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维护领导核心的实践逻辑

2019-09-10杨葵柳礼泉

文化软实力 2019年1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杨葵 柳礼泉

[提 要] 中国共产党维护领导核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党建原则和政治规矩,而且是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深厚而严谨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维护领导核心是以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理论指引为实践依归,以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为实践炼造,以维护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核心地位这一当前最大政治为实践新规。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核心意识;实践逻辑

[作者简介] 杨葵: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柳礼泉: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2).

并将“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了党章,进而出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用党内法规的形式加以确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我们党践行维护领导核心的又一次生动实践,这宣告了我们党维护领导核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遵循。纵观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史,在维护领导核心这个重大问题上,我们党历来都是将其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大原则,这对保证党和国家事业的科学发展、战略发展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体现了深厚而严谨的实践逻辑。

一实践依归:维护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理论指引

伟大的事业需要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引伟大的事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倡导的共产主义事业愿景,始终把维护领导核心作为一项首要政治纪律和最大政治要求来著书立言,创建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思想,用以指導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维护领导核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7.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讲的“创造这样的人物”就是要把民主与集中、权威与自治结合起来,恪守党的纪律规矩,选出一个最有威信、最有能力、最有群众基础的领导人及领导集体,“不允许任何党员有违反党的决议的言论和行动”,进而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方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以巴枯宁为首的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的领导核心思想提出了质疑和反对,鼓吹“各支部自治”“委托”和“各自治小组自由联合”,导致第一国际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出现了混乱。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巴枯宁派时强调,无产阶级如果没有集中领导,而是每一个支部都享有“充分的自治”,那么无产阶级政党就会成为软弱无力的组织,就难以有统一的行动,不可能使各种斗争获得成功,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权威和集中从来都是取得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先决条件,巴黎公社运动失败恰恰是缺乏一个强有力领导核心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这些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的论断,充分彰显了维护领导核心的极端重要性,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为后来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理论指导。

列宁在领导俄共(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领导核心思想,提出了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在俄共(布)建党之时,他就注意到维护领导核心的重要性。列宁指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都是起码的常识。”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9.

“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共产党只有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组织起来,在党内实行近似军事纪律那样的铁的纪律,党的中央机关成为拥有广泛的权力、得到党员普遍信任的权威机构,只有这样,党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确保把党建设得坚强有力,实现党的目标。针对俄国革命出现的极端民主主义和极端集权主义,列宁指出,“无产阶级的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拒绝服从中央机关的领导,就等于拒绝留在党内,就等于破坏党”。

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63.

显然,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就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处理好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自觉维护好领袖人物的领导核心地位。当然,列宁也深知,“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列宁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87:100.

唯此,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一个战略性的、长期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实践。

正是遵循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指引,我们党维护领导核心就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紧紧立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形势,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极大深化和拓展了维护领导核心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路子。当然,我们党在理论上关照到维护领导核心的重要性历经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虽然早在党的六大上就提出,“支部是群众中的核心,党团是受支部指导在群众中发生核心作用的组织”,但实际上一直到遵义会议,“从毛刘周朱开始,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成熟的领导集体”。至于如何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在1943年《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明确指出,“许多同志,不注重和不善于团结积极分子组成领导核心,不注重和不善于使这种领导核心同广大群众密切地结合起来,因而使自己的领导变成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的领导。”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在这里,维护领导核心虽然是就应对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和改进干部群众关系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而言的,但充分说明我们党已认识到建设和维护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1957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03.

自此,“领导核心”一词才真正正式地进入我们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的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一提法,丰富和发展了领导核心的内涵,不仅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强调了党的领袖在全党和全国的领导核心地位。改革开放后,党内的领导人对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领导核心”一词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邓小平曾指出,“任何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0.

在具体实践中,他明确要求,“新的常委会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注意树立和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只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常委会,只要它是团结的,努力工作的,能够成为榜样的,就是在艰苦创业反对腐败方面成为榜样的,什么乱子出来都挡得住。”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0.

