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
2019-09-10赵冰蕾
赵冰蕾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的提出和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该思想是基于新时代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创新性继承与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本文通过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和主要内涵进行分析阐述,旨在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意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的核心内容,其中蕴含着深刻而豐富的内涵和价值意蕴。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
任何新的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不会是凭空出现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合理内容的吸收,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并且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一脉相承。
(一)重要理论渊源: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习近平将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融入“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中,用以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赋予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现代意义,使其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虽然传统民本思想受到当时的封建制度的制约而有时代局限性,但是其强调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具有朴素的重民价值功能,其中蕴含的积极的人本价值理念依旧值得汲取。习近平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1]
(二)根本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核心要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核心要义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理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深刻的内在契合性。
第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第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核心要义。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才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单纯生物的人,也不是某一小部分人,而是实实在在生活着、进行着实践活动的广大人民群众。第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
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2]
(三)直接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宗旨和一脉相承的人民观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宗旨和一脉相承的人民观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历代共产党人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根本,在面对和解决不同的时代课题的实践中,逐步开创、发展、扩充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观理论体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正是直接从中继承发展而来。毛泽东强调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表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标准。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没有特殊利益,始终代表和捍卫人民利益。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党和国家建设符合人民利益、满足人民呼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紧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坚持人民主体观,又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发展的根本遵循:坚持人民至上原则
习近平回顾了中国自成立以来的改革实践成就,结合当代中国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上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和现实情况,突出强调了人民的在国家前途和历史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他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3]
1. 立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习近平指出:“人民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4]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坚定不移的将人民立场视作根本政治立场,将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上,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继承了唯物史观中人民是历史主体的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代实际情况,将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细化了人民主体的内容,指出人民的主体地位不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全面的体现在各个领域中。人民既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还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国家权力的主体等等。这要求我们要切实保障人民作为主体的地位不动摇,使人民施展其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2.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捍卫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决定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升华,强调了人民在被服务中是居于主体的地位,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才是服务的动力和方向。只有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的需求和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才能真正捍卫人民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牢牢团结人民,凝聚人民力量,使人民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共铸美好未来。
(二)发展的基本理念: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提出发展“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一根本问题”[5],并对此做出解答,即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体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第一,创新发展主要依靠人民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就是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凝聚人民智慧,团结人民力量,将每一个人民都视为创新发展的主体。第二,协调发展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为了应对这种多方面发展不均的问题,我们必须尽可能统筹全局,补齐短板,更加注重公平和效益的协调统一。第三,绿色发展保障人民生存之本。自然不仅仅是生存环境,更是人无机的身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第四,开放发展携手世界人民圆梦。中国的繁荣发展与世界的繁荣发展紧密相联,习近平强调:“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6]这要求我们在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还要积极促成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开放发展是实现中国人民美好向往和世界人民美好向往的必经之路。第五,共享发展旨在成果全面惠及人民。在过去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往往关注点放在如何生产尽可能丰富的产品、提供尽可能便利的服务给人民,而导致过于重视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忽视了这些发展成果是否真正惠及到全部人民,是否真正被所有人民享有。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全面共享。
(三)发展的主要途径: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
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7]基于对我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和新时代下的现实发展要求的理性思考,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已经由生存需求扩展到精神需求。因此,习近平强调了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真正将“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第一,尽可能全面的关注和解决人民在不同领域的需求,注重发展的平衡性。第二,特别关注人民最迫切的、急需解决的要求和问题,注重发展的效率性。第三,使发展成果尽可能全面的覆盖最广大人民群众,注重发展的普遍性。
(四)发展的最终目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从根源上来讲来源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人、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调依靠人民力量促进社会和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即是说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积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精神条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正符合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所必须坚持的奋斗目标,即致力于建设一个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
(一)激发人民主体意识,自觉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和历史的主体,是发展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中国自建国以来,始终都坚决捍卫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拓展和深入发展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途径和方式。在党和国家不断巩固和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践中,人民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责任和担当。因此,我们不仅要继续推进各方面维护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方针完善和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引导人民能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意识到自己主人翁的角色。这种主人翁意识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而是延伸到整个人类历史活动中,引导人民内心社会性的觉醒,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属于人这种类的人。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从全方位强调人民地位、人民利益、人民力量、人民立场,指出党和国家要切实解决人民最急需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要不断强化人民的主体地位,使人民意识到自己不仅有能力,并且肩负使命,自发的参与各种有益社会、有益国家甚至有益整个人类的劳动活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有利于强化人民主体地位,从而促进激发人民对整个大局的主体意识,自觉走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
(二)促成社会共建格局,实现社会性的重构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调要达成人民是主体的价值共识,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共建,要确保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促成社会共建的新格局,推进人的社会性的复归,从而建立真正的和谐的社会。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指出社会发展的动力、原因、依靠力量、归宿都是人民,反对将社会视与作人民对立的外物或是将社会凌驾于人民之上的错误观点,促使人民清醒的认识到自身与社会的不可割裂的关系。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明确指出了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一方面使人民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与社会和自然是有机统一的,真正做到尊重自然,另一方面,使人民从行动上自觉参与爱护自然的实践。第三,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出社会发展成果要全民共享,促进全民参与,开创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第四,“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促使人民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其他人的利益是共同的,促进人民不再狭隘的从利己的方面思考,而是站在社会人的属性上进行实践活动,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三)创新民族发展理念,开辟民族复兴新方式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有别于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路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理念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中都表现出它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随着世界历史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到如今它已经渐渐暴露出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弊端。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理念追求的是物质财富的积累,人受资本和金钱的驱使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来谋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因此,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理念是以忽略公平,破坏自然,牺牲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代价。长此以往,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人与人之间感情淡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广大发展中国家若是照搬该模式,不仅不能达成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愿望,陷入更加严重的发展问题。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调发展获得的物质财富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与解放。第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强调发展是为了追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这有利于团结全体人民的力量共同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強调解决人民最实际最急需的发展问题,这为民族国家制定发展方针策略提供了思路,使每一步都落到实处,有效避免盲目追求物质财富和利润而造成的各种尖锐的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矛盾。第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调绿色协调发展,这使民族国家在发展中要注意兼顾生态平衡,避免自然被过度索取而造成无法估量的自然灾害。第四,“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调发展成果共享,坚持发展的公平与效益的统一,这不仅能最大限度的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还能真正推进全民族人民共同发展,整个民族国家共同富裕。
(四)提供和平发展思路,推动世界走向合作共赢
当今世界发展格局产生很多变化和问题,各国都面临着诸多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理念的重大问题。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和美苏争霸带来的惨烈教训已经证明了以“和平”为主题的发展理念才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荣进步的正确指导。马克思指出,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作为人这种类存在的个体和整体的统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具有超越国家、民族界限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其理论创新的成果。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的美好向往和世界人民的美好向往是统一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不仅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指导,还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共同发展提供范式和思路。第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调发展的根本目标是造福人民,反对任由资本追逐利润而损害作为主体的人的利益。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一方面强调发展成果要尽可能的惠及全体人民,可以防止国家内部社会贫富差距而造成的发展失衡局面和社会矛盾加剧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共享是开放的共享,每个国家都能通过合作得到发展成果的共享,实现共赢。第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遵循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的发展思路,一切自然都是全体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因此,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实现人类长远发展和各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证明,在世界范围内提供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方式的科学理论指引,有利于世界各国寻找利益的共同点,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而实现以和平发展的思路共同追求全人类的合作共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4.
[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八、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关于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N].人民日报,2016-04-29.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規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3.
[6]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一、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人民日报,2014-07-02.
[7]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