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城融合背景下城市型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选择

2019-09-10索凯峰喻頔陈杰

关键词:服务

索凯峰 喻頔 陈杰

摘 要:校城融合战略相继在国内很多城市实施,而城市型大学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和作用。武汉市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制度供给,增强了江汉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相应地,江汉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途径反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在互动中,各利益主体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政府-高校-社会(UGS)互动模式。这一模式可以为其他城市和城市型大学提供借鉴和经验。

关键词:校城融合;城市型大学;服务

当前,大学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一些城市相继启动实施校城融合发展战略,初步建立起城市与大学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在此背景下,对于城市型大学而言,其行政关系隶属于某座城市,与所在城市存在着天然联系,在校城融合战略实施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和作用,责无旁贷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提高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共同推动城市与大学高质量发展。因此,理性认识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实践逻辑,深入探究城市和城市型大学之间的互动途径及模式,对于促进二者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一、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关系的再认识

大学与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绚丽之花。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存在形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大学与城市时而有冲突、时而有矛盾,但彼此最终相依相连、互惠互生,并呈现出一种鲜明的“互哺现象”。人们不禁要探寻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得两者不离不弃?答案可能并非那么简单,但是我们相信两者互动不辍一定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有其内在必然性。

我们认为,两者互动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可以从大学产生的逻辑起点来认识和理解。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其具有高深性、专门性、学术性,高深学问是大学发展的逻辑起点,高深知识也是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与存在的合法性基础[1]。然而,大学根植于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之中,已俨然成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组织。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核心的各种知识生产需要各种资源,必须依赖于这些资源的外部提供者,从所处的环境中得到[2]。对于城市型大学而言,所在城市几乎是其物质、能量、信息的唯一供应者,是其接触最直接和最密切的生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人—知识—大学—城市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是大学与城市保持长久互动的内在动力机制。

正如前述,大学与城市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两者具有不同结构,都通过一定作用发挥来证明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具体而言,大学以高深知识为逻辑主线,进行知识的创造、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应用,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活动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技功能、文化功能等。城市是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区域中心,也是区域竞争与国家竞争的参与者,还是市民学习和工作场域、生活栖息地,通常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医疗功能、科学功能、信息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等[3]。因此,大学与城市并不是互相排斥和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甚至会产生一种功能的共振、放大和井喷,形成大学与城市功能的耦合与匹配。这种功能的匹配及耦合,又会产生正向效应而进一步强化大学与城市的互动[4]。

然而,在大学和城市的互动关系认识中,都存在一个潜在的共同的逻辑基础,即大学被视为一种工具,扮演一个被动角色,总是服务和服从于城市的发展。而事实上,近些年大学的角色也悄然改变。即大学逐步由创新资源的供应者向创新引领者转变,由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基础支撑性作用向支撑和引领并重转变。正如布鲁金斯学会在《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地理新版图》(the rise of innovation districts:A new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in America)报告指出,大学正在成为城市创新区的重要机构,成为具有集聚人才、产业和创业的“锚机构”。在以大学为“锚”的城市创新体中,大学的功能与作用得以重新整合,通过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创新创业来支撑与引领城市创新发展,这种景象现在也越来越普遍地在国内外大學及周边区域中被观察到[5]。考察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历史及实践,其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引领和带动作用,而不是仅仅被动、机械地适应经济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二、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制度供给增强城市型大学服务能力

城市是大学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基础。在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城市型大学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城市所在的人民政府是城市型大学的举办者和管理者。与一般省属高校相比,城市型大学多了一个“婆婆”,即接受城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与市教育局的业务指导。江汉大学作为唯一一所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综合性大学,深刻认识到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支撑对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提升办学环境

在学校合并之初,新校区建设是当时武汉市社会文化事业重大项目之一,被视为实现武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工程。武汉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发展空间保障。按照校城一体、校城互补的理念,构建一体化校城空间功能格局。新校区校址选定在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14C六块地,东临三角湖,北靠近汉宜公路,交通便利。用地面积108.4公顷,总建筑面积为364700平方米。[6]如今的江大校园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与自然山丘、湖泊、田野、植被构成一片宁静优美的环境,形成了理性、典雅、富有文化内涵的育人氛围,是广大莘莘学子理想求学之地。在《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在汉高校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中,武汉市提出要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深化高校周边特色街区建设,实现高校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档升级。

