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输配电带电作业综合班组技术管理的必要性研究
2019-09-10何建罗文军杨晓辉王林春徐守临
何建 罗文军 杨晓辉 王林春 徐守临
【摘要】临沧供电局带电作业综合班组是在2018年机构调整方案及配电网“三统一、两强化”的要求,设置于一线生产的生产团队,班组主要承担输配电带电作业生产任务,是典型的综合性一线生产单元,是以配网带电作业为主的综合性生产班组。综合运用配电带电作业技术和输电带电作业技术进行输电和配电带电作业。由于输电带电作业技术和配电带电作业技术的差别和安全防控重点的不同,同一个作业班组根据实际需求需使用和执行不同的带电作业技术,在繁重的生产作业任务中为确保作业安全,杜绝人的习惯和意识错误,明确带电作业技术精准实施和高效应用,加强带电作业综合班组带电作业技术管理必不可少。
【关键词】生产班组、综合技术、管理。
一、带电作业是工作人员接触带电部分的作业或工作人员用操作工具、设备或装置在带电的电气线路、设备上的作业。是以严格的组织、技术、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对带电设施进行检修等作业的一种技术。
带电作业的基本方法,按人与带电体的相对位置分为间接作业和直接作业,间接作业是指人体不直接接触带电体,在保持规定安全距离下通过绝缘工具操作的作业。(地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带电水冲洗、带电气吹清扫绝缘子),直接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带电体进行的作业,也称等电位作业或自由作业。按人体电位分为地电位作业法、中间电位作业法、等电位作业法。
1.地电位作业法指作业人员始终保持与大地(或杆塔)相同的电位,通过绝缘工具接触带电体的作业。人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大地(或杆塔) →人→绝缘工具→带电体。
在地电位作业中,绝缘操作杆是相地的主绝缘,空气间隙是相间主绝缘,作业时根据不同电压等级严格控制绝缘操作杆的有效绝缘长度和人体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例如:10kV绝缘操作杆有效绝缘长度大于0.7米,人体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大于0.4米。110kV绝缘操作杆有效绝缘长度大于1.3米,人体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大于1.0米,由此可见,输配电带电作业班组在完成不同电压等级的带电作业时需要进行不同数据的安全技术防控。
2.等电位作业是在屏蔽、均压、分流防护用具的防护下作业人员与带电体处于同一个电位上的作业。作业时人员永远与带电体保持接触,人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大地(杆塔) →绝缘体→人体→带电体。
等电位作业,一般在 66kV、±12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上进行。人体穿着阻燃内衣,外面穿着全套屏蔽服,各部分连接良好。通过绝缘梯或沿绝缘梯进入强电场,人体与带电体必须有效接触,处于同一电位。作业中严格根据不同电压等级控制好人体与接地体、非操作相的安全距离,同时在规定的导線截面以上才能开展。
3.中间电位作业法是指在作业人员穿戴全套合格的绝缘防护用具后通过绝缘承载工具进入作业位置,绝缘保持人与带电体保持有效绝缘的情况下进行电气工作。
作业时,作业人员在全套绝缘用具的防护下,对可能触及的带电体或其他部件进行全面绝缘遮蔽,作业人员再使用绝缘手套的防护下直接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时作业人员严格控制相间距离、不同时接触不同电位。作业时人与费绝缘隔离的带电体安全距离大于0.4米,使用额绝缘绳索长度大于0.4米,绝缘操作杆长度大于0.7米,绝缘承载工具长度大于0.4米。
根据以上作业方式的分析和对比,根据电压等级、线路设备组合空气间隙及作业环境等选择合适的作业方式。通常情况下,送电线路带电作业可使用地电位带电作业、中间电位带电作业,等电位作业,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由于空气间隙狭小、设备计算荷载较小等因素使用地点为带电作业和中间电位带电作业;综合性作业班组均需掌握和执行全部的带电作业技术要求和技术数据。为确保安全生产、杜绝意识错误,发挥综合班组的技术优势,必须加强一下输配电带电作业综合技术管理。
(1)加强培训和提升班组人员技能技术水平,综合带电作业技术人员应持相应带电作业资格证;
(2)严格进行作业前期管理,对作业项目进行认真细致的现场勘察,全面进行风险辨识和制定确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3)严格安全要求制定作业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确保做而已任务清楚、操作程序清楚、存在风险明析、安全控制技术清楚。
(4)严格执行组织作业、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全面监护下进行作业。
(5)作业时及时进行风险变化的管理。
以上所述,是当前综合带电作业生产班组存在的实际情况和必须进行的管理措施。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实际制定可控措施,做好综合性基础管理是安全开展作业带电作业的基石。
【参考文献】
史兴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与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10.6 ,ISBN 978-7-5123-0579-3 ;
张锦秀,《带电作业方法》第二分册, 配电线路,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123-1477-1;
易辉,《带电作业技术标准体系及标准解读》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9 ISBN 978-7-5083-8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