邓小平指出,“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需要有这样一个领导集体”,树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不是搞领袖崇拜,而是党和国家事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是更好地遵循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挥好领导集体作用的需要。在我们这个人口世界第一的国家、党员人数最多的执政党,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显然是不可想象的。邓小平的这些理论创见,不仅传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人的领导核心思想,更明确了维护领导核心就是要毫不动摇坚决维护党、党中央及其常委会和最高领袖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全党全军维护领导核心供给了历史智慧、夯实了理论根基、提供了根本遵循。而后,历经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党的领导人不断地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领导核心思想达到了全新境界,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科学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规律,有力指引了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标志着我们党走向成熟。

二实践炼造:维护领导核心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回顾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维护领导核心”历来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大课题,直接决定和影响了自身事业的兴衰成败。这方面,无论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我们党自身,在维护领导核心的问题上都有鲜活经验与历史教训。

从国外看,法国工人阶级发起的巴黎公社运动,是第一次用血的代价宣告了维护领导核心的极端重要性。巴黎公社在成立后,虽然把起义工人团结组织起来了,但面对敌对势力的猛烈反扑,巴黎公社委员会内部却始终没有形成坚强有力的、富有权威的、定于一尊的领导核心来领导捍卫和保护革命成果,从而导致革命成果付之东流。在俄国,“十月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有俄共(布)这个政党领导,就在于有列宁这个领导核心。俄共(布)脱胎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该党1903年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党内就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发生了严重分歧,出现了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孟什维克(少数派)的政治流派,列宁成为布尔什维克的领导核心,主张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革命党,获得了党内多数人的认同,并最终在1912年进化形成了完全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俄共(布)以马克思和列宁的党建思想为指导,把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集中制写进了党章,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达到更加有效的集中统一,进而领导完成了俄国革命、防卫政权和国家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任务,最终缔造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纵观俄共(布)建党和苏联建国的历史,列宁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享有公认的崇高威望,其领导核心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所形成、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产物、受党员干部群众衷心拥护等多种因素促成的。这几方面的因素,有机构成了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生成的基本规律,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确立和维护领导核心的基本经验。显然,确立列宁的领导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领导核心思想第一次由理论变为现实,是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生成规律的第一次实践反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领导核心思想先进的实践性、科学性和真理性。遗憾的是,苏共领导核心制度化建设还未来得及深入实践,列宁就过早逝世,为日后苏共确立和维护领导核心制度埋下了隐患。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袖。虽然他有一些缺点,甚至列宁也指出“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忍的了”。但更应该看到,苏联在国内外环境极端严峻的条件下,采用高度集中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强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跃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并取得反对德国法西斯入侵的卫国战争胜利,在较短时间内把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与斯大林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分不开的。斯大林之后,如果继续保持和构建科学民主有效的领导核心制度,将有利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苏共内部再也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具体实践中,尤其是苏共晚期推行放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和苏联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否定党的领导核心和中央权威等做法,最终导致亡党亡国。不仅如此,还影响和波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导致发生了“东欧剧变”,东欧国家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陷入低潮,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惨痛教训也从反面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无产阶级执政党,有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事关党和國家事业的兴衰存亡,在任何时候领导核心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动摇甚至否定。否则,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党的领导,就有可能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或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民族分裂甚至国家解体的严重后果。

