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聚焦科学精神培养
2019-09-10罗颖
罗颖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科学精神的基石。教师可设计开放性、思辨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立足生活、个性表达,辩证思维、合理批判,动手实践、求真求实,在问题导学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
关键词:问题导学 科学精神 开放性 思辨性 探究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但科学精神的锤炼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可能被簡单灌输,它必须由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思考、辨析和感悟,逐步将其内化为一种品质,外化为一种能力。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科学精神的基石。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培养科学精神。
一、开放性问题:引导推陈出新的辩证否定
科学精神的要义之一即“以建设性批判的态度,回应社会转型的复杂变化”。如果能设计开放性问题,将问题置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让学生运用辩证思维与历史思维独立思考,得出个性化的结论,有助于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
如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模块《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中的许多概念十分抽象和深奥,处理起来颇为棘手。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杨璐老师在一次省优质课评比中就以“雨伞”为话题,结合当下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了三个开放性问题:
(1)雨伞的困扰:下雨天雨伞使用后会滴水,带给我们很多困扰,我们有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2)买伞何处去:传统实体店销售为什么会向电商平台转移?电子商务会不会是零售业的终极模式?
(3)伞下你我他:在传统的“熟人社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们彼此熟识,人情浓厚;反观现在的“陌生人社会”,邻居间冷脸相向,甚至对面不识。能否针对此现象,就如何把我们的社区建设成“互动—互助,共享—共治”的新型社区设计一款App(包含App的名称、条目、设计的目的、思路等)?
对于问题(1),学生在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辩证否定不是指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是新事物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即“扬弃”。而在解决问题(2)的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电子商务的兴起有其合理性,但它不具有永恒的优越性。世界永远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当下存在的事物也可能消失。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其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而问题(3)的任务需要学生进一步掌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思维的方法论的要求,关注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在这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多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面前,学生不会无话可说,或是机械地重复教材内容。
三个问题既为师生的交流提供了一种平等与包容的平台,又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前见,对“雨伞”的相关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表达。杨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让学生在情境、展示中分析问题,解决矛盾,从而轻松理解了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培养了用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社会转型并有所作为的科学精神。
二、思辨性问题:引导全球视野的文化理解
一般说来,教材的核心知识点多是学生难以掌握、容易出错和混淆的教学内容,也往往是理解和深化知识的关键处。教师要巧妙设置思辨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知识,扫清障碍,使其获得严谨、广阔的思维视角。
如必修三文化生活模块《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笔者以热播电影《捉妖记》中萌妖胡巴的创作过程为素材,通过播放电影片段和补充相关材料,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文化创新的两个重要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对于文化的理解,学生往往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认为老祖宗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要么被外来文化的独特和新奇所吸引,产生强烈的媚外心理。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思辨性问题进行导学:
胡巴的诞生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创作中曾出现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突然改变妖怪的固有形象,不容易被观众认可,因此,我们要保持民族特色,固守传统妖怪形象;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妖怪形象已经过时了,西方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应该照搬西方魔幻题材中的妖怪形象。你怎么看这两个观点?
两种观点的对立和碰撞,不仅使问题本身具备了方向性意义,也使科学精神素养的层级划分得到了适时的呈现。首先,我们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树立起足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反对民族(历史)虚无主义。其次,世界文化百花齐放,以开阔的胸襟去尊重和理解各地区、民族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不仅是一种视角和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和气魄。最后,在当代中华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中,我们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反对封闭(守旧)主义,既要“立足于基本国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
如果说开放式问题能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那么,在此基础上,对各种观点和现象进行思辨性地批判则是科学精神的更高要求。“学贵有疑”,这是一种崭新的突破和独到的视角。在这样的思辨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运用辩证思维,提高了思维的广阔性、严谨性,孕育了科学精神。
三、探究性问题:引导立足实践的理性思考
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这一方面为科学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科学精神培养的难度。传媒的商业性和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使得学生很难辨伪存真,甚至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容易被情绪绑架而缺乏理性、独立的思考。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与其给学生正确的结论,不如立足于结论的形成,通过设置探究式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求真、实证的科学精神。
例如,有位教师曾针对网络传闻“用牛奶包装盒能做出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一话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现场动手进行实验。在各小组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以下四个探究性问题:
(1)牛奶盒能做手工品,这种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2)怎么去检验这种认识正确与否?
(3)通过实验获得新认识的目的是什么?
(4)我们对于牛奶盒有了新的认识,是什么推动了我们认识的发展?它是怎么推动认识发展的?
在解决这四个问题的过程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学生不但学会了理性思考,而且积极求证,“用开放而敏锐的眼光,辨识和分析不同信息和观点”,做到了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