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越南高校羽毛球普修课程和学生课外锻炼的状况
2019-09-10黎氏金兰邓德桓
黎氏金兰 邓德桓
摘要:目前越南高校羽毛球运动项目飞速的发展,羽毛球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大多数学校的场地在数量上都能满足学生参加羽毛球锻炼和学习的需求,但是场地的质量不太好影响到学生参加羽毛球课的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与热情。实际上来看学生参与课外锻炼活动很少。因此,本文从越南高校学羽毛球普修课和课外锻炼现状的角度来进行深入的了解,从此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羽毛球普修课的内容以及提高学生课外羽毛球锻炼的质量。
关键词:越南高校;羽毛球;普修课;学生;课外锻炼
一、问题提出
至今在越南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学校分布均匀在全国各地,每年羽毛球专业毕业生每校平均20至50名。学生毕业后会在某些大学、大专、等学校工作或者在普通学校工作。也有学生作为教练工作的职业或者担任教育部、旅游体育文化部的各部门、各级旅游体育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些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专业的工作,只能转到另外的工作来稳定生活。因此,对于培养机制、管理机制方面依然期望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做关于有关专业的工作,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机会,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普修课内时间分配
关于本文研究范围内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教育部所管理的学校,体育师范专业的学校,主要是各学校的体育教育系,包括9所学校有专科培养体育专项的学生。因为这些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任务和培养计划大体相同,从而本文进行研究时主要针对的指标具体如下:参与培养的教师队伍的情况;实现培养体育教育教师的目标;学生专项化的教学、教练方法、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等。(1)招生:考生进行考试,考试内容由学校出题。(2)培养计划的安排:学生会完成一般培养计划中的理论基础、专项理论和各项体育学科。学生完成非专业方向课后,下一步会进行选修专项体育课、任选体育课,任选的专业方向课会在3个学期内修完(相当于7个学分),每学分的时间如下表:
通过表1可以看出学习计划包括7个学分,总共195节课,其中理论课是15节课和实践课是180节课。
因为学生培养大纲课程较多4年时间分配相当于180-190个学分(据各校的培养大纲安排课间),从表1可以看出羽毛球普修课课时分配较少。时间较短所以学生只得到基本的羽毛球知识和达到羽毛球的基本技能。这原因也影响到学生对课外羽毛球锻炼的积极性。
本文进行访问各学校的180名羽毛球专业学生以评价课内内容的培养计划,比如:知识;技战术;教学质量;场地,设备等以及对影响学生上课的因素。结果见表2。
对于评价课内时,大多数学生都觉得本课程只可以达到羽毛球的基本知识占(100%)和课时可以达到羽毛球的基本技术(93%)。虽然以提高技战术水平(56%)和课时内容的创造性(67%)不高,引起到吸引学生积极地学习、提高水平和完善技战术中的技能技巧;另外学生也认为目前学习和锻炼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还是不够,末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占98%的比例。
关于影响课内的因素的访问结果中,大多数学生觉得场地欠缺、占94%的比例、缺少锻炼器材(98%)和学生参加锻炼的自觉性(76%)。还有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不够(42%)和教师水平不够,但是比例占小(9%)。
三、课外锻炼活动
为了了解有体育专业的各学校学生参加课外锻炼和羽毛球俱乐部锻炼的需求、以及对羽毛球锻炼的爱好,本文通过问卷来调查学生课外锻炼的现状。访问对象是各体育师范类大学共180名学生。访问方式如下:总共访问9所大学,每所大学筛选20名学生,运用问卷形式来访问调查。发放180问卷,收回180问卷,问卷回收率100%。结果见表3:
通过表3可见:评价参加课外锻炼和羽毛球俱乐部锻炼的学生数量有3个程度,只有47.2%的学生经常参加锻炼。此外,有52.8%学生不经常锻炼和对于影响参加羽毛球俱乐部锻炼的因素中大多数学生选择这些原因:没有足够的场地占94%;由于经济条件有限(78%);还有57%的学生觉得没有锻炼时间。另外84%學生认为目前指导教师还是欠缺,不喜欢羽毛球项目只是97%。
对于课外活动的爱好的问卷内容中。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课外锻炼、占97%的比例,只有3%学生觉得不喜欢课外锻炼。这问题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课外锻炼。
小结:通过以上的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的结论:(1)羽毛球普修课课时分配时间较少,学生只能达到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水平。(2)大部分场地在数量上能满足各大学学生参加羽毛球锻炼和学习的需求,但是场地的质量不太好,影响到学生参加羽毛球课的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与热情。(3)目前指导羽毛球锻炼的老师是欠缺,影响到学生对羽毛球锻炼的爱好。(4)学习的课程只涵盖了羽毛球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课时的内容的创造性不高,有限的基础设施设备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黎文林,范廷禀,国家管理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机制中体育发展观点及方法,1994。
[2]邓国南,研究构成岘港是群众体育潜能的因素.博士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