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如何落实到实践中

2019-09-10王梦安琦张世鑫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课思政

王梦 安琦 张世鑫

摘 要:高校思政教育要以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迈向社会。实践教学中更容易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现今存在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落实中普遍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跟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我国领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思想文化多元化,要改变或摒弃一些旧风气,是个工作量很大的系统工程,那么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先行区,如何打造出高校思政实践教学的良好大环境和融洽的校园文化氛围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实践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现状

时代在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顺应国家现今发展的大趋势,国家相关政策要求高校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将关乎国家命运,从我国香港近期出现的混乱状况来说,我们的思政教育做的还远远不够。故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将逐步成为各个高校最重视的环节之一。

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指大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依据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并由此获得思想道德面的体验,最终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升华独特人格魅力的教学手段。

二、我国思政教育实践部分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基于国家政策的不断号召,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理念已经被诸多高校接受,然而大家对这种与传统教学有所差别的教育理念认识的高度却还不够。许多高校虽然觉得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有意义,但是基于人力物力投资消耗的综合考量,最终还是决定不开展实践教学,或者是将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只做表面功夫,应付了事,只是将这种教学模式放在口头响应上;还有许多学生基于现下社会压力现状的考虑,为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潜意识或者下意识直接就将实践教学这种耗费时间精力的教学模式摒弃在自身学习之外,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抵触,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产生“是在浪费人力物力”的偏见;更有很多老师对实践教学存在误区,认为理论上的完整就可以取代实践课,都导致我国现存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重视高度不达标。

(二)实践教学的财政支持较少

因为国家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政策强制要求高校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没有具体的实践标准,也没有设立相关的保障措施配合实践课完成,还因为全民上下在实践教学必要上无法达到统一的思想认识,再加上许多高校领导层基于资金成本甚至是学生的安全问题,主观意愿上的不想接受,这些造成了开展实践活动没有后勤保障、师资以及资金等的无法到位,继而导致实践教学无法落实到位。

三、如何将高校思政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去

(一)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多形式的教育模式

现存的教育模式不符合实践课开展的需要,这跟我们的人口基数大有关,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不切实际的教学体制需要改革,这要求教师们创新精神,善于打破传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多种模式的教育,并将取得良好效果的模式再次投入到教学中。采取相应的量化标准把强化实践教学作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实现教务处、学生处组织的一体化协作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德育的功能,实现人力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最終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学校在提供一系列保障的同时加强对老师教育模式改良的督促,确定目标方向的正确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课内容,用相应的考核标准衡量自身,达到实践课的培养目标。实现学校,老师,学生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监督保障机制,强化改革实践教学里的不科学体制,必将有效地提高实践课的效果。

(二)不忘初心,贴合生活实践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我们需要加强工作力度,积极改进思政教育现状,但是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先进的教育模式值得学习研究,然而成功的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学校所有区域进行复制。应该正确定位自身,充分利用生活作为第二课堂的实践载体,并不断赋予其具有时代气息的深刻内涵思想及教育教学内容理念,提升活动的层次品位,寓教于活动,使理论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三)各相关部门进行分工合作

加大实践,经费,师资基地,安全等的综合投入,在保障实践课可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全面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合理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扭转学生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的实践课不重要的错误思想,首先从思想上重视思政教育,接受思政教育;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在经费方面给予学校、老师、学生等支持,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以确保思想政治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不断充实和优化思想政治理论

要严格把握好教师的思想符合社会主义现实,在真正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结合当地情况,提供给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性质、特点相符合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根据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明确责任,杜绝实践教学安全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消除隐患,防范于未然。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相应的量化标准来检验实践效果,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构建完善的教学的考评体系,将实践的具体细节纳入考评体系,做到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科学性、全面性考量实践课的效果。

在考核过程中注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国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感,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在考核的过程中确保责任明确、任务细化,以此来确保思政工作落实到实处,将领导、教师、学生最大化集合,最大限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当今国际形势动荡不定,我们当代学生身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要坚定不移的维护祖国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叶宇军.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J]. 科教导刊(19):156+166.

[2]何海霞, 杨希.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创新路径[J]. 文学教育(下), No.360(4):158.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课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