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性在博物馆展览中的重要性

2019-09-10杨真华

广告大观 2019年9期

杨真华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需求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博物馆行业高速发展。博物馆迅速成为了解一座城市历史的文化的窗口,因此博物馆在保存与展示地方历史文化方面,起着无可替代作用。然而博物馆展览的艺术性含量的高低也是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关键词:博物馆状况;形式变化与创新;艺术形式与构成方式

国内博物馆发展状况

人类无论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文明,都将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我们可以通过某种途径去寻找这些历史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地方过去和现在的开始,是一部时间历史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雨。早期的博物馆出现于17世纪后期。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每年的5月18日确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

在我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博物馆建设作为我国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也开始飞速的发展。许多地方新建了高等级的博物馆,举办了各种高水平的陈列展览。在国内的许多大型博物馆里,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紫禁城)是世界上观众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是中国最好的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改革开放后首座现代化省馆、山东博物馆是建筑面积最大的省级博物馆等。据2005年统计,我国现有博物馆2300余座(其中文物系统博物馆近1600座),每年举办陈列展览近万个,接待观众上亿人次。出现了一大批以“以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为代表的精心策划、布展精良、服务精细、深受群众喜爱的精品展览。因此,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已经日益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凝聚民族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历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形式变化与创新

由于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各地博物馆已经不再满足于本馆的基本陈列,而是大量的增加举办临时展览、引进(外省、外国)展览的数量。一些省级博物馆每年要组织十几项美术、工艺、科普等方面的临时展览;从而诞生了一种新的展览形式“流动博物馆”。它的出现已成为全国各地博物馆临时展览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由于我国70%的义务教育人口在农村,而“流动博物馆”的出现对满足农村和邊远地区未成年人的公共文化教育方面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例如: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新疆自治区博物馆等的“流动博物馆”,每年都坚持送展览、送活动、到乡镇、到区县、到农村、到边远地区,让当地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也能享受到应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目前由于我国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地的大型博物馆机构已开始着手构建网上“数字化博物馆”并已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数字化博物馆”最早产生于美国,随后又在欧洲和亚洲兴起。例如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网站充分整合了该馆的典藏管理系统、藏品展示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博物馆参观者社群、网络商店以及电子商务系统,充分利用图片、影像、虚拟实景等多媒体技术,使参观者在得到高品质视听享受的同时也增进学习的兴趣与乐趣。

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形成多职能的文化艺术复合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仍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博物馆的新职能、新形态、新方法、新的收藏对象也不断地出现。然而,随着博物馆展陈工作日益发展,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和相关发展建设经费的大幅增长以及专业展陈公司的介入,使博物馆以“筹展组”的形式,形成了对内容、形式设计、文物布展、制作施工的一体化。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但提升了展陈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而且能弥补实物展品相对较少的缺陷,从而使陈列展览的水平、质量、效果得到相当大提升。

在展览策划时要强调个性化的展陈设计与地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许多地方的地域文化展览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艺术精品式的陈列,更需要通过对展厅的精心设计,才能给观众以独特的历史文化体验。然后在围绕着地方文化的特点,建立一个系统的收藏群,收集、记录和保存该地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各种物证,从而为当地历史文化展览提供必要的佐证,成为地方博物馆展览特色化,实现的物质基础。

艺术性与构成方式

陈列展览设计中各种陈列构成方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互动的、全方位的。陈列方式的艺术性体现在各种形式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可概括为:线性、中心式、散点、网格、复式分层、悬吊式、端头式陈列。

线性陈列是指利用展厅原有或增设隔断,或组织使用展柜、展台、采用分段或分块、分区、分组的形成有规律地排列布置展品。中心式陈列指在展厅中设置中心展台,并环绕中心展开相关内容的展示陈列。重点展品常采用四边观看的中心陈列法进行布置。一般展出场地呈几何形,如方、圆、三角、多边形等。散点陈列指由多个四面观展体所集合而成,采用轻松自由的散点排列形式进行陈列展示。网格陈列采用标准展具构成网状结构的陈列空间,且空间分割按照一定的数比关系有秩序地排列组合而成。复式分层陈列适合空间较高的展厅,展示内容适合于大型企业或展示内容丰富的项目。悬吊式陈列是以空中展示为中心,向四周展开的构成设计。天文馆的陈列,吊扇、吊灯等吊具的展示陈列,多采用此种方式。端头陈列是在商业展示促销陈列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展示设备及材料方面:展示设备既是展品陈列的承载物,也是分割创造展示空间的展示实体。传统展示设备一般为静态的设施,如展台、展架、展柜、展板等。展架和展板主要用于展示空间的垂直分割,也可作为隔断、顶棚和复杂的立体造型。展柜有桌式柜、坡面柜、墙面柜、柱式柜等不同形式。而对展示空间氛围的营造既是陈列展览设计艺术性和审美性的表现,也是形式与主题内容的统一。

深入研究各个不同的博物馆展览的本质内涵和艺术特征,充分区别每个陈列展区之间的陈列展示风格,使每个陈列展区在艺术形式上均有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要保证博物馆的每个陈列展示空间之间的整体节奏变化,让每个不同内容的陈列展示空间均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视觉感染力。在空间处理上强调拙朴、厚重、简洁,准确地反映时空的差距,强调空间表现中的时间性,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余地和感知空间,这是陈列展示艺术的发展的研究重点。在展览策划理念创新中要体现求美、求实、求变。求美是人们深层次的,观众注重的是文化的欣赏价值或艺术价值,既是内容方面的,也是外部形式上的。求实则需要讲解员的现场解释。变化的氛围是在空间环境的塑造上要追求大空间的机动性与可塑性,着力于“动感”的创造和对观众心理的考虑,尽量做到以动代静,创造一种情节变化的氛围。

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物质技术,还是精神文化,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展览设计应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对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也要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从整体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结合本地历史文化、数字技术,展陈美学,创造出更具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博物馆陈列展览艺术。

参考文献:

[1]  史坦利〃亚伯克隆比(美).室内设计和装饰[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  赵云川.展示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