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奶奶T台追梦
2019-09-10左苏
左苏
2019年1月1日,来自重庆的牧青艺术团受邀参加第八届澳大利亚东方歌舞团新春华人华侨联欢晚会。一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模特表演的东方服饰秀《中国红》作为晚会开场节目,惊艳全场。她们在舞台上专业自信的步伐、优雅知性的形象赢得了阵阵掌声,也让团长王月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背后,凝聚着王月华太多的心血和对梦想的执着。
15岁学习芭蕾、17岁下乡当知青、19岁返城进车间、45岁辞职开饭店、55岁重拾梦想走上T台、64岁带领大龄模特队走出国门……王月华的人生,在不断折腾中蜕变。她说,青春不言老,一定要使出“洪荒之力”去折腾。
在可以折腾的年纪拒绝安逸
王月华1955年出生于重庆一个普通人家。15岁那年,王月华开始学习芭蕾舞,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文工团招考演员时,王月华以高分通过了舞蹈专业考试,最后却因家庭成分问题不得不脱下舞鞋,成为下乡知青。
两年后,王月华返城进了工厂,当了一名车间工人。
1982年,27岁的王月华当了母亲。从女儿毛媛媛三四岁开始,王月华就有意识地培养她的舞台表演能力。为了鼓励女儿,王月华会跟着她一起跳舞、摆造型、走模特步,舞蹈老师常常夸王月华很有天赋。
毛媛媛16岁时身高就超过了1.7米,经过专业的模特训练,她开始四处参加比赛,王月华成为女儿坚强的后盾和“跟班”。陪女儿参加训练时,王月华觉得自己全身的神经都被调动起来了。她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重返舞台。”
2001年,毛媛媛参加世界旅游模特大赛,获得“世界梦幻小姐”称号;2006年,她又获得世界旅游模特大赛全球总决赛洲际冠军。
在此期间,王月华也没有停止“折腾”。1995年,40岁的王月华通过自考拿到了大专文凭。4年后,已调到工会上班的她辞了职,卖保险、开餐厅、开发廊。
2009年国庆节,54岁的王月华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关掉开了10年的餐馆,正式退休。而这次“退休”与很多人想象中的退休不一样—她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实现自己的舞台梦。
办完店面交接手续,王月华去云南旅游了一个星期。回到重庆后,她到市老年大学一口气报了四个培训班—舞蹈、形体、声乐、普通话。报名处的负责人担心她只是一时兴起,便问:“一次性报这么多课程,能学得过来吗?”可王月华的信念十分坚定。
当时,老年大学里学舞蹈、形体的人并不多,大多数和王月华同龄的姐妹不是在家含饴弄孙,就是在麻将桌上消磨时光,她的选择显得有一点另类。每周上4天课,每次2小时,她从不缺席。
舞台,那个从未忘记的梦想
尽管自己很努力,可年过半百、记忆力下降是王月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她常常刚学会一个动作,又忘了前面的步子,只得反复练习,其中的困难、痛苦自不必说。对课堂训练表现不满意,王月华就回家对着镜子练习。
很快,王月华就成为班里的佼佼者,并开始在老师的引荐下参加一些表演活动。
就在王月华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时,病痛向她袭来—关节病变,腰、膝盖都不同程度受损,躺在床上连身都翻不了。医生告诫她必须离开舞台:“如果继续跳,将来也许你连走路都困难。”
王月华先后跑了多家医院,又在家敷药、按摩,缓解疼痛,但身体恢复得并不理想。在丈夫和女儿的鼓励下,王月华决定放弃舞蹈,改做模特,换一种坚守舞台的方式。
王月华开始参加形体培训,收腹、提臀、挺胸……一节课一站就是2小时。为了提升自己,她先后4次飞到北京参加模特专业培训,考取了国家专业人才高级模特考评师和国家高级艺术模特培训师。
渐渐地,一个念头在她的脑海中萌生—成立一个艺术团,带领更多中老年人一起走T台,展现中老年人的美好形象。
2015年初夏,王月华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已经成为职业模特的女儿:“你觉得我能去带领一支老年人模特队伍吗?”毛媛媛问了两个问题:“你是为了表现自己,还是可以把所有的荣耀都给队员?你能不能像爱我一样去爱队员?”
王月华认真思考了三天,然后郑重地告诉女儿:“我可以。”
就这样,面向中老年群体进行模特培训的玫瑰人生艺术团成立了。“与职业模特不同,在舞台上,大多数中老年模特并不是单纯地走T台,而是更多地展现岁月积淀出的美。”这是王月華成立艺术团的初衷。
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精彩
王月华从来不把这群姐妹当成中老年人,而总是叫她们“姑娘们”。
课堂上,王月华是一个勤奋而严格的老师,一周17堂课安排得满满当当。一个模特要想得心应手地驾驭各种服装,完成“神、情、型、韵、气”的精准表演,需要经过一个艰苦的过程。年轻的模特尚且如此,对王月华和她的队员们来说就更难了。
形体训练课上,学员们一站就是15分钟,“收、提、挺、立、松”,腹、臀、胸、背、肩、臂、头、手,每个部位都要做到位。艺术团的成员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基础差、学东西也慢。为了让学员们学有所获,王月华每次排练都很“狠心”。队员们常练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但依然认真地配合。
作为一个爱折腾的人,王月华也从来没有停止接触新鲜事物:她学会了用软件剪辑配乐,上淘宝挑选演出服饰,创作、编排时装秀节目。2016年底,王月华和女儿毛媛媛将几个艺术团的资源整合,共同成立了重庆牧青艺术总团。
2018年8月,王月华和她的姐妹们受邀参加在大连举行的“2018中国中老年时装周”活动,一举拿下T台风采团体金奖和时尚女王团体奖;同年11月,她带领艺术团前往北京参加“感动中国—2018群众文化艺术周暨群文杯第九届走秀电视大赛”,获得时装表演最高奖项—金冠奖。
捧着奖杯,姐妹们相拥而泣,王月华更是激动得流下了泪水。“她们身上绽放的活力与激情不仅源自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过往年华的诠释。”王月华动容地说。
2018年,牧青艺术团受邀前往悉尼,参加2019年1月1日举行的第八届澳大利亚东方歌舞团新春华人华侨联欢晚会。作为第一支受邀的中国内地团队,她们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王月华和学员们备感压力。
经过多番讨论,艺术团敲定以东方服饰秀《中国红》作为主节目。《中国红》从2018年5月开始创作、编排,音乐、服饰、背景、动作、队形……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服装头饰各有讲究,是一场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舞台秀。“我们要把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富强、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祖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创意、创新的方式传递出去。”出发前,王月华对姐妹们说。
不出所料,到场的当地政商领袖、领馆工作人员、商会成员纷纷对这群来自中国重庆的美女竖起大拇指。活动结束后,王月华给姐妹们放了假。一行人走上悉尼街头,不断有人要求跟她们合影,很多外国人询问这是哪里来的模特队。团员们俏皮地笑着说:“这是来自中国重庆的‘奶奶’模特队哟。”面对人们赞许的目光,大家会心地笑了。
“我们这个年龄不能追求18岁、20岁的美,但是20岁的人也没有我们这个年龄的美。她们的美是青春,而我们经过了很多年的历练,沉淀下来的美是发自内心的。”重拾芳华,王月华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她说,人的潜能是大可深挖的,说太晚只是在为退却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