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爱秋
2019-09-10祝宝玉
祝宝玉
五官中,耳朵被虐待得最频繁。车船汽笛声、建筑工地施工声、贩卖声、喧闹声……各种声音扰得耳根难得清静。生活在都市里尤甚。我的耳朵爱静,不堪此“辱”,便要我“逃窜”到乡下。还好,惹不起,能躲得起。
四季里,秋天的声音对耳朵来说最为适合。落叶簌簌,流水淙淙,鸟鸣啾啾……有天籁加持,心灵便能趋向美好。人居于其间,便是上等修行。
耳朵享福了,我也跟着享福。
我年轻时便患了轻度的神经衰弱,入睡前听不得半点声响。我曾到城里出差,住的宾馆临近马路,夜间仍车水马龙,吵得我整宿难眠,白日里神色萎靡,十分狼狈。自那时,我又多患了一病,“出差恐惧症”。所以,我变得更加喜欢乡下,特别是秋夜的乡下,极静。虽然窗下也有虫鸣声,但并不妨碍睡眠,反而有助于入梦。
古人说睡有三层境界:一睡目,二睡耳,三睡心,对应现在的浅度睡眠和深度睡眠的说法。当达到第三层睡心状态,才是最有益的休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记》里有段关于睡眠的论述:“睡必先择地,地之善者有二:曰静,曰凉。不静之地,只睡目不睡耳,耳目兩歧,岂安身之善策乎?”对我来说,择地当择乡间,万籁俱寂,极易入眠。一觉醒来,精神充沛。
耳朵爱秋,耳朵又通心,便给心灵以指引,指引它向往山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古人寥寥数字便道尽了秋山静籁之妙。山林之间有月光,有松树,有清泉,动中有静,因为有清泉流动的声音而显得更静。
为了耳朵漫步山中小径,眼睛鼻子也跟着受惠:视域澄明,呼吸间尽是新鲜洁净的空气。当然,最受益的是耳朵,聆听草木呢喃,风云低吟,真是妙不可言。明人陈继儒曾历数人间种种美声:“论声之韵者,曰溪声、涧声、竹声、松声、山禽声、幽壑声、芭蕉雨声、落花声,皆天地之清籁,诗坛之鼓吹也。”这些要想耳朵能够听到,都需远离尘嚣。
秋音悦耳,故耳朵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