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划·体验·成长——层层深入开展社区情境体验活动

2019-09-10姚珍玲李艳丽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姚珍玲 李艳丽

摘 要:本文笔者就如何层层深入和科学地开展社区情境体验活动积累的点滴经验和有效做法进行了梳理与概括,对园所开展有效的社区活动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主规划;多元体验;提升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应得到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生活经验来架构,而社区情境体验活动的开展,正符合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学习特点,因此各园所与社区的联系合作日趋紧密,我园也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摸索与研究,就如何层层深入和科学地开展社区情境体验活动积累了点滴经验和有效做法:即活动前的自主规划;活动中的多元体验;活动后的提升成长,此举能帮助幼儿有深度的学习,高质量的游戏,从而使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活动前规划:前期商讨,激发兴趣,积极参与

1.多种形式,激发幼儿走进社区的兴趣

活动前,教师可根据社区内容采用谈话、调查、查询、采访及商议等多种方式,与幼儿商讨相关话题,使幼儿在活动前建立基本的感性认知,并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比如,开展社区活动《走进电影院》前,教师通过与幼儿谈话:“你们去过电影院吗?电影院可以干什么?影院里有什么工作人员?他们做些什么工作?你们想不想去看电影呢?”等等,唤醒幼儿记忆,接下来以图表的形式,让幼儿对身边的人进行调查分析,积累前期经验,为下一步的规划做好辅垫。(图表如下)

关于电影院的采访

采访时间地点: 采访者:

采访对象姓名: 班 级:

2.共同计划,师幼实施各项准备活动

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因此师幼共同设计外出计划,让他们投入其中,教师收集幼儿需求问题,组织幼儿认领任务,必要时还可在活动前邀请家长及社区人士入园介绍相关知识,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参与欲望,带着问题去探究,做好进入社区的充分准备。比如,以《观影》为例,师幼共同设计去电影院的计划:影院地点、观影的时间、影片名称内容及线路的选择,了解大致的路程时间,购票及找座位的方法,观影的注意事项等等一系列的筹备活动,使幼儿进入社区活动的目的性和探究性得到増强。

二、活动中体验:真实情境,直接感知,多元体验

活动进行中,我们按照“规划”的思路展开活动,关注活动中可利用的一切教育价值,依据周边环境,组织适合的采访、写生、游戏、艺术创作、远足、种植、参观、运动等活动。通过互动、参与、模拟等方式,让幼儿在多种途径中与社区亲密接触,在真情境中感知、操作,体验学习的乐趣,交往的愉悦,增进对社区的认同感。

1.放手幼儿,注重幼儿亲自实践

《指南》指出,要鼓励幼儿自主决定,尽量放手让幼儿尝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支持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例如,大班幼儿参观超市时,有的幼儿乐意扮演顾客进超市挑选商品、排队、付款;有的却愿意扮演小记者采访超市里店员、顾客,与其进行交流;还有的却扮演摄影师去抓拍同伴、超市人员在活动中的情景,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话讲,每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乐于探究的事物,从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与不同层次的的发展,活动也更能够面向全体,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

2.挖掘价值,领域整合相互渗透

社区情境体验活动弥补了幼儿园现有课程相对静态、单一的不足,每次活动都是集自我规划、増长见识、表达情感、磨炼意志、社会交往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强、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做到了内容渗透,目标整合,发挥出活动的最大功能,让幼儿感受情境体验活动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3.抓住契机,适时进行随机教育

活动过程中,幼儿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突发出意料不到的事件,教师可抓住有益事件,及时生成各类活动。例如,幼儿在参观“图书馆”时,在亲身感受图书馆的安静和浓浓的读书氛围时,对作家这一职业产生特别的兴趣,为了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幼儿长大当作家的梦想,教师随即生成了“我长大后当作家”的愿望活动,抓住契机,进行了有效的随机教育。

三、活动后成长:分享经验,主动表达,提升能力

1.分享活动经验,聆听幼儿的内心感受

在幼儿社区活动结東后,教师可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经验之间的对接。此时,幼儿们都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教师给予幼儿足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通过一日活动、谈话活动、集体教学、设计作品、亲子活动、同伴交流等方式,梳理自身经验,大胆主动表达,从而使认知经验维度的目标得以实现。

2.模拟社区游戏,创设多维的体验环境

除了让幼儿进行语言表达、用绘画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条件,引导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嫁接社区生活经验,让游戏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會性行为的迁移,在运用新经验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参观新华书店社区活动之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在班级语言区域中进行模拟的新华书店区域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有导购员、收银员、顾客、图书管理员等等,共同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推进游戏深度开展,进一步强化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和亲社会行为,使幼儿相关经验及情感得以迁移和运用、巩固和升华。

3.回顾评价反馈,拓展社区的活动外延

社区情境活动组织是否科学,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回顾与评价:一是幼儿的角度。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对活动的评价最有发言权。教师即可与幼儿交谈活动后有关的话题,以此了解幼儿的喜好,收集他们的学习兴趣点,还可引导幼儿通过谈话、绘画、区域游戏等多种方式表达社区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此分析本次活动的开展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二是教师的角度。教师是活动的实施者,活动后,教师应对整个活动的开展撰写好观察记录,思考如何将社区资源的价值利用得到最大化,对教学组织、方法及教育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有效的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组织社区活动的能力水平。三是幼儿园管理者的角度。通过对教师、幼儿、家长等层面的访谈与调查进行评价反馈,科学指导班级及家庭开展社区情境体验活动,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协助,让社区情境体验活动得到持续开展。

综上所述,我园社区情境体验活动的组织按照“规划·体验·成长”的流程层层深入实施,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游戏、生活,让幼儿在真实的社区情境体验活动中适应社会、快乐成长、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周从笑 杨燕 陈丹.直击《指南》幼儿园亲子活动.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8.4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十三五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幼儿园开展社区情境体验活动的研究》论文,2017年度课题立项编号P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