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如何掌握中学语文阅读方法

2019-09-10和秀文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说明文文题记叙文

和秀文

培养阅读习惯是基础,掌握阅读方法是关键,我认为初中语文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审文题→分文体→理层次→抓中心→重积累”五步法。

一、审文题

文章的题目在读懂文章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往往是文章中心的集中表现,或者是文章的重要线索,深刻理解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才能顺藤摸瓜,读懂文章,如《范进中举》题目表明了范进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中举”是文章的主要事件。这样就大概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胸有成竹的读下去。

二、分文体

初中阅读常见的文体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等,但这些文体由不同的要素组成,不同的写作方法写成,因而阅读时方法也不应该相同,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一)记叙文阅读时,需要弄清的是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记叙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记叙的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感情变化为线索),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二)阅读说明文时,必须弄清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说明文结构形式(总分式—连员式—递进式)、说明方法等。

(三)议论文阅读时,主要弄清论点、论据、论证。④小说阅读时必须弄清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重点掌握如何通过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如何通过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推动故事情节;如何通过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衬托人物、渲染情节。

三、理层次

理清文章的层次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把握文章的脉络,阅读文章时,先弄清文章叙述,说明,议论的对象,再看围绕这一对象分几个方面来写,就理清文章的层次。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作者主要围绕“云和天气”的关系来写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就出现了晴天和雨天两种情况,也就是分两层来写,这样学生就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沿着作者思路读下去,既能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质量,又能更好把握文章的结构,有助于学生习作。

四、抓中心

中心是文章内容的精炼概括,是文章的主旨,阅读过程中,只要能突破中心,就能读懂全文,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什么文体,都有文章的中心,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抓住文章的中心,再细细品读,效果会倍增。很明显的是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文章的中心,论据是文章的材料,始终围绕和服务中心论点。其他文章也是如此,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先以衬托之法写济南冬天“没有风声”“响晴”,突出了“暖和安适”的主旨,然后围绕中心写济南的山水,山的秀气、美景和水的“不结冰”“冒热气”衬其“暖和”,两个“卧”字衬其“安适”,集中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使文章脉络清楚,杂而不乱,多而不繁,给读者留下清醒的思路和深刻的印象。

五.重积累

初中语文课本里的精品文章,优美的古诗词、文言文以及少数典范的现代诗文要坚持背诵,积累精华。这些要学生马上全部理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初中生记性好,不管他们能理解到什么程度,都可以先背诵下来再说。等今后年纪大了、阅历多了,他们自然就会理解,并且还将成为他们灵魂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段话科学而又简明地说明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而在阅读中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故言閱读教学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中是一场重头戏。有效阅读方法的开展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拉动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促进学写作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掌握阅读方法,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 《现代教育教研》杂志.

猜你喜欢

说明文文题记叙文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说明文阅读专练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文题
文题
文题
开心作文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