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良庭
2019-09-10汤白
汤白
琚宾,设计师,创基金理事,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兼首席创意总监。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在建筑空间里的运用和创新,以个性化、独特的视觉语言来表达设计理念,以全新的视觉传达来解读中国文化元素。
酒店入口处,艺术家上野雄次在古船中创作的青苔作品,以强韧的生命与江南的历史联结。
水园中的亭子,由苏州古建严格按照苏州园林的建制而打造。
围绕一方水景庭院,设计师琚宾在江南水乡西塘勾画出一座犹如现代园林的酒店,凭借对东方美学精神的感悟,他将人文艺术、健康生活、自然景观在这里交织出独特的韵味。
“纳良庭”中有人工喷雾装置,打开后水雾缭绕,动静相合。
在江南水乡西塘,千年的阡陌河道与白墙青瓦,如今就像一幅东方的图腾,在城市交汇间独辟一处桃源幻境。而在这座古镇的东区,近日又多一处充满东方风韵的现代水园。
这片四方的水景庭院——“纳良庭”是新开幕的良壤酒店内最吸引人的景色,约15厘米的水深,如一方明镜倒映天色,水中立有一座按照苏州园林建制搭建的方亭,负责酒店整体设计规划的设计师琚宾说:“这样的机会很难得——用60间客房的面积来做一个充满东方韵味的人造景观,然后让周边的建筑与它发生关系。”良壤酒店的建筑体在水院四周形成合围,并在琚宾的设计下,四周各有错落,参差之间赋予动线与视线的变化,同时也分割出前台、茶室、琴房等功能空间。在窗、栏、门、廊的变化中,每一步都可以望到水园的风景,却远近高低各不同。
1.茶室。突出的空间关系让茶室被包围在“纳良庭”的景色中,禅意十足。
2.上野雄次的枯木作品。
3.刘建华《碑》。
4.酒吧。下沉式的吧台与户外水面齐平,可以像欣赏绘画长卷一样欣赏庭院。
1.电梯厅,庭院造景与室内艺术作品共同营造静谧的氛围。
2.酒吧,從客房到餐厅,屋顶都呈拱形,通过曲线引导视线的同时,也呼应着传统江南乌篷的造型。
3.酒店餐厅中所用的有机食材直接来自良壤自有的有机生态农庄,并且随着季节时令更新菜单,也成为良壤的饮食特色。
“朦胧”,代表着中国文化中的精神核心,也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哲学之道。
日落时分,太阳的余晖透过竹编屏风,将走廊润染成温暖的橘红色,屏风使用传统手工竹编工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一元素在酒店电梯、客房均有体现。
1.酒店套房,平面关系围绕上野雄次的枯木作品而展开。
2.SPA通道,以门、窗与灯光布置营造“朦胧”的视觉关系。
这种一眼望不穿全貌的“朦胧感”贯穿在良壤酒店所有设计中。或以传统竹编的屏风,或以水园中的人工雾气,或以客房中的窗帘、隔断,琚宾用多种手法,控制着人们身在其中时的视线,形成可观、可望、可游、可居、一步一景的“游园”体验。
研究传统园林与宋代绘画超过十年,“朦胧”在琚宾眼中代表着东方——尤其是中国文化中的精神核心,也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哲学之道。他参照传统园林的尺度、绘画中的艺术性与文学性,将东方文化中独有的叙事方式疏解为现代建筑中的设计语言。
而在“游园”的过程中,除了水园之景,良壤酒店内还遵循独特的线索安置了各种艺术作品,包括丁乙、刘建华、萧长正、周春芽、郑在东等大量当代艺术名家之作。这让整座酒店犹如一座可居住的美术馆,闲庭信步间,随时随地都能迎来与某件艺术品的邂逅。
良壤,顾名思义有改善土地、健康疗愈的正向力量。由此概念出发,酒店自有3000亩有机生态农庄,用以打造良壤的有机饮食文化,并结合艺术、景觀,改变传统酒店与入住者的关系,健康的食材也成为良壤的饮食特色。
“良壤集合了我之前许多项目试验的成果,”琚宾说,“品牌概念的产生,与我的设计思考始终同步进行着,最后统一到一个正向的感受上来,让这个空间具有叙事性、艺术性、时间性,从而,人们在这里能感受到历史,也能感受到中国人的气韵。”
“我希望泳池和绘画之间达成一种新的、立体的、视觉的关联,既属于绘画,又属于环境,又属于被使用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
——艺术家丁乙
丁乙艺术泳池,艺术家丁乙根据其绘画作品《十示2015-7》再创作,并经过瓷器匠人烧制转换为64单元马赛克艺术瓷砖,纯手工逐一拼贴而成。