(二)持续加大经费投入

武汉市通过提高市属高校的生均拨款标准,持续加大经费投入,以支持市属高校发展。以江汉大学为例,2016~2018年市财政分别投入10.47亿元[7]、12.82亿元[8]、14.59亿元[9],远高于同类省属本科院校同期预算,为学校人才引进、硬件升级等提供坚实财力保障。2009年,国家首批硕士授予单位——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整体并入学校。在此过程中,武汉市拨专项经费4000万元,由江汉大学以共建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支付给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每年200万元,分20年付款。此外,在推进“双一流”进程中,武汉市表示按照中央和省“双一流”建设部署,紧密结合武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发展目标,统筹财力资源,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学校办学环境改善、自主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在汉转化等方面。

(三)给予政策支持

武汉市对学校发展给予高度关注与厚望,尤其重视学校的一流学科建设。《武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江汉大学建成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2009年,武汉市积极推动湖北化学研究院整体并入江汉大学,为学校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十五个副省级综合性城市大学排名大幅进位。全力支持学校硕士学位扩点和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设立“留学武汉”政府奖学金,鼓励友城学生来汉留学。此外,武汉市实施“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计划”,支持市属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中外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服务“大学之城”建设。市内8家优质医院先后挂牌“江汉大学附属医院”,为一流医学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全力支持学校与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共建共管我国第一所赛车学院——中国赛车学院。

此外,武汉市也不断加大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教职工薪酬待遇、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学校发展注入更多的资源与动力,增强了学校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三、服务城市发展是城市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学升华,需要大城滋养;大城崛起,需要大学支撑。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承担着中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枢纽功能。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武汉自贸区建设”等一系列国家和区域战略累积叠加,武汉正加快于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都市。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武汉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强劲,更加迫切。作为城市型综合性大学,江汉大学以创新驱动,以责任担纲,全方位助力与服务武汉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反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摸索出一条校城互动的新路子。

(一)学科链对接产业链,培养适应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经济进入新常态,本质要求是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这一转换过程,需要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而学科链与产业链两者之间内生性、协同性相互驱动,学科专业应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并为其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反过来,产业结构又不断为学科专业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结构要求,由此带动学科专业的不断优化升级。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强化服务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和担当意识,主动研究分析武汉各行业、各领域的需求,找准服务需求的切入点,对接需求。遵循“服务地方、突出应用、创新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分析武汉市支柱产业、戰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建立了敏捷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武汉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需求的新变化,适时调整和增设了30多个专业方向。如开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服务于武汉的汽车、化工、光电子等支柱性产业发展;开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服务于光电信息支柱产业。2012~2016年,学校共计毕业21077人,在鄂就业率近75%,留汉比例近70%[10]。学生就业领域主要活跃于文化教育、制造业、信息技术、卫生与服务等领域,与招聘单位需求排名前四的行业——制造业、教育业、批发与零售业、信息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契合度较高[11],为武汉培养了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较好地适应了武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助推武汉高质量发展

大学是重要的创新主体,科学研究是其服务社会的基本方式之一。武汉市打造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不仅需要大学积极地承担原创性研究的责任,为区域创新发展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还需要开展应用性研究,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革新。

学校立足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注重应用性研究。与多家地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在区域经济、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并通过科技开发、咨询、服务等方式为社会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据统计,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约1100项横向科研项目,合同经费达1.8亿元[10]。

学校注重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幅提高成果转化率,以实际行动助力武汉地方经济发展。在2018年武汉市第八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活动中,学校完成了38个成果转化项目、4个成果转化平台项目的签约,签约金额合计超过20亿元,其中成果转化平台项目预计年产值超过17亿元。以江汉大学医学院与武汉第一口腔医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的口腔防龋疫苗项目为例,该项目在防龋齿疫苗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完善智库运行机制,提升智库社会贡献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智库越来越被政府部门重视并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引领着决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大学可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本优势和科学研究优势,加强智库建设,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成为城市发展的“外脑”。

