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厦门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休系的对策建议

2019-09-10方一兴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9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厦门市创新发展

方一兴

摘 要:近年来,厦门市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些发展亮点,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相对较低、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仍需完善、服务行业企业竞争力不强、经济总量小,规模效应难以体现等。对此构建厦门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体系可积极探索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优化完善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强化企业支持,构建以服务贸易统计平台为核心的基础支撑体系。

关键词:厦门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对策

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增速逐步减缓,服务贸易却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逐步成为沿海城市外贸发展的新动力。厦门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外向型城市,服务业比较发达,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好、潜力大。本文拟就构建厦门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体系进行应用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厦门市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

2018年,厦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3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高于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增幅13.5个百分点。厦门市服务贸易规模在福建省优势明显,约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的48%。按照商务部2018年数据,厦门市服务贸易规模在17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中排名第10位,领先于西安、武汉、大连、宁波和哈尔滨等。厦门市为全国实现服务贸易顺差最大的地区。

(一)厦门市已经初步形成旅行、运输和航空维修三大行业为主的服务贸易结构。2018年,厦门市旅行、运输和航空维修三大行业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85.5%。其中旅行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37.0%,运输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38.7%,航空维修行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9.8%。

(二)行业特色鲜明,航空维修、游戏产业出口发展迅速。航空维修是厦门市服务贸易最具特色的行业,厦门市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航空维修出口近年来飞速发展。2017年廈门市航空维修服务进出口额达11.1亿美元,增长38.1%,占同期全国比重近1/4。此外,厦门市游戏产业出口迅猛增长,2017年厦门市游戏产业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约1.6亿美元,当年厦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超1亿美元的企业有7家。

(三)服务外包提质增速。厦门市作为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近年来服务外包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8年厦门市服务外包企业接包合同金额为56.6亿美元,同比增长30.3%;执行金额为40.3亿美元,增长22.4%。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金额为25.4亿美元,增长16.6%;执行金额21.1亿美元,增长13.1%;在岸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金额为31.2亿美元,增长44.1%;执行金额19.2亿美元,增长34.6%。

(四)经常实现服务贸易顺差。2015年和2017年,厦门市服务贸易均实现顺差,这在全国范围非常少见。2017年,厦门市实现服务贸易顺差4.8亿美元,为全国实现服务贸易顺差最大的地区,全国46个省、市(包括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地区)中仅有厦门和西藏实现服务贸易顺差。二、厦门市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相对较低。2018年,厦门市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为11.2%,低于全国水平(14.5%)约3.3个百分点,2018年1~5月,厦门市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提高到12.1%,但仍低于全国水平。厦门市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相对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厦门是福建及周边省份重要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口岸,货物贸易进出口基数较大,而服务贸易主要以厦门本市企业为主。

(二)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仍需完善。一是新兴行业占厦门市服务贸易比重偏低。2018年,全国新兴服务行业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1.1%,厦门新兴服务行业占比为21.4%,低于全国水平约10个百分点。2018年旅行、运输这两大传统行业在厦门市服务贸易中占据了75.7%的比重。这与厦门是重要旅游和港口城市有关,旅游和运输服务出口占比偏高,但是从总体来看,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增速放缓、在价值链上趋于下行,厦门市亟待提升和改善服务贸易的行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高新兴服务贸易产业的比重。二是金融保险、建筑、技术、研发、文化娱乐、信息等行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金融保险服务长期以来仅占厦门市服务贸易总额的l%左右,与厦门市金融保险产业规模极不相称:建筑服务占厦门市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不到0.5%;技术服务占厦门市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也不到1%。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比重亟待提高。

(三)服务行业企业竞争力不强。厦门市服务业仍呈现企业规模小、生存周期短、缺乏领军型企业等问题,与杭州、深圳等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2018年,厦门市规上服务业户均营业收入1.28亿元,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仅19家,均集中在航空、装卸搬运、电信等投资规模较大的垄断行业,营业收入超百亿规模仅有厦航和速传物流两家企业。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尚未发展出百亿规模的领军企业,超10亿规模的企业仅有咪咕动漫、三快在线、四三九九、建发国旅等9家企业。

(四)经济总量小,规模效应难以体现,服务业发展基础不够雄厚。厦门市2018年CDP总量为4791亿元,全国城市排名第52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36.9亿美元,相比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厦门经济总量小,规模效应难以体现,服务贸易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不多。厦门市本身经济总量较小,发展腹地也不足。厦门市近年来一直力推厦漳泉一体化,但是由于行政区划分割、地方保护等种种障碍效果不佳,周边地区未能形成一体化的城市经济群,导致企业发展空间不足。厦门作为岛屿城市,当前房价、物价、交通、各类资源等成本较高,加上城市规模较小,吸引人才困难,企业经营也受到一定影响。此外,厦门经济外资占比较高,较为依赖大型外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

三、构建厦门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探索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一是可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上海、杭州等大部分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城市均建立了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山东威海等建立了省、市两级的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厦门市已经成立了厦门市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和副市长任组长和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商务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可加快推动厦门市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同定频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争取福建省相关资源,建立省、市两级参与的协调制度,争取福建省更多的支持:加大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的支持力度,尤其是适度提升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加大对商务局服务贸易处的人力和资金支持。二是推动厦门市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积极与商务部联系,建立双方工作会商机制,对厦门市在进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中需要国家协调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三是推动厦门市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与厦门市服务贸易重点企业、产业协会建立定期沟通和协调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服务贸易发展中企业的相关困难,完善服务贸易重点企业联系机制。

