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主线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2019-09-10施蕾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摘 要: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许多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着眼于不同的创造性教学模式,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一部分老师只关注简单理论知识的灌输,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偏少,采取单向式的教学模式说教,这一点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还导致大量的教学资源被浪费。为了避免这一不足,有一部分老师有问题教学为分析对象,着眼于问题教学的现实条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对此,本文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以问题为主线的学科教学策略及要求,以期为推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大力落实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以问题为主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一、引言

化学是高中教育教学阶段之中的基础性学科,这一学科的人文性、实践性和理论性比较明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水平要求较高。高中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自主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和培养,因此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障碍,难以掌握这门学科学习的技巧,实质的课堂教学效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为了保障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弥补学生在自主实践上所存在的不足,有一部分老师以提问的形式为依据,尽量选择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二、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充分的体现学科教学的核心内涵以及价值,这一个教学模式要求老师站在宏观的角度,着眼于学科活动的全过程,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实现问题的有效分析研究以及解决。对于高中化学老师来说,在落实问题教学法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各类影响要素,关注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技巧及要求。首先,老师需要注重课前导入环节的大力落实,设置一些趣味性较足的话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其次,老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主动的分析和判断,老师只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最后老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的巩固学生有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其中问题本原的分析研究以及解决尤为关键,老师应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将不同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之中深化个人的理解不断的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知识点讲解工作比较复杂,老师可以在完成這一主题教学环节之后,积极利用提问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记忆,保证学生能够主动的意识到化学知识学习的价值和内涵,从而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的学习难度偏高,不同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相对较为复杂,为了尽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情绪以及消极对待的心理,老师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偏好为依据,关注问题的有效导入,积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其中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备受关注,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以及兴趣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积极的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方式来导入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化学教学的本质要求和价值。

三、以问题为主线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上文的相关分析不难发现,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之中,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中化学老师需要重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注重教学时间和精力的合理匹配,关注问题的有效导入以及分析,坚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以释放学生的天性为着眼点,保障所选择的问题和教学内容能够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动手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

(一)以问题深化课堂教学

结合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化学教学的难度偏高,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必须要注重教学策略的合理创新。其中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策略需要关注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完美联系,老师需要注重前期导入环节的大力落实,关注心理问题的分析以及研究,鼓励学生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之中实现不断的深化以及提升。其中不同教学活动的开展策略有所区别,为了尽量避免学生出现方向上的失误,老师可以设置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之下全面掌握和了解不同的化学知识。如果站在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那么在问题设计之前,老师需要着眼于课堂教学内容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形式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判断,真正实现问题之间的承上启下以及相互联系,构建完善的逻辑整体,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育背景有所区别,为了让学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及判断,老师需要注重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大力落实。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老师可以先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对学习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简单的引导,问学生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是如何得到的,然后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背诵和记忆,对于一些化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较为深刻,老师可以在讲解完基本的概念之后,问学生元素的具体特点,通过这种后续提问的形式来实现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以问题做好实践巩固

实践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之中的重要板块,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化学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老师需要以前期的知识讲解为基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巩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以及掌握程度。其中后期的巩固环节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为了尽量避免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老师可以以实践性为重要的导向,关注这一问题设置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相关问题。另外在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过程之中老师还需要给予学生恰当可行的引导以及辅助,站在学生的角度将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和自主实践。比如在学习臭氧知识之后,老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在社会生活之中臭氧有哪些运用,能否用来杀菌消毒,能否用来处理各种工业餐费。这些问题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认知,从而实现良性成长和发展。如果结合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来进行分析,那么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策略要求老师以课前导入、课后深化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依据,真正地构建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结语

以问题为主线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意义重大,高中化学老师需要重新定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站在学生的角度积极的设置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邵烈卿. 以问题为主线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 高考, 2019(5):100-100.

[2]潘如意, 薛莉娟. 以问题为主线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 西藏教育, 2018(8):28-29.

[3]王凤文.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 2012(10):54-54.

[4]曲晓萍. 例谈问题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6(26):69-70.

作者简介:施蕾,出生年月日:1990.09.20,性别:女,籍贯:安徽省安庆市,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中教二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