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
2019-09-10
前不久,作為网球大满贯穿线中国第一人(澳网)、里约奥运会穿线师,王凯以Yonex穿线团队讲师的身份,在穿线师&店长培训课上解答了一些羽毛球穿线师学员的提问。小编尝试编辑成文,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一些羽毛球装备行业的前沿知识。
现在中国穿线师在国际上的地位怎么样?
王凯:近年来,中国穿线师的地位算是越来越高,超越国外同行是迟早的事情,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做到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球拍与穿线机都在中国生产,产地优势带来了上游信息透明化的好处。因为我们中国的穿线师有机会到上游的生产线上去学习与了解情况,当你知道球拍与穿线机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后,你就有机会把球拍与穿线机的这种原生优势先天潜能,在后天穿线的过程中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所以很容易超越国外那些还在“黑暗中摸索”的同行。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现在的网羽市场越来越难做?
王凯:有这种感受,只能证明他前面容易做的时候赚取了不正当的利润,他们正在经历一个把钱还回去的过程,这个价值观就像万科说“超过25%利润的不做”一样。如果有兴趣,你可以了解一下王石是怎么说的。这个行业如果经历充分竞争后,应该会像我国香港地区的网羽市场一样,只有靠优质、可持续的服务才能赚到钱,靠信息不对称,都是不可能,也是不道德的事情。
平衡点这个参数这么重要,为什么大品牌的球拍都不明显标注出来给消费者参考?
王凯:因为平衡点在生产过程中只是一个理论值,产品不是工艺品,也不属军工级。为了方便批量生产,允许存在一定的公差,只要最终产品整体标准是在可控范围内,平衡点波动就是可接受的。换句话说,如果要求平衡点不动,那只能让球拍的重量等参数在更大范围内波动,这反而会让最终产品更容易失控。
业余爱好者为了追星,使用球星手上的同款专业拍,你认为可以吗?
王凯: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没有不可以。以马拉松鞋为例子,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就是越专业的鞋反而越便宜,因为此类鞋最大的成本在避震环节。越专业的运动员,越靠自身的肌肉与技术去避震,越不靠球鞋上面附加的材料;而越业余,避震的材料就要用得越多越好,反而越贵。说回球拍,你可能并没有球星的肌肉力量与技术级别。当你用他同款的球拍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他可以靠自己主动发力,你如果只能靠球拍被动发力,越是这种情况,就最好越不要硬扛。
个人穿线,与进入团队里面穿线,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或者说个人穿线师想加入团队,你觉得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王凯:个人穿线,你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可以面向不同的人穿出不一样的效果。而团队穿线,一致性最重要,也就是标准化。要让球星感觉不出你与团队里其他人穿的之间的区别,你们的团队才算成功。否则只能算是个人临时拼凑的团伙,属于草头班子。只有形成有效合作的团队,你才有可能应付高强度而且复杂多变的赛事穿线。
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球拍越打手感越肉,没有刚开始用的时候出球那么干脆?
王凯:因为在一定时间的击打与一定次数的穿线后,球拍的碳素结构松弛了,材料的刚性疲劳了,这些都是属于肉眼不可见的结构性损伤。其实,碳素材料在这一点上也是有进步的,越新的球拍越不用太担心这一点。当然,球拍如果经历过不标准的暴力穿线,产生提前损耗,则另当别论。专业队员由于穿线磅数与击打频率都非常高,所以他们的球拍往往不会使用太长时间就要更换全新。业余的担心这一点,则经常属于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