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茬粳稻田紫云英播种期试验

2019-09-10尹飞杨建伟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产草量死苗紫云英

尹飞 杨建伟

一、试验田基本概况

试验田位于信阳市平桥区二郎村,试验田土质为稻田土,土质较黏,肥力水平较高。前茬作物为小麦,每667 m2产量350 kg。

二、试验方法

试验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0.01 hm2,重复3次,共15个小区。小区间走道1 m,重复间走道1 m,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播种同品种信阳农家种紫云英种。

粳稻前茬作物为小麦。试验分5期播种,分别为2017年9月10日、9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试验播种前测定供试品种发芽率为70%,每667 m2播种量3 kg左右。由于2017年秋季雨水较大,各处理紫云英播种后进行了田间湿润管理。粳稻收割后开沟排水。为保温防冻,2018年1月初雪来临前每667 m2撒草300 kg防冻,2018年4月12日各小区收割秤鲜草产量。试验过程中,进行田间观察,并于苗期、盛花期进行植株测定。

三、试验结果

(一)不同播种期对紫云英成苗数的影响

播种过早,幼苗在稻丛中阴蔽时间长,出丛前就有死亡,稻收后瘦弱的幼苗仍继续死苗。播种过晚,幼苗太小,抗逆力较差,也容易死苗。各处理比较,2017年9月20日、9月30日播種的2期死苗率较低,其他过早或过晚的死苗率均在40%以上(见表1)。

(二)不同播种期对冬前单株生长的影响

2017年9月播种的3期,由于稻丛阴蔽的影响,紫云英形成高脚苗、弱苗,早播也不能早发。2017年10月播种的2期,气温下降,生长缓慢,单株生长也不好(见表2)。

(三)不同播种期对紫云英产草量的影响

2017年9月播种的3期,播期早,死苗多,单株生长差,以致产草量下降。2017年10月播种的2期,播种越晚,单株生长越差,产草量随播种期的推迟而下降。综合各种因素得出,适宜播种期为2017年9月20—30日,最迟不超过10月10日(见表3)。

(四)不同播种期对紫云英生育期的影响

2017年9月播种的3期,当时平均地表温度20 ℃,最低气温16 ℃,适宜种子出苗;在播后7~8 d齐苗;出苗后各生育期已基本没有差别。2017年10月播种的2期,当时地表平均温度降至15 ℃,最低气温降到9 ℃,表现为播种越晚紫云英种子发芽出苗越慢,出苗后各生育期也有所推迟,推迟天数有所缩短(见表4)。

猜你喜欢

产草量死苗紫云英
紫云英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露天开采背景下锡林浩特市产草量时空变化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20个紫花苜蓿引种试验
那一片紫云英的海
梁永英:盛开在田野的紫云英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晚稻机收留高茬紫云英迟播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苜蓿新品系内农1号农艺性状的研究
青海省同仁县草地资源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