料中的“物”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命题的真正意图在于构建一个由物到人、到事、再到社会的类比;材料实际上要求考生以物喻人生和社会,更关键的是要从中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考生可以从前三句话中的“水”“盐”“五味调和”这类生活现象引申到人、事和社会现象,而不要仅局限于写烧菜做饭。总之,这句话意在进一步引导考生,拓宽视野,激活思维;前面的“水”和“盐”不过是万物中普通物象的个体代表,还有万千之“物”,类似的“人”“物”和“事”,无不如此。这就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一下子可写的内容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考生也就有更多的话可说了。

[立意分析]

这是一则日常生活现象寓比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要结合材料吃准解透关键意象、关键概念的内涵,切不可含糊不清就下笔。审题立意不明不清将意味着高考作文的全面崩溃。如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也是一则日常生活现象寓比类材料作文,离开“车”这一核心意象去构思显然不行,但只写“车”也不行,关键是由“车”悟人生、写人生,即由物及人,实中悟虚。要由日常生活现象的特点或特性类比到相似的社会或人生现象,或从日常生活现象里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抓准特点、找准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点是关键。如当年有的考生能从车有各类联想到人有各自的个性和特长,并进而论析如何充分发挥特长,便是内行之道。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不难看出今年的作文材料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强调回归作文写作本质,旨在引导考生关注当下现实,重视思维品质,并引导考生写出真情实感或思考社会人生的文章。这三个角度,其实是命题者给考生暗示的三个构思方向。这三个方向,考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条路走,也可以从三个角度同时切入。对于高手而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只要处理到位,这三个方向之间可以呈现思维的梯度,自然不失为很好的构思方向。所以,今年这个材料考生不存在无话可说的情况,无论是写感悟式记叙文,还是内容联想式议论文,或者是哲理散文、时事评论,只要理清材料中所呈现的这三种关系,便不会偏离题意。如写议论文,能够将其和当下流行的审美趋同现象联系到一起,则会有更好的效果。

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考生会仅盯着“味道”联想素材,单纯写一种味道,或罗列几种味道,自然就不能体现材料中“物各有性”“共存相生”等道理,除了思想浅薄外,还有可能陷入明显的套作之嫌。还有一些考生可能会空套热点话题,如泛写加强文化交流,尊重价值多元,并联系霸权思维、单边主义等逆潮流而动的政治素材,全面阐释我国“交流以尊重为前提,合作以大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这类高谈阔论式的议论文显然也是难得高分的。无论如何构思,“味”在这里只是一个用来说理的喻体,考生行文時还要定位到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形象载体,这样才能由实入虚,由食物的味道引申到世情人性来升华立意。

材料由强调各有味到味很多再到味相加、味相和,最后升华为生新味,其内涵层层推进,作文可供选择的立意点也便自然有浅深之别、高下之分。思维如何拓展,立意如何推进,要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如:世间百味,为什么只有五味调和,共存共生,才能精彩纷呈?调和、共存共生其实讲的是方法,调和其实就是和谐共进的意思,共存共生其实就是整体协调发展的意思,如此看来,今年的作文题可使我们联想到一些热点话题,人生百味只有调和好了,人生才能精彩。我们应该如何调和自己人生经历中的酸甜苦辣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又该如何调和内外关系,促进共赢或共同发展?如此,写作视野会更开阔。如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小到比较敏感的师生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大到企业合作、国家关系,都可以写。当然关键是写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见解,写出自己独有的“情怀”。同时既要防止泛化和概念化(江苏作文题即使跟热点往往也是暗扣),又不能太“小我”,要展现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和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和而不同”当作整个材料的核心立意,这一判断显然是误解了材料各层的逻辑关系,把两层本为对比关系的意思,作了颠倒的解读,这便有断章取义之嫌了。

猜你喜欢

百味调和共生
调和
遣怀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小小解说员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欧氏空间中超曲面的L2调和2—形式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漫画
例谈调和平均数的简单应用
谁是百味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