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逻辑

2019-09-10刘妍宏

新长征 2019年11期
关键词: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

刘妍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之一。纵观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一直贯穿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伟大实践的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源泉。

党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明确阐述了这个发展逻辑,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199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第一步战略目标,即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实现”。到这个时间点,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基本实现。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到这个时间节点,实现了总体小康。同时,《公报》还进一步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可以看到,在“达到小康水平”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的发展阶段。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此,不仅在指导思想上,更是在实践步骤上明确了从“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再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以人民的生活水平来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治理水平,进而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基本理论,避免把发展的标准建立在空洞言辞的层面,使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享有更多权利。

从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一方面,说明过去几十年我国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已经改变,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见,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建立在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上的,实则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题逐渐成为主要问题,成为制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这要求党和国家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诸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始终是以“人民的需要”展开的,在社会生产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党和国家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不断解决。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背景下,出现了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和国家意识到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可见,社会主要矛盾始终围绕“人民的需要”展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使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虽然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在发展中出现了忽视人的主体性作用的问题。为此,《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来避免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异化”。而后,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这次全会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人民是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加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虽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这是从发展的“手段”而言的。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表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从以“手段”为中心的表述发展为以“目的”为中心的表述,更能起到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猜你喜欢

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四年内全面完成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的女巫朋友
24省份明确今年脱贫人口目标 11地计划减贫达百万
美丽中国新愿景:天蓝,地绿,水净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