学校面向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与武汉市政府各部门建立了密切联系,以跨学科形式打造新型大学智库。2013年整合校内27个研究平台成立武汉研究院,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武汉研究。此外,积极与湖北省社科联、武汉市社科联、武汉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等部门合作,参与完成武汉市十三五期间养老事业发展规划、武汉市汽车产业十三五规划,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政府项目,努力打造成为武汉经济社会建设的“思想库”“人才库”“智囊库”。

(四)传承地方文化,讲好武汉故事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学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基地,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城市经济的支撑,而文化的传播、创新与发展又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支撑、引领作用。

学校着眼于增强武汉文化软实力,积极为武汉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成立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科研团队,挖掘武汉元素文化,加强了对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和研究工作,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如成立江汉大学黄梅挑花工作坊,传承挑花文化;积极承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汉语方言调查·武汉”项目,推动了武汉方言文化的传承以及资源的开放应用,被武汉市语委评为2017年度语言文字创新创优项目。

(五)开展教育扶贫,助力武汉脱贫攻坚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治愚和扶智的根本之策在于发展教育,大学作为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主体,在实施精准扶贫中具有明显优势。学校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建立了对口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派驻工作队进驻定点帮扶村蔡甸区胜洪村扶贫点,充分发挥高校的力量与优势,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通过不定期走访调研、进行业务对接、捐赠慰问金和物资、援建基础设施、提供技术咨询与指导等方式,以实际行动助力当地脱贫。学校还经常性开展新青年下乡、爱心助残、健康义诊、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等活动,将党的温暖、学校的关怀送进贫困家庭,为武汉市脱贫攻坚积极贡献力量。

(六)开放办学,全方位、多层次融入武汉经济社会建设

学校依城而建,离不开与城市各主体、各要素的融合互动。学校致力于构建校城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专门成立服务社会与发展规划处,与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建立战略对接机制,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精心谋划校城合作。成立校友会、理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搭建广泛合作交流服务的平台,通过平台优势,学校与武汉市政府、各类事业单位、企业等签订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及合作办学、共建协议,形成了学校与城市不同主体“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办学新格局。与东湖高新区进行战略合作,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中试基地,探索共建产学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共享人才资源;与武汉市卫生与计划生育机构合作开展“订单式”联合培养临床医学生。学校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设国际化特色学院、联合研究中心、孔子学院,开展国际化联合培养,形成多层次对外开放办学体。设立“交叉学科研究院”,引进美、法、德等国的著名专家,以武汉市重点产业核心技术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共同攻克同一产业多项核心技术。

由武汉市和江汉大学互动的过程和模式可以看出,双方资源共享互补实现了良性互动,初步形成了政府-高校-社会(UGS)互动模式。在互动中,各利益主体取得了长足发展。当然,在这种互动中,政府、高校和社会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政府要以服务为导向,着力构建多元互动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投入等;大学要服务社会,在服务导向下实现功能的整合,促进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创新创业等,真正实现从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基础支撑性作用向支撑引领并重转变。

参考文献:

[1] 曾维华,王云兰,刘洪翔.作为高深知识的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27-31.

[2] 索凯峰,盛玮.校企合作育人困境分析:基于组织社会学的阐释[J].高校教育管理,2014,(1):54-58.

[3] 黄凤祝.城市与社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2.

[4] 张德祥.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7,(9):1-6.

[5] 胡赤弟,张国昌.高校協同创新社区及其治理原则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9,(3):72-76.

[6] 李玉堂.新江汉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投标方案点评[J].建筑学报,2000,(2):25-29.

[7] 陶宏.教育经费保障[Z].湖北教育年鉴,2016.

[8] 陶宏.教育经费保障[Z].湖北教育年鉴,2017.

[9] 陶宏.教育经费保障[Z].湖北教育年鉴,2018.

[10] 佚名.江汉大学助力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EB/OL].http://www.gx211.com/news/201714/n1098425011_3.html,2017-1-14.

[11] 佚名.江汉大学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Z].2019-01.

猜你喜欢

服务
集成创新发挥优势 自主研发服务造纸
教育部: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成集体教学或“补课”
Equinix CFO,Keith Taylor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名人的酒店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