从我们党自身来看,也有很多的经验与教训。遵义会议之前,我们党的革命道路走得异常艰难,革命事业屡受挫败,无论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还是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围堵屠杀长征中的红军,我们党都付出了巨大代价。其原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多次更换,党中央也多次改组,不是发生“左”的错误就是发生“右”的倾向。尤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面对当时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党内在维护领导核心的问题上,时常出现“一言堂”“家长制”甚至“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始终未能形成一个政治方向正确且稳固的领导核心,未能形成和树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权威。究其根本,就在于当时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也“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在这一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些党内同志,从党的事业大局和中国革命实际出发,不断进言献策,不断据理斗争。在革命实践中,党内军内绝大部分同志才逐步认识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遵义会议上,改组了党中央,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党和红军事业才开始扭转被动局面,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之后又历经十年,全党在战争检验、思想交锋、人格比较中,直到党的七大,才完全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也恰是有了毛泽东这个领导核心,全党全军才有了主心骨,才凝聚起了自己的党魂军魂,才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即便是出现长征中张国焘另立中央、抗日时期王明领导中共长江局与中央分庭抗礼等一些重大事件,都没有把我们党打倒,都没有动摇和影响我们党的革命事业大局。即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和执政经验不足的影响,在处理维护领导核心与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一些偏差,但“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在全党全军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我们党自此开辟了一条富民强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纵观我们党维护领导核心的实践史可知,什么时候我们党确立和维护好了领导核心,党的事业就能取得胜利;什么时候我们动摇和没有了领导核心,党的事业便遭遇挫折。恰如江泽民同志总结的那样,“领导我们这么大一个党,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建设这么大一支军队,必须有一个团结统一的核心,这是一条历史规律。”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79.

这个历史规律证明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史观所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领导核心尤其是领袖人物往往是引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关键所在,对历史发展起着加速作用。尤其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其作用更加显著。尽管马克思主义政党维护领导核心的具体实践,或许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历史已充分表明,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极端重要的,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加强和改进,决不能弱化和松懈。

三实践新规:维护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核心地位是当前最大政治

在当代中国,维护领导核心有三层涵义。一是要维护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我国宪法确立的,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是国家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题中之义。二是要维护党中央作为全党的领导核心,这是党章规定的、党纪要求的,是党的组织建构的基本原则。三是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核心,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受到党员群众拥戴的,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了领导核心内涵要义的整体。但当下最现实、最直接、最要害的就是要坚决维护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核心地位。这是因为:

一方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制定了“两步走”的国家发展战略,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要实现这样的伟大目标,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显然是不可能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党肩负的担子更重,群众的期盼更高,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更难啃,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来自各方面的风险与挑战又并未减少,尤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2).

,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的考验。打铁必须自身硬。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客观事实摆在面前,作为一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政党,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來的政党,“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

习近平.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党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N].人民日报,2018-7-5(01).

这是首要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在这个问题上,任何党员绝不能有半点含糊摇摆、模棱两可,绝不容许将其当作一般政治问题和少数党员干部的事,绝不会容忍口是心非的“两面人”存在。为此,全党要深刻认识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纪律要求,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原则性、根本性、方向性的大是大非问题,是从根本上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问题。要深刻认识到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根系所在,必须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黨的领导,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必须毫不动摇维护好党的领导核心,使之成为全体党员干部共同的政治责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

另一方面,是遵循党纪和顺应民心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2).

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给予了恰当评价,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在领导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展现出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非凡政治智慧、顽强意志品质、强烈历史担当、高超政治艺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

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情况为主题进行对照检查[N].人民日报,2017-12-27(01).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天生的、自封的、吹捧的,而是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斗争中形成的,是我们党长期培养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选出来的领袖,是传承和坚守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关系理论的时代样例。维护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核心地位,绝不能阳奉阴违、喊喊口号、做做样子,而是要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实心实做,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的实践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严遵党的纪律规矩,坚决做到“四个服从”,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核心地位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执行。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对党忠诚老实、对领袖饱含真情,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与此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维护领导核心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做到科学、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维护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核心地位的科学内涵,绝不能做出有损领导核心声誉与形象、扰乱党内正常政治生活的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列宁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87.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2).

[14]习近平.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党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N].人民日报,2018-07-05(01).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2).

[16]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情况为主题进行对照检查[N].人民日报,2017-12-27(01).

[1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增强核心意识,树立核心权威
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与政治担当
习总书记核心地位是党心所向、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