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具有“四力”的新时代媒体人

2019-09-10刘华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四力新闻传播新时代

刘华

摘要:在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对整个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殷切希望,为提高本领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作为基层的媒体人,处在全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且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增强“四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本领能力,为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增强“四力”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时代;媒体人;新闻传播

当前,前锋区正大力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而大多数新闻采编人员的思想可能还基本停留在“各人管好三分地”的状态,只着眼于做好本职工作,对本职岗位以外的媒体采编技巧学习、研究甚少,这就导致“融媒体编辑、融媒体记者”始终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因此,笔者认为,增强“四力”的第一步,就要求我们积极转变观念和态度,以“主人翁”的心态,为媒体媒体融合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新闻传播,内容为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只有在内容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吸引受众,提高阅读量和点击量。而要生产出好的内容,增强“四力”则是破题之举。增强“脚力”,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才能发现好的新闻线索;深入现场,认真观察,才能捕捉到感人的细节;增强“眼力”,采访中要辨是非、分真假、断美丑,做到“任你乱云飞渡,我仍火眼金睛”,才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增强“脑力”,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只有让脑子动起来、活起来,才能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增强“笔力”,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就是笔,练脚力、练眼力、练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通过手中的笔,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作品,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

当然,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除了做实内容生产以外,传统媒体编辑记者还必须努力向融媒体编辑记者转型。从8年电视新闻记者,到1年多平面媒体新闻记者,再到现在的新媒体编辑记者,多岗位的锻炼使笔者深刻认识到:“四力”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媒体人转型,必须协同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首先,从新媒体内容的特点来讲。新媒体内容的特点是第一时间上线、主题明确、篇幅较小、易于阅读,除此之外,还有配图清晰、视觉冲击力强等。所以,我们要围绕新媒体内容的特点做生产,将最有看点、最有价值、最具有影响力的内容快、准、精地呈现给受众。快、准、精,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在无形中要求我们做到“四力”协同。只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更好地履行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快、准、精地将新闻内容呈现给受众。

其次,从提高新媒体内容关联性意识来讲。众所周知,能够产生舆论效应的新媒体内容,除了是受众感兴趣的第一手信息以外,很多时候它不是一篇独立的新闻稿,而是一个新闻集合体,向受众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事件的来龙去脉、背景资料等。因此,在新媒体编辑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整理、集纳,提高新媒体内容的关联性。整理、集纳的过程,同样决定我们必须“四力”协同。

最后,从做好新媒体内容策划和推广方面来讲。学习编辑手法和技巧,只是传统媒体编辑向新媒体编辑转型的第一步,我们还应从自媒体创造的海量信息中,挖掘新闻、捕捉热点、整合信息,转变编辑思维方式,增强新闻主题策划能力。以“四力”为基础,加强策划与推广,再从策划与推广中,不断练好“四力”,创造出受众喜爱的精品。

总之,只有我们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媒体融合发展,以“四力”的提升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才能使前锋区融媒体中心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前锋贡献宣传思想战线力量。

猜你喜欢

四力新闻传播新时代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