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画”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9-09-10何宇文
何宇文
【摘要】“日记画”又叫做图画日记,在小学阶段开展“日记画”教学,通过老师的教,改变学生绘画作品符号化的现象,通过学生的学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努力引导并促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提炼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将所观、所感、所想表达出来,从而提升观察和记录事物的能力,达到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日记画
“日记画”又叫做美术日记、图画日记,是一种非常基础的绘画形式,以记事性为主,以生活为切入点,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表现,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事物的能力,从而达到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的目的。
一、起:小学生的绘画作品引发思考
1.学生的绘画内容符号化
在长期的美术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所画物体跟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物体在外形、结构和颜色上有着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似乎已经将生活中的、鸟、太阳、树木等符号化。例如,美术作品中,学生习惯性将背景画为小鸟、白云、太阳、树,而且大部分学生的小鸟、白云、太阳、树的外形都是一样的,这一现象在三、四年级也普遍存在。
2.学生所画物体与实物相差甚远
儿童的绘画大多数处于想象绘画时期,很多绘画形象都是想象出来的,这是儿童绘画的优点。但是,想象应当遵循事物本身的特点,例如,学生喜欢将人物画为火柴人,画的人物很多没有鼻子,画的手很多是四根手指,虽然这些都带有儿童的特征,但这个不符合对事物的认知。
二、承:调查研究,了解学生作品的具体情况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采取抽样调查和口头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从一年级抽取一个班对学生的绘画情况做出了分析和调查(见图表)。(2016年)
小學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但是不知道画什么,除开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引导不够这一因素,那就是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事物较少,积累的素材不多,素材的来源大多数为老师或者父母给出的具体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孩子的思维,他们认为可能画就应该这么画,最后导致作品的内容雷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限制。
三、转:思考能够改变现状的方法——“日记画”进入脑海
岭南美术出版社的四年级上册的两课:第14课《我的第一次》和第15课《我的一天》,这两课都是图画日记。在教授这两课的时候,对于课本中的画例,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而且就当堂课的作业效果来看,效果良好,且生动、有趣。并且,日记画的教学与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尊重物体固有形态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意从而拓宽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基于上述的思考,开始着手将“日记画”的教学渗透至小学阶段的教学中。
四、合:开展“日记画”教学的实践
1.课程统整,因时施教
(1)梳理课本内容,完美融合。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从课堂上让学生认识“日记画”,了解“日记画”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绘画的要求。于是,对小学美术1-12册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找出能与“日记画”相契合的教学内容,在课程之前让学生观察并且记录,力争让学生关注生活。
(2)增加拓展课程,适度延伸。学生身边发生的有趣事情较多,然而却不知道或者不会将其作为“日记画”的素材提炼并表达出来,老师以生活为原点引导学生如何捕捉素材。因此,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增加课本以外的“日记画”拓展课程,拓展课程的一方面提升学生对绘画素材提取的能力,另一方面解决学生绘画的技法问题。
(3)构建日记画拓展课“5s”教学模式。对日记画的教学进行深入探索,探索出以“回顾事情——知识讲授——绘画创作——展示评价——拓展”为教学五环节,构成了基于小学阶段日记画教学的“五环五学”教学模式。
①一环(激趣引学):回顾事情。老师以故事、游戏、问题设疑等形式,将学生拉回到事情发生的当天。
②二环(智慧导学):知识讲授。通过观看图片,老师加以引导,加深印象,了解当堂课知识点,构思画面。
③三环(明辨思学):绘画创作。思考如何利用本节课的知识点来完善画面。
④四环(展评促学):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通过自评、互评以及师平三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作品,促进学生绘画能力的再提高。
⑤五环(拓展自学):拓展。课程结束之前,对当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延伸,拓宽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再创作。
(4)开设日记画兴趣小组,部分提升。学校开设有“日记画”第二课堂和校,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力求做到全校普及的同时,以点带面增强学生的作品意识。目前,学生的作品形式丰富多样,已出现了木板画、摩天轮以及各种形状的画册等。
2.配备速写本,坚持每周一画
“日记画”强调的是记事性,全校学生每人配备一个速写本,坚持每周画一幅“日记画”。老师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结合当周学校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布置“日记画”的参考主题,所有参考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可观、可控、可理解。当然,老师更加鼓励学生自己决定“日记画”的主题和内容。
3.融入校园文化,全面渗透
目前,学校开设有“日记画”角落、楼梯侧墙、30个班级外墙三大展示区域,用以全方位展示学生的“日记画”作品。日记画角落和楼梯侧墙展示校队学生作品,包括木板日记画、摩天轮、画册等;班级外墙用以展示各班级学生“日记画”作品。力争让日记画渗透在校园的方方面面。
4.适时展示,提升内涵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日记画教学的相关经验推广至镇内、市外。目前,面向市、镇级的“日记画”展示课例共8节,讲座5场,均得到同行乃至社会人士的高度赞扬。
五、实践效果与反思
1.实践效果
“日记画”的教学历经三年多的实践,现阶段学生的绘画作品呈现以下特征:①学生作品符号化的现象基本消失;②绘画内容已然丰富;③其绘画作品已有丰富的想象力。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开展“日记画”教学的实践,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前深入分析各班级学生的特征,有利于教师在不同学生群体的最近发展区附近精准试教,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促进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想象力的提升。
2.实践反思
从2018年开始,学生中陆续出现了不及时完成以及应付“日记画”作业的现象。所以,老师在“日记画”教学中应当注重趣味性以及不同学生对日记画的关注点。同时,老师应当适时改变“日记画”的作业形式,让“日记画”成为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方式,成为小学阶段的珍贵回忆。
参考文献:
[1]林仕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日记画”实践研究[M].华夏教师,2018.
[2]龚虹辉.人人都能画日记画[J].美术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