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东的“星星之火”
2019-09-10隋幸真
隋幸真
1987年出生的李星东今年32岁,他瘦削的身材让记者刚见到他的时候还以为他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村官。而事实上,李星东已经工作多年,有了很多工作经验。由于在梅河口市纪委工作突出,他先被组织选派到梅河口市双兴村任扶贫工作队队员,又在2018年10月担任第一书记、双兴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从队员到队长,在驻村扶贫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李星东始终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贫困户当亲人,用真心付出、用实事扶贫,得到了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
李星东曾是一名乡镇干部,2016年3月从乡镇调到梅河口市纪委工作。回城不到一年,他又被组织派到距离梅河口市区25公里的双兴村任驻村干部。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不满两岁的女儿,李星东没有任何怨言,派驻后就积极投入到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到岗后,他与驻村工作队的同事一头扎进村里,下田间、走地头、访农户、搞座谈,了解全村实情,征求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用最短的时间摸清了全村情况。两年来,他累计走访群众超过2000余人次,所有贫困户的情况他都掌握得“门清”。
2018年10月,李星东被组织任命为第一书记,没过多久,一道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就摆在了他面前——村里主持工作的副书记因身体原因提出了辞职,村书记同样是一名镇里下派的90后女干部。针对这一问题,李星东及时与镇党委沟通,推荐建议人选,并开展一系列座谈调研,陆续为村里补选了3名村干部,不仅推动了工作开展,也为今后工作储备了人才力量。
“驻村工作队真是‘及时雨’,在失火后的第一时间给我们送来了过冬衣物和粮食。”贫困群众卢德福带着锦旗向驻村工作队致谢。2018年10月,贫困户卢德福家中不慎发生火灾,导致房屋严重破损,家中生活用品、御寒衣物等全部被烧毁。火灾发生后,李星东带领驻村工作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火情,统计受灾损失。同时,还协调相关部门为卢德福家购买被褥、米面油等生活物品,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为卢德福家捐赠御寒衣物30余件。近年来,在李星东的协调和组织下,市纪委包保干部平均每年开展集中性扶贫活动达10次以上,仅2018年就为困难群众送去了22.5万元的帮扶物资和5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
“开展扶贫,既要帮,也要扶。对贫困村民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帮;对那些有能力、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要扶。”这是李星东与驻村队员常说的一句话。为了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只要一有時间,李星东就到贫困群众家里唠家常、找问题。哪些群众有种植木耳意愿、哪些群众需要产业贷款、哪些群众医疗政策掌握得不清楚、哪些群众应该申请低保……对于这些问题他都一一记录在走访日志上,一件一件地落实,一个一个地解决。
木耳种植一直是双兴村脱贫的主导产业,但2018年、2019年木耳价格持续走低,看着贫困村民群众辛辛苦苦种植的木耳卖不上好价钱,李星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拓宽木耳销售渠道,他主动申请参与各类电商培训推介活动,并积极利用“拼多多”等电商载体将双兴木耳在网上销售;同时,还积极创新模式,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将贫困户木耳统一回收包装,并联系梅河口域内各机关食堂、中小学校食堂等终端市场进行销售。2018年12月份,梅河口教育系统在购买双兴村木耳1000多斤后,今年又通过驻村工作队订购木耳1200斤。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第一要务。怎么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李星东有着自己的思路。2019年4月,在得知武警通化支队要在通化市找一个帮扶的贫困村后,李星东主动联系到部队领导,成功申请了13.5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给村里发展第二扶贫产业——果树种植。从意向帮扶到建设完成,仅40多天的时间里,李星东就带领村干部和贫困群众把一个占地15亩、栽植果树3000多棵的李子采摘园建成,6名贫困户家庭的成员经常性地在采摘园务工劳动,年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为了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目标,李星东还积极创新经营模式,采取果树套种经济作物的模式,种植大豆8亩,并计划加工成油通过消费扶贫等模式,为采摘园创收。
别看李星东年纪不大,说起田间地头的事却头头是道儿。他用自己特有的朝气和拼劲,不断为双兴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点起星星之火。如今的双兴村,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47户贫困户也全部脱贫,其中通过发展产业或通过务工实现脱贫致富的已经超过一半。我们相信李星东的星星之“火”,一定可以把双兴村的日子越“烧”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