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019-09-10张兴海
张兴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在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抓好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新时期高校党委的重要使命。
2016年初,长春中医药大学在之前多年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实施“杏林青马工程”,在吉林省关工委指导下,党委专门下发文件,协调校内马克思主义学院、关工委、组织部、宣传部等9个部门,深入开展了系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合中医药大学学校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14235”培养模式,即:瞄准一个根本目标(培养党的坚强后备力量,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完成四项任务(提升青马学员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依据两个前提自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对青年学生追求真理、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秉承三才理念、天地人三才融通(“天”——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根本指导,“地”——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是丰厚滋养,“人”——培养有理论武装有文化的优秀人才),实施“金木水火土”五行计划(理论导航“金”计划,文化滋养“土”计划,实践淬炼“火”计划,导师引领“水”计划,自我提升“木”计划)。学校成立了实施“杏林青马工程”的总协调部门——杏林青马工程基地,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
学校党委主抓的“杏林青马工程”,每年从全校大一新生中选拔100余名优秀学生进行为期2年的马克思主义强化教育,这是一种精英培养模式。同时,在各个二级学院成立青马学会作为二级骨干队伍,通过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提升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水平,用精英带全体形成层层带动的“金字塔”分层结构教育体系。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面,在把握住核心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大力创新,按照专业特色和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分类教学。推行“三教三讲”(专题教育、课堂教育、自我教育;专家讲、教师讲、学生讲),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打造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线上课堂、掌上课堂和生活课堂“五维立体课堂”。把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以“青马工程”为牵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全新体系。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责任主体、领导主体和实施主体“三主体”作用。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學校党委常委全部担任青马学员导师,学校青马工程班每4名学员配备1名正处级以上党员干部或正高职称的马列教师作为导师,吉林省关工委执行主任王葆光,吉林省著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专家胡维革,国内著名马克思主义教育专家、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建军等都担任了学校“青马工程”的指导教师或指导专家。学校关工委成员全部担任青马导师。学校青马工程班学员的马列课从各学院单列出来,由学校聘任的优秀教学团队统一授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文化)教育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内容,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五四行动”方案,即“五个一”行动:建设好一门全校学生必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精品课,开展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认证”,打造一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演出节目,建设一个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一系列师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竞赛活动。开展四个系列讲座:“明德讲堂——思想文化系列讲座”“青思讲堂——青年成长系列讲座”“杏坛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文化沙龙——文学艺术系列讲座”。把实践教育落实,注重成效,实施了实践教育“1520”方案,即安排每个青马学员到校内各部门参加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建立了井冈山、延安、通化抗联等5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学校在吉林省建立20个医药企业和先进社区作为学生课余实践基地,每个青马学员要完成不少于20小时的社会志愿服务。
学校正在进行青马工程4.0建设。4.0建设的突出标志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青马工程”的重要内容,把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作为青马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把对现代网络技术教育的利用作为青马工程的重要支撑和手段,把充足经费的投入作为青马工程的重要保障,成立了专门抓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杏林青马工程基地”。学校党委把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统领起来,成立了326名40岁以下教师参加的“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学会”,作为学校青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杏林青马工程”基地成立党委,下设8个直属党支部,独立发展党员。基地党组织在青马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三年来投入马克思主义教育经费达640万元,建设了1100余平方米的“杏林青马工程基地”,建成了VR虚拟模拟仿真实验室和智慧教室,购置了40余万元图书资料。
把特色学科建设作为更好地实施青马工程的内涵支撑。建设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二级学科,凸显了独有的研究特色;凝练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研究”方向,凸显了学校专业特色;设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方向,凸显了时代发展特色。搭建了较好的学科建设平台,加强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研究。建有“吉林省中医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地”,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此类研究项目3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相关研究著作7部,获得吉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长春市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杏林青马工程”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认同,推动了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坚定了学校办学方向,有效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把高校建成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的要求。“杏林青马工程”在全国高校率先创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相结合的新模式,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党的坚强后备力量的培养规范化、体系化。在全国率先构建起党委统领、基地协调、部门联动的“大思政”育人格局,真正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中医药大学实施“杏林青马工程”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关怀和充分肯定。吉林省关工委与学校党委协同,全程推进工程实施,与学校共同建立了“杏林青马工程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地”,指导学校建立了30个由青马导师、青马教师、青马学员参加的“青年传习组”,吉林省关工委执行主任王葆光同志还多次到校为青马学员做讲座。我校实施“杏林青马工程”经验,在教育部和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分别做了书面交流和大会发言,推动了吉林省高校工委“青马工程”的深入开展。两年来,国内1000余人次来基地参观考察。学校“以‘杏林青马工程’为牵引,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了2017年吉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校党委将始终牢记使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加强学习教育和传播,不断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质量,推动学校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深入扎实开展。(作者系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