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课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
2019-09-10许镜波
许镜波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可汗学院”“慕课”“翻转课堂”等备受关注。目前,我国部分省市的高等院校和中学已经开展试点工作。其中,“翻转课堂”调整了传统课堂教学顺序,将原先的课堂教学挪到课前进行,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模式。分析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行现状,探究翻转课堂的优势,进而探究翻转课堂在中学德育课运行的可行性,有利于提高德育课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学德育课;可行性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表明,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与人民群众需求和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需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争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翻转课堂”的兴起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1、翻转课堂的优势
1.1有利于学生内化吸收知识,进行独立思考
夸美纽斯曾在《大教学论》中表示:“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那暗藏在身内的固有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一个人在自然的领导下能够钻研有关万物的知识”。进入中学的学生对事物已有初步判断能力,他们想要的不是被动灌输式学习,而是渴求自己探索,翻转课堂恰恰能给予他们这种独立思考的空间。传统教育虽然也提倡学生间的小组讨论、课后研究,但出于应试教育压力,最终不得不回归原始课堂,即教师面对五六十个学生,没有差别地“塞”大量知识。
1.2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开发,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开始,翻转课堂的应用能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很多问题从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人思考方式不同,得出的结果自然有差别。同样,对于同一个课前视频,不同的学生必然会有不同的见解,此时课堂上的讨论也就更显重要。基本知识点在课前已有所认识,而课上需要学生去思考如何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这种类似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或是有针对性的辩论会引发学生的深入探索,从而丰富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师生、生生间的多元互动也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也能及时化解,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讨论,揭示知识点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还能得出一些新颖的观点,这些都会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1.3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品质,进行针对性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同样提出了新挑战,对资历较深的教师来说,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并进行相应调整。而对青年教师来说,要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扩大知识面,这样才能针对各种问题给予有效辅导。广大教师不但要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面,还要研究教学视频的制作和发布,通过云平台了解学生最新的学习动态,通过论坛及时解答学生的提问。从课前到课后,教师都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无疑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
2、翻转课堂在中学德育课运行的现状
2.1学生对翻转课堂持较大兴趣,但课堂参与度不高
总体来说,中学德育课主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而翻转课堂也较适合这种弹性较大的课程。开放的课堂环境、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班风的塑造都属于隐性德育,都便于德育课的实施。大多数学生对德育课之前的视频学习也抱有较高热情,认为这种形式的德育课有趣易学,愿意主动学习。
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大致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很多学生虽有所悟,但并不知道如何运用适当语言表达出来;二是部分学生习惯了过去“老师教,学生记”的模式,导致看了视频却无任何想法产生,由此造成课堂参与度不高。另外,平时繁重的课业也压抑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中学德育课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很多学生不但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反而认为加重了学习负担,在他们看来只要会背、会考即可,并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和在线练习,所以常常敷衍了事。“高分低能”现象似乎已不足为奇,而这恰恰违背了德育课的初衷。
2.2教師的教学观念有所改进,但对翻转课堂教学把握度不够
中学德育课作为“人情味”最足的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即使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一时难以改变,但中学德育课却一直力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成为一个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对于翻转课堂在中学德育课的运用,很多教师都支持,表示愿意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但是教师的个人能力与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仍有现实差距,仅就教师之前接受的培训来说,视频制作、云平台监控等相应的计算机技术掌握不足,因此不仅会导致制作的视频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对翻转课堂和普通课堂的把握度不够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哪些知识适合课前视频学习,哪些知识应在课堂上进行直接讲解,两种课堂模式之间应如何恰当切换,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最后,教师的个人精力有限,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有时会跟不上学生的节奏,无法做到每节课都既精彩又独到,这些都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挑战。
3、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
3.1课前知识传递
首先,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提炼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好教学方案,准备好微课视频,并通过微信、邮件、短信等形式向学生推送学习任务。其次,学生在接收到学习任务之后 ,自行在网络教学平台下载相应的学习资源,观看微课视频,做配套检测练习,了解知识掌握情况。因此阶段关系到课中讨论的实施效果,所以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即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
3.2课中知识内化
首先,问题化解。教师先集中处理学生在课前自学阶段遇到的共性问题。处理方式可以是面向全班同学讲解、个别提问或学习小测。接着,布置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最后,教师总结。在前面学生点评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补充完善,进行总结。
3.3课后知识补救
首先,各小组学生依据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修改建议,课后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并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发布,供大家分享。其次,要求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并巩固求职信结构 、内容和常用的表达。对仍存疑问或不懂之处,再次下载微课视频进行学习,直到全部弄懂为止。
参考文献:
[1]张文杰.翻转课堂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4 (4)
[2]许杰.翻转课堂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6(14)
[3]李桂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旬刊,2016(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