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象与本质

2019-09-10靳悦翔

成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局势芦苇本质

靳悦翔

表和里,似乎生来相对,所以才会有表里不一的说法。再往深探寻,表即一种现象,里则为事物本质,现象和本质同样是一对相生相对的概念。可究竟是表大于里,还是里胜于表?

前段时间持续发酵的香港局势引发各界关注,一时之间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就是一则将现象当做本质的实例。何为现象?浮于事件表面,将冲突双方无限放大,誤以为这争斗两方就是事件核心。香港青年打着“废青与港独”的旗号,声称要民主要自由,可他们的行为却是肆意破坏社会秩序,他们口中所谓的港警“镇压和平示威人士”更是完全扭曲事实,将政府和市民的对立升级归咎于制度,实际上偏离了本质。正如纪德所言,“借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认识风,但风还是比芦苇更重要。”芦苇摆动是现象,本质却是风的作用。香港的混乱是现象,可这背后的本质更值得探究。

马克思主义辨析现象和本质曾这样解释过,“事物的现象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歪曲的。”这点在内地和香港的新闻报道可见一斑。双方媒体各执一词,针锋相对,看似扑朔迷离,让人很容易对这相对的现象表述产生混乱。围绕一个本质,其现象表现却可以完全被扭曲,而具有煽动性的文字或行为更是混淆视听,让人摸不着头脑。可即便现象歪曲,本质却始终如一,需要人们擦亮眼睛,一一分辨。就这香港局势而言,“废青论”和“港独论”为两大首,它们皆是现象,即使歪曲,也是围绕本质歪曲地大做文章。废青以游行为主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港独更是片面地认识社会,一昧宣扬独立,更是太过可笑。这歪曲现象的背后是对其暴乱目的的拓展,都是不对的。

现象既可以将本质歪曲,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认识实质?叔本华有言,“一个明智的人就是一个不会被表面现象所欺骗的人,他甚至预见到了事情将往哪一方向变化。”在众说纷纭之间,我们要练就真正的火眼金睛,媒体是社会发言的利器,但他却也绝不是唯一的真理,所有的言论皆应该理性辩证地被认识。像这次暴乱中,港媒一味指责内地媒体如何批判废青,殊不知他们这种不解决问题反倒责骂尝试解决问题的人的行为,只会让现象更加模糊,让矛盾升级。

现象与本质即芦苇与风,看清风何其不易,但我们仍需深入实际,找到根源,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猜你喜欢

局势芦苇本质
石磨豆腐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芦苇
纳卡战斗加剧局势彻底升级的威胁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芦苇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芦苇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