(二)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

一是出台“服务清单”。学习上海的相关经验,研究出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服务清单”。全面梳理涉及服务贸易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审批流程,对其进行全面清理和简化,认真听取服务贸易企业的相关诉求,彻底清理各类行政阻碍,对标国际服务贸易通行规则,以建设厦门自由贸易港为方向,结合厦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现实情况,加快发布符合厦门情况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服务清单”。二是结合厦门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十九大以后,厦门市提出要建设自由贸易港,可抓住机遇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完善服务贸易企业通关服务,整体上大幅度简化流程;探索服务贸易行业特殊商品便捷通关制度;结合厦门市航空维修、飞机租赁、动漫网游、生物医药等特色服务贸易产业发展创新入境维修等监管模式;探索在自由贸易港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寻求在厦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开放服务贸易行业,进一步扩大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移动等三种服务贸易模式的开放度和透明度。

(三)优化完善服务贸易支持政策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一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较大。广州市提出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服务贸易资金,支持服务贸易示范同区、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认证、产业研究、业务培训和服务贸易促进活动等。重庆提出通过资金奖励的方式对重点服务贸易企业给予支持,其建立了江北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扶持基金。基金总额高达1亿元。威海提出鼓励行业协会及专家团队发挥智囊作用,协助政府部门研究解读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等,开展服务贸易对策研究工作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目前厦门市对服务贸易的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力度较小,应加大市级财政支持力度,参照深圳、苏州、威海等城市的做法,结合自身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在服务贸易出口、生产性服务进口、公共平台建设、国际认证、研发设计、开拓国际市场、对策研究等方面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在重点发展的服务贸易行业领域给予骨干企业多方面的财政支持。

二是加强金融支持。可以学习苏州相关经验,苏州市推动建设了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地方企业征信平台、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3个平台,通过制度安排和资源调配,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激励、杠杆作用,利用综合金融工具调动金融机构同业合作、混业互补、传统和新型互动,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1)厦门可以进一步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将企业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的创新产品及时发布在网上,发挥市场配资资源的优势,为服务贸易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好的合作提供便利;同时,根据企业情况,为企业设计个性化的融资方案。(2)建立厦门征信系统。通过系统采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营造诚信经营环境,破解金融机构和企业问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地方企业征信系统可对接多个政府部门及水、电、气等公共事业单位。(3)建立服务贸易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推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针对团队专业化水平低、风险容忍度偏低、考核制度滞后等问题,采取中心单独配置人力资源、建立单独的信贷评审制度、单独的尽职免贵制度等机制,重点提高对服务贸易行业的金融服务精准度。同时,支持金融机构之问加强合作。

(四)强化企业支持

一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大多扶持政策都要求一定的门槛,而且办理相关证明手续繁琐,获得补贴支持的成本较高,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支持。应尽快推出减少各类行政手续,支持中小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的相关政策。二是加强对企业的综合支持。目前对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推出的相关扶持政策较多的在财政、税收补贴及人才方面,其他多方面的综合支持政策如研发支持、信保支持、签证支持等政策还较为缺乏,下一步可进一步加强此类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形成全面配套的針对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的政策扶持体系。

(五)构建以服务贸易统计平台为核心的基础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的统计体系,围绕服务贸易发展创新业务体系进行云数据和云服务系统框架设计,构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新型政务网络服务平台。首先,同意不同服务贸易之间的统计口径,也就是按照商务部的服务贸易统计口径,以地市为试点,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口径创新。其次,将服务贸易进行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其有两种分类方法。根据提供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服务贸易等类别。按照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可以分为加工服务、旅行、保险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别处未涵盖的知识产权使用费等12个服务贸易分类。在此是建立市区重点企业的三级网络体系,同时通过建设服务贸易云数据中心,推动服务贸易云服务。最后,构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新型政务网络服务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手段,构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新型政务网络平台,统筹运用不同部门的服务贸易信息,健全检测体系。二是加强服务贸易发展政策研究与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与理工学院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厦门服务贸易与外包协会等相关机构的合作,加大力度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组建厦门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专家智囊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相关研究分析,定期发布服务贸易季度报告、年度报告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为市政府进行政策咨询。

参考文献:

[l]李俊.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如何走进新时代[N].国际商报,2017-12-25(004).

[2]李晶.威海市服务贸易试点中的统计创新发展[J].统计与管理,2017(07):11-12。

[3]李文勇.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思路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探析[J].当代经济,2019(01):104-105.

[4]余欣.广东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及创新发展研究[J].城市观察,2018(05):67-72.

[5]陈昭.以体制机制改革促服务贸易高质量创新发展[J].国家治理,2018(23):34-37.

[6]何军明.厦门服务贸易发展对策[N].开放导报,2016(06):102-105.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厦门市创新发展
出神入“画”
“Double-subjects” at PWP Stages in English Class at Junior Stage
An Analysis